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拉赫塔又译成众议院贵族、施拉赤塔(波兰语:,立陶宛语:šlėkta)是广义、狭义下的波兰贵族称谓,包含了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以及两国在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阶级,也含括了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波兰化的地方,如普鲁士公国、罗塞尼亚(现在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的贵族称谓。
什拉赫塔约占波兰立陶宛人口的8─10%,政治上奉行波兰选王制和贵族民主制,宗教为罗马公教占主流(17世纪中期以后),文化与意识形态则是萨尔马提亚主义(18世纪中期以前)。贵族身份的认同即使到1795年波兰被灭后,仍顽强的延续了下来。
什拉赫塔起源于古老而模糊的传统,它在波兰和立陶宛作为贵族阶级,其实是贫富分化严重的差异性存在。有的大贵族像是18世纪的斯坦尼斯瓦夫·卢博米尔斯基(英语:Stanisław Lubomirski (1722–1782))亲王(1722─1782年,可称是大贵族之首),在1739年继承了10741处庄园地产,横跨波兰的九个王室领地,从其家族所在地──克拉科夫附近的维希尼兹到乌克兰基辅附近的捷季耶夫,有近百万个农奴在这片土地上为卢博米尔斯基耕种。他从1766年起就是王国大元帅,堪称是欧洲最大的地主。通过联姻和政治联合,卢博米尔斯基家族与其他顶点大贵族如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波尼亚托夫斯基家族、拉齐维乌家族、扎莫厄斯基家族、波托茨基家族结交。他们都拥有庞大的地产和私人军队,富可敌国。他们居于社会体系的顶端,其贵族地产之多,在欧洲首屈一指,常以经济上的影响力(或直接贿选)来操纵小贵族;而这些“权贵”级的大贵族,其人数约只占什拉赫塔的百分之一,当中只有30-40人具有操控国政的巨大实力。
因此大贵族并不是整个什拉赫塔的典型代表,小贵族在16世纪就过了半数。到18世纪中期,绝大多数波兰贵族都失去了土地,他们通过出租家产、侍奉大贵族,甚至像农民一样在土地上辛勤耕作来维持生活。但经济上的落魄却不能夺去尊贵的象征──他们的贵族血统、家族徽章、法律地位以及把地位传承给子女的权利。
波兰的小贵族非常独特,在一些省分如马佐夫舍,他们占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地区他们建起坞堡,与农民隔离。这个小贵族群体都是“堡内贵族”。他们坚定地维护他们的生活方式,彼此以“阁下”、“夫人”相称,对农民则直呼“你”。他们把所有贵族视为兄弟,其他人都是劣等人;对假扮贵族的人则施以极刑。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封爵程序,不让他人染指。除了从军打仗和管理土地之外,他们不从事其他行业的活动。他们就算穷,但是显摆身份的架子绝不放弃,比如进城一定骑马、身披红色斗篷、随时佩带武器,即使只有病瘦的老马和破旧的木剑。因此即使小贵族的房舍很多已简陋肮脏,但他们必定修建一个门廊,以展示家族的盾徽。最重要的是,他们坚持卢博米尔斯基亲王与他们的地位完全相同,至少在法律上确实如此。
因此,什拉赫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的经济分化与法律、文化、政治层面出现的巨大反差。与欧洲其他地方的贵族相异的是,他们不承认本土头衔:因此没有波兰男爵、侯爵、伯爵之分。他们最乐意地做的是确认在1569年卢布林联合之前,一些人已经在立陶宛得到的个人头衔,或者是与卢博米尔斯基一样,由教宗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赐予的头衔。
从法律的角度看,当1795年波兰被彻底瓜分之后,贵族身份法被废除,贵族等级同告终结。部分贵族如卢博米尔斯基家族,设法在奥地利帝国或普鲁士王国确认自己的贵族地位;少数贵族则在俄罗斯帝国确立自己的贵族地位;但什拉赫塔中的80%失去了贵族地位。这个被剥夺的阶级成为整个19世纪激烈反俄情绪的发源地。
1921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正式代表波兰复国,当时民主的波兰议会正式确认废族贵族特权。但什拉赫塔对于自己特殊身份的意识却历经种种灾难而保留下来。最晚到1950年,社会学家发现马佐夫舍的集体农庄成员避免与“农民”的邻居来往,采取衣着不同、语言相异,以及复杂的订婚习俗等措施,来防止自己与非什拉赫塔的人士通婚。
1990年共产主义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垮台时,还有年轻的什拉赫塔后代佩带刻有徽章的图章指环已表明其身份。到了21世纪,波兰人仍互称对方为“阁下”、“夫人”,“什拉赫塔文化”已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