首页 >
贝尔莫潘
✍ dations ◷ 2025-09-02 22:59:04 #贝尔莫潘
贝尔莫潘(英语:Belmopan)是中美洲国家伯利兹的首都。贝尔莫潘得名于伯利兹河及其支流莫潘河,海拔高度76米。位于伯利兹河畔,与旧都及第一大城及港口伯利兹市距离82公里远。伯利兹市在1961年受飓风侵袭,被严重破坏,于是在1970年,将首都迁至内陆的贝尔莫潘。贝尔莫潘是个很小的城市,人口只有约7000人左右。贝尔莫潘的名称是由原首都伯利兹市和伯利兹河支流莫潘河两名组合而成,位于伯利兹的中心位置。这里原来生活着印第安人,曾是玛雅古国的一部分,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2年又落入英国人之下,称英属洪都拉斯,其首府是原来加勒比海畔的伯利兹城,但伯利兹城经常遭到飓风和海啸的侵袭。1961年的飓风掀起巨浪,伯利兹城几天内就被淹没在大水之中,四分之三的房屋倒塌,因此伯利兹当局决定将首都迁到内陆的贝尔莫潘。贝尔莫潘这里是一片平原,东南的玛雅山脉可挡住加勒比海刮来的飓风,而且又在国土中心,有通向南北、东西的公路干线,同时风景优美,地点适中,具有发展前途。贝尔莫潘作为新首都于1967年(一说1966年)始建,1972年正式迁都,1981年国家独立后,贝尔莫潘成为首都。贝尔莫潘地处伯利兹南部平原,北临伯利兹河,东南依马雅山脉,海拔70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差不大,11月至翌年1月平均气温约为24度,5至9月平均气温约为27度。降水充沛,季节分配较均匀。贝尔莫潘邦地处伯利兹的中心,因此交通十分方便,伯利兹主要的交通干线蜂鸟公路和西部公路在此处交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贝尔莫潘的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半数为森林所覆盖,盛产血松木、桃花心木、洋水等贵重木材。采制生产口香糖用的人心果树脂,在伯利兹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主产农作物有柑橘等酸性水果、玉米、水稻、香蕉、可可、甘蔗和豆类。同时还有制糖、锯木、制革、轧钢、日用品生产等小型工业。主要进口机械和运输设备、工业制品、日用品、食品和燃料,主要出口糖、成衣、水果、木材、海产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英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贝尔莫潘约5000至7000人,为世界上人口最少的首都之一。居民中黑人约占半数,其余为黑白混血种人,印欧混血种人和玛雅印第安人。官方语言为英语,但该市西班牙语可通。居民中62%信奉天主教,28%信奉基督教新教,另有少数伊斯兰教徒。
相关
-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HGH)是一种肽类激素。它可以促进动物和人的发育以及细胞的增殖。它是一种一百九十一单链肽,含有191个氨基酸分子,由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合成、存储和分泌。通过重组DN
- 体液体液(Body fluid),包括血液、脑脊髓液、胃液、消化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阴道分泌液等。在有疾病的状态下,也会产生一些平常量少不易侦测到的体液,如肋膜积液(又称胸
- 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居里(法语: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皮埃尔由父亲在家亲自教育,自小就在物理与数
- Rheumatology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印度海岸防卫队云雀III型直升机印度海岸警卫队(ICG),印度四个武装部队的其中之一,其使命是守卫印度共和国的海上利益。印度海岸警卫队的组织类似于其他的印度武装部队。它按海岸警卫队法创建于
- 罗纳德·科曼罗纳德·科曼(荷兰语:Ronald Koeman,1963年3月21日-)乃一名著名荷兰足球运动员及主教练。球员时代的他司职后卫,曾执教英超俱乐部埃弗顿。罗纳德·科曼早在1980年已在荷兰小俱乐部
- 迈克尔·米夏尔斯基Michael Michalsky (* 1967年2月23日于哥廷根)是一位德国时装设计师及生活方式设计师。Michalsky,1967年2月23日生于哥廷根,在巴特奥尔德斯洛长大,并于1987年毕业于当地的特奥
-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幡状云幡状云(学名:Virga,缩写: vir )是一种从云中落下的降水,但还没到地面前就已经蒸发。位于海拔更高处的降水会以冰晶体的型态出现,继而溶解、蒸发。这是由经压缩的热力所造成,而愈靠近
- 环己烯环己烯是六个碳的环烯烃,分子式为C6H10,室温下为无色液体。环己烯可通过环己醇酸催化脱水制得。与链状烯烃类似,环己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并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 C6H10+ 2 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