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高地德语
✍ dations ◷ 2025-08-08 06:41:12 #古高地德语
古高地德语(德语:Althochdeutsch,缩写为Ahd)是今日德语的原型,一般指日耳曼语族在经历过第二次辅音推移之时,在今日德国山区所通行的德语方言。古高地德语出现的时间,估计大约在公元5世纪,直到公元1050年。不过,由于古高地德语的书面语要到公元8世纪下半才出现,有文献把古高地德语出现的时间订为公元750年,并把这年之前的德语称为“史前德语”。事实上,近年已发现一些在6世纪采用Elder Futhark的铭刻,比较著名的有Pforzen buckle。另外,在一些8世纪以前的拉丁语文献里,亦能找到数言片字的古高地德语,足以证明古高地德语出现的时间比750年更早。中部方言及南部方言的分别颇大,南部方言的子音推移有破裂音无声化的强烈倾向。
相关
- 丹麦王国邦联(丹麦语:Rigsfællesskabet)丹麦(丹麦语:Danmark),是北欧国家和主权国家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n)下的主要构成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
- 霰粒肿霰粒肿(英语:chalazion),又称睑板腺囊肿,是因为皮脂腺堵塞造成的眼睑囊肿,一般会在眼睑中间,会发红,不过不会疼痛。多半会持续出现几周。会长出霰粒肿的原因可能是先前已罹患针眼或
- 雅-赫氏反应雅-赫氏反应(英语 /ˌjɑːrɪʃ ˈhɛərkshaɪmər/),又称“赫氏反应”、“贾立士和赫塞麦反应”、“雅力士和赫塞麦反应”,现简称为“吉海反应”(J-H反应)),是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 西征欧洲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侵略欧洲(英语: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1235年开始至约1242年,历时约8年,因由各
-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英语:Genome Editing),又称基因组工程,是遗传工程的一种, 是指在活体基因组中进行DNA插入、删除、修改或替换的一项技术。 其与早期的遗传工程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早期的
- 罗伯特·H·迪克罗伯特·亨利·迪克(英语:Robert Henry Dicke,/ˈdɪki/,1916年5月6日-1997年3月4日),美国物理学家,对天体物理,原子物理,宇宙学和引力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 常家庄园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北方民间建筑群。清代山西晋商常氏家族在自己的故乡车辋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宅院建设。经过200余年的陆续修建,
- 安妮安妮(英语:Anne,又译为安;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通称安妮女王(Queen Anne),1702年3月8日起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1707年3月1日,英苏《联合法令》正式生效,英格兰和苏格
- 香槟液泡香槟液泡(英语:Glistening)是发生于软性可折叠式的人工水晶体在白内障手术植入眼内一段时间后 ,镜片内容易产生细小液泡的一种现象 ,这些细小液泡称为之香槟液泡。可能原因很多
- 夫君丈夫,是男女婚姻中对男性的称谓,与妻子相对应。古代妻子对自己配偶又称夫婿、夫君、相公、官人,闽南语则称翁婿(闽南语读“ㄤ”(ang /ɑŋ/),字用“翁”)、头家、夫婿。外子则是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