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哈庚(英语:Carl Hagen,1937年2月2日-),美国物理学家,罗彻斯特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在标准模型与对称性破缺领域有诸多贡献。1964年,他与杰拉德·古拉尼、汤姆·基博尔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另外还有两个研究小组也在同年独立地提出类似结果,一组为弗朗索瓦·恩格勒和罗伯特·布绕特,另一组为彼得·希格斯。六位物理学者分别发表的三篇论文,在《物理评论快报》50周年庆祝文献里被公认为里程碑论文。2010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理论粒子物理学樱井奖给他们,因为他们“详细阐述,在四维相对论性规范场论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性质与向量玻色子质量的持续守恒生成。”
哈庚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理论粒子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场论,这包括较高自旋场(higher spin field theory)的表述与量子化理论。近期,他又专注于可解二维理论、陈-西蒙斯场论(Chern-Simons field theory)、阿哈诺夫-波姆效应、卡西米尔效应等等论题。
哈庚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在那里,他遇到古拉尼,两人成为同窗好友与未来研究伙伴。1958年,哈庚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之后,哈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在量子电动力学领域。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62年,他申请成为罗彻斯特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1965年,调升为助教授。1968年,提拔为副教授。1974年,晋升为正教授。1996年与1999年,他曾两次获得罗彻斯特大学物理系的“大学教学优良奖”。哈庚是美国物理学会院士,2008年,美国物理学会选聘他为“杰出评审”。2012,瓦尔帕莱索大学颁予哈庚荣誉博士学位,表彰他对于粒子物理学与质量生成理论的重大贡献。
哈庚与妻子苏珊育有三个儿子,克里斯汀、玖恩、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