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溶解水疱症

✍ dations ◷ 2025-07-13 15:03:03 #表皮溶解水疱症
表皮溶解水疱症(英语:Epidermolysis Bullosa,简写作EB,英文对于泡泡龙儿童又称Butterfly Children),在台湾俗称泡泡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皮肤脆弱,稍微摩擦就破皮,形成水泡或血疱,严重者甚至口腔、舌头、食道、肠胃等黏膜部位也会出现水泡,阻塞进食,致营养不良、皮肤变形、肢体萎缩,甚至产生皮肤癌。疾病可能由带因的父母遗传,也可能来自自身突变。皮肤分为表皮和之下的真皮,在正常情况下,这两层皮肤间有结缔组织令它们在人活动时一起移动,惟表皮溶解水疱症患者的皮肤联结组织异常,令两层皮肤不会一起移动,因此在患者身体活动或受压时两层皮肤便出现磨擦而受伤及出现水泡,表皮并进而因无法黏附在真皮上而溶解脱落造成痛楚,患者形容痛楚如三级烧伤。遗传性表皮分解性水疱症(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是一种缺乏维系表皮和真皮组织的遗传性罕见疾病,因为患有此症的病人,皮肤容易起水泡,因此这类病人俗称为“泡泡龙病友”。此症的症状包括全身容易起水泡,除了皮肤之外,口腔内膜、消化道也会产生水泡;可能会有营养不良,肢体萎缩等情形, 依照水泡破裂位置分类,症状可分为单纯型、接合型和失养型三大类。根据美国的资料,新生儿有遗传性表皮分解性水疱症的比例约五万分之一。无根治方法,仅能照顾患者,避免伤口感染。2007年底,台湾云林一名出生逾七个月的新生儿曾因此病而早逝,事后健保不给予医疗补助,要求其自行负担一切费用。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曾对此大力批评。病友们另组社团法人台湾泡泡龙病友协会追求其权利。单纯型是指水泡于表皮的 keratinocyte 细胞出现,可再细分为:接合型是指水泡于皮肤及黏膜的基底膜出现: 因表皮与真皮间的 laminin 5, laminin 6,异常,严重患者通常因呼吸道和消化道出现水泡而在年幼时即死亡。营养失养型是指水泡及创伤于皮肤深层的基底膜下的真皮上层出现,缺乏第7型胶原蛋白。每百万人便有 50 名病患,92% 为单纯型,5% 为营养失养型,1% 为接合型,2% 未能分类。每 333 人便有 1 人带有接合型变异基因,每 450 人便有 1 人带有营养失养型变异基因。病患数目并没因性别或种族原因而有别。现无根治方法。病人须每天换药包扎,以含银或移转型敷料,降低皮肤伤口感染与沾黏,以维持皮肤完整和不受感染。转型敷料一般为烧烫伤病人才使用。孕妇在怀孕18至20周,可取胎儿皮肤切片作电子显微产前检查。

相关

  • MM00-M25 关节病M30-M36 全身性结缔组织疾患M40-M54 背部病M60-M79 软组织疾患M80-M94 骨病和软骨病M95-M99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的其他疾患
  • 手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手术,简称手术,凡指透过器械,经外科
  • 网巢病毒目网巢病毒目(学名:Nidovirales),又称成套病毒目、套式病毒目,是一类具有动物和人类宿主(MERS-CoV和SARS-CoV)的病毒。该目下的科有:
  • V03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DNA序列核酸序列(英语:Nucleic acid sequence,亦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使用一串字母表示的真实的或者假设的携带基因信息的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核碱基,两个碱基形成一个碱
  • 助产士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接生员泛指一切从事接生工作,帮助产妇
  • 西德尼·布伦纳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简称IGFs)为一种与胰岛素序列高度相似的蛋白质激素。可以调控生理环境的复杂系(英语:complex system),该系统由两种细胞表面受体(IGF
  • 粪便,又称屎、大便、便便,部分地区俗称㞎㞎,是动物经肛门或者泄殖腔从消化系统中排出的废弃物。食物被生物的消化系统吸收部分养分及水分后,剩余未被利用的残渣,则是属于排遗物的
  • 加里宁格勒加里宁格勒(俄语:Калининград,拉丁字母转写:Kaliningrad),旧名柯尼斯堡(德语:Königsberg,在德文中意指“国王之山”;俄语:Кёнигсберг;古普鲁士语:Twangste, Kunn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