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耕织图》为清朝康熙51年时,当时仍为亲王的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命令宫廷画师绘画进献给康熙帝的耕织图。
一共有46幅,而每幅又都独立成画,可以分开来看,十分用心。在人物描绘上,虽然人物背景是农家朴实的生活,可是在细节处理上却毫不马虎,不论是服装、发饰或是农具都经过设计。人物描写写实,栩栩如生,色彩不会特别亮丽,却带给人一种稳重之感。雍正特别命画师将自己及福晋的面貌画进画中,作为农妇及农夫,其背后所要传达的是重视农耕的概念。在中国以农民为主的广大社会以及重农思想上,此种作法可以推测是为了表达雍正的心系天下之情。而这点也反映出了在院画中的风俗画往往是与上位者所欲传达的意念息息相关,通常表现出和乐之感,已呈现国泰民安之景。
在《雍正耕织图》中,每幅画上都有提一首诗及题目,清楚写出所绘的是哪一个阶段的农耕活动。可以看到一连串自耕种到收成的过程,从浸种、耕、耙耨、耖、碌碡(碾碎稻谷)、布秧、初秧、淤荫(施肥)、拔秧、插秧、锄草、灌溉、收割、登场、持穗、舂碓、筛簸、扬砻、入仓,最后是祭神。而以上这些写实的纪录,也无疑反映出了清初的社会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