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颅内压
✍ dations ◷ 2025-05-16 20:16:15 #颅内压
颅内压 (ICP,Intracranial Pressure)是指颅骨内部脑组织和脑脊液(CSF,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压力。颅内压的测量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其成年人正常值在平卧姿势安静状态时为7-15 毫米汞柱。 正常人体可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来维持颅内压的稳定,一名正常成年人通过调整CSF分泌和吸收平衡可以将颅内压的波动范围稳定在1毫米汞柱内。ICP的变化可由颅骨中某一种或多种组织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容量变化引起。 同时,脑脊液的压力也可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突然改变的胸腔及腹腔压力变化。颅内压增高(常见缩写 IH, IICP 或 raised ICP)指颅骨内增高的内容组织压力。颅内压正常值为7到15 毫米汞柱,其最高正常限值为20-25 毫米汞柱,异常增高的颅内压需接受降低颅内压治疗。门罗-凯利假说原理是指存在于颅内压,脑脊液提及,颅内血液循环,脑组织,及脑组织血液灌注压力之间的压力容量关系。门罗-凯利假说认为颅骨容器是无弹性的,颅骨内的体积是固定的。 颅骨及其内成分(血液,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维持在一种体积平衡状态,如果某种颅骨内成分的体积增加,则该平衡状态将通过其他颅骨内成分的体积减小来得以补偿。脑脊液(CSF)是颅骨内成分体积增加的主要缓冲成分,此外,颅内血容量的改变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些缓冲成分在颅内其余组织成分体积增加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例如,当颅内出现病理性占位(例如,硬膜外血肿)时将通过CSF和静脉血的向下移位来补偿颅内压的平衡。门罗-凯利假说命名于 爱丁堡 医生 亚历山大*门罗 和 乔治*凯利。
相关
- 喹诺酮喹诺酮(英语:quinol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抗菌剂。1962年最早的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首先用于临床,由于其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
- 重症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诊断及管理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是情形,会需要器官支持(英语:Organ support)及侵入性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设备有
- 疹疹为皮肤感染疾病的病征之一,疹通常是皮肤上的红肿、痒或皮肤粗糙。疹并没有特定的病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所引起的。通常的病因包括病毒、免疫系统过量、食物或环境过敏所引起的
- 菌株分型(strain)是生物学分类使用的概念。指病毒的毒株。例如,不同的流感毒株的感染性不同。细菌或真菌的菌株。是具有不同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亚型。植物学与农学的品系,指源自共
- 心房中隔缺损心房中隔缺损(英语:atrial septal defect,简称:ASD),也被称作心房中膈缺损、心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由于心脏的心房间隔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右心房和左心房间的异常连通。右
- 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是指会影响结缔组织的疾病。结缔组织是具有细胞外基质、可以支持、连结器官,并且保护器官的组织。这类的组织主要由两种结构蛋白质分
- 脑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核形虫目核形虫是一类原生生物,具有丝状伪足,生活在土壤和淡水里。它们与同样具有丝状伪足的vampyrellid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可以通过线粒体的盘状嵴来鉴别。核形虫与动物、真菌以及其它
- 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是指人体受腺病毒感染后的病征,主要是影响呼吸系统,但也可以引致肠胃炎、结膜炎、膀胱炎及出疹。呼吸系统受腺病毒影响下,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病征,例如咳嗽、流鼻
- 伪阴性第一型及第二型错误(英语: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或型一错误及型二错误为统计学中推论统计学的名词。在假设检验中,有一种假设称为“零假设(虚无假设)”;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