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佛克塞

✍ dations ◷ 2025-05-20 01:15:20 #1516年出生,1587年逝世,英格兰宗教改革,英格兰圣公宗教徒,天主教会批评者,英格兰纪实文学男作家

约翰·佛克塞(John Foxe,1516年-1587年4月18日)为十六世纪英国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学家、新教徒牧师──致力于净化和改革英国国教的信仰者,亦是一位有着宗教改革精神的作家。佛克塞极力提倡谨慎、简朴、不妥协,并且完全遵守、顺服圣经权威─上帝的话语为最高的生活原则,质疑当时罗马天主教一切不符合圣经的旧有规范与僵化仪式,并且极力反对英国皇室欲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势力。他的著作与讲道篇在英国宗教改革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佛克塞对国家历史与命运的特殊观点,影响着许多世纪无数英国人的思想;著有《行传与实录》(俗名《殉道史》),书中精彩、神化般的叙述了许多殉道者慷慨赴义的英勇事迹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并且也收录了英国的殉道者事迹,重点特别放在玛丽女王时期,记录了英国新教徒如何捍卫、坚持信仰与真理,揭发传统罗马天主教的信仰弊病。

约翰·佛克塞于1516年出生于林肯郡 (Lincilnshire)的波士顿 (Boston)。佛克塞的父亲在他幼年时期就去世,他的母亲很快的就带着他再次改嫁。佛克塞从小就展现出聪颖过人、爱好学习的特质,16岁时,他便在一些朋友们的资助下,进入牛津(Oxford)学府就读。佛克塞在牛津的期间里,因着在学习上优异并杰出的表现,很快的就受到学校的青采与赞赏。1537年大学毕业后,佛克塞就被选进麦克德伦(Magdalen)学院见习,并于1539年-1540年间担任该校的逻辑学讲师,1543年荣获硕士学位。此外,他也在这一个时期里,第一次展现出在创作诗集和撰写拉丁文喜剧的天分,并且结交了几位亲密的同袍,如:休·拉提默尔 (Hugh Latimer)及威廉·丁道尔 (William Tyndale)。离开牛津之后,佛克塞曾在沃威克 (Warwivk)郡以及几个贵族的家庭担任私人家庭教师的工作,直到1547年他与友人的女儿兰道尔·爱格尼斯(Agnes Randall)结婚,婚后搬到伦敦以谋生计。

1550年,佛克塞在圣保罗大教堂被伦敦的主教按立为执事,随后便在理门传道,成为第一位在当地传讲新教的传道师。在这段期间,他也出版了一些神学小册子,并且阅读了许多的教会历史。1553年7月,当玛丽女王登基之后,佛克塞和其他的新教徒一样,立刻遭受到宗教上的迫害。随着这第一次逼迫的爆发,佛克塞决定随从他大多数的友人,一起离开英国并前往欧洲大陆避难,前后共花了5年的时间,于1559年才又顺利地返回英国。1560年佛克塞被伦敦主教葛林道尔按立为牧师,并继续在英国传讲新教的信仰真理,然而因着某些宗教仪式上的顾虑,他坚持成为一名独立的传道者,为的是要让传道的事工能更自由并不必受到传统的辖制,因此佛克塞一直以来都以微薄的版税和稿费做为生活上的主要经济来源。1575年有两位荷兰重浸会信徒因主张与传统教会不同,而被判以火刑。佛克塞极力奔走,他上书女皇、宫中大臣和最高法院,指出过犯与刑罚的不相称,盼望能为他们免去酷刑,并且竭力反对处死传‘异端’者,虽然这个努力使这两名信徒得到1个月的缓刑,但却终究难逃一死。

佛克塞与其家人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虽然常常面临贫穷的困境,但是对于穷人却是非常的康慨,身上时常洋溢着一种令人愉快的气质。然而,他的健康于1586年日渐恶化,于隔年四月安息主怀,葬于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墓园,享年71岁。直到今日,他的墓碑依然矗立,其上的碑文是由他的儿子撒母耳所提的。其妻爱格尼斯女士比他多活了18年,卒于1605年。他们共育有五名子女。

英国在十六世纪时期的新、旧宗教斗争比在欧洲其他区域进行的更常久。《殉道史》记叙殉道者事迹遍及整个欧洲大陆,然而从第8章到第16章里记载了1500年-1558年在英国的殉道者事迹,记述自亨利八世为处理个人的婚姻问题,如何使英国脱离传统罗马天主教教皇的管辖,宣布自称是英国教会的领袖;随后又转而接受改革宗、抗议宗的基督信仰;又如何因顽固、偏狭又笃信宗教的玛丽一世登基之后,处决约有三百名的信仰反抗者,使得英国再次陷入传统罗马天主教教皇权下。

他去世后,佛克塞的《殉道史》予以出版,并很受读者喜爱。约翰·伯罗评价它是继圣经之后“对都铎王朝晚期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的英国新教思想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然而到了十七世纪末,这部作品被简化为仅仅包括“最耸人听闻的酷刑和死亡事件”的一本书,从而给人可怕的印象,这和作者的意图相去甚远。因为佛克塞过去常常攻击天主教和正在兴起的高教会派(high-church,又叫高教派)英国国教,这本书的可信度在十九世纪初受到许多作家的挑战,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缪尔·梅特兰(Samuel R. Maitland)。继梅特兰的批评之后,在维多利亚时代,有人这样评论,“在文学上自负的人中,没有人胆敢把佛克塞作为权威来引用他的作品。” 21世纪初,大卫·罗德斯(David Loades)对梅特兰的批评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说,梅特兰配得上真诚这两个字,值得尊敬,但他毕竟也是有限的。梅特兰把瓦勒度派殉道者传记作家的历史做了详细拆分,对有些中世纪事件重新进行构造,确实精确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但他从来没有就这些方面处理《殉道史》。恰恰就是在这本书里,佛克塞表达一个强烈的综合结论:“作品仅仅是一种捏造和歪曲的组织架构,不能被现代分析所支持。”直到JF莫兹利(J. F. Mozley)在1940年出版了《约翰·佛克塞》和《他的书》,开启了佛克塞名誉恢复的重要历史里程,引起的辩论一直延续至今。最近,佛克塞作为一个在早期现代研究中的开创性人物,人们对他的兴趣被重新点燃,这就产生了一种极大的需求,那就是需要出一个《殉道者之书》新的重要版本——《佛克塞殉道者之书集注本》。

Freeman, Thomas S. (2004) "Foxe, John,"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Haller, William (1963) Foxe's First Book of Martyrs and the Elect Nation. London: Jonathan Cape

MacLure, Millar (comp.) (1989) Register of Sermons Preached at Paul's Cross 1534–1642; revised and expanded by Peter Pauls and Jackson Campbell Boswell. Ottawa: Dovehouse Editions

Mozley, J. F. (1940) John Foxe and His Book. London: SPCKThe "Critical apparatus and additional material" of the Foxe's Book of Martyrs Variorum Edition includes a score of interpretative essays about Foxe and the Book of Martyr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from a publication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Chisholm, Hugh, ed.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相关

  • 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罗马-菲乌米奇诺“列奥那多·达芬奇”国际机场(意大利语:Aeroporto internazionale di Roma-Fiumicino "Leonardo da Vinci",IATA代码:FCO;ICAO代码:LIRF),是一座位于意大利拉齐奥大
  • H[SbFsub6/sub]氟锑酸(化学式:HSbF6)或称六氟锑酸,是氢氟酸和五氟化锑反应后的产物。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时成为现在已知最强的超强酸,实验证明能分解碳氢化合物,产生碳正离子以及氢气。氢氟酸(HF)
  • 美国烹饪美国的饮食文化反映出它的历史。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引进了一批食材和烹饪风格,时间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以后,由于众多外国移民的涌入,使得全美国各地展现出丰富的食物与多样性。因
  • 土耳其旅土耳其旅(土耳其语:Şimal Yıldızı)是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土耳其陆军受联合国军指挥的一个步兵旅。土耳其旅下属于美国陆军第25轻步兵师,曾参与多次战斗。
  • 塔台塔台在此主要解释航空交通管制塔(大型火车调车场、港口等设施亦设有塔台),是一种设置于机场中的航空交通管制设施,用来监看以及控制飞机起降的地方。世界上大部分的机场都设有塔
  • 反τ子基本粒子反τ子(反陶子,Antitauon)是τ子的反粒子。
  • 尚顺育乐世界尚顺育乐世界位于台湾苗栗县头份市,总裁为苗栗县议会副议长陈明朝经营,华隆纺织案、苗栗竹南大埔征收案,皆有争议性,建设部分由陈明朝所属开设的尚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头份城
  • 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IDP),是个人的自我发展计划,通常以一年为期进行规划与发展。强调尊重员工的观点,认为员工有能力整合自己及组织的需求,提出个人的目标,以
  • 小丑所获荣誉列表《小丑》是一部于2019年上映的美国心理惊悚片,改编自DC漫画旗下的同名角色,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并与斯科特·席佛(英语:Scott Silver)共同编剧,杰昆·菲尼克斯、罗伯特·德尼罗、
  • 南·戈丁南希·"南"·戈丁(英语:Nancy "Nan" Goldin,1953年9月12日-)是一位美国摄影师。她在纽约,柏林和巴黎生活和工作。戈丁出生于华盛顿,成长在波士顿郊区列克星敦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