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五福宫

✍ dations ◷ 2025-04-03 12:23:52 #芦竹五福宫
五福宫,旧称玄坛庙或元坛庙,俗称南崁五福宫、南崁元帅庙,位于台湾桃园市芦竹区五福里虎头山山麓,旧属桃涧堡南崁庙口庄。该庙主祀之玄坛元帅据传是由明郑士兵迎来,创建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共有9次修建及2次扩建,1985年8月19日由内政部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同时是桃园市最古老的寺庙。五福宫位于芦竹区五福里,即里内人口聚集之上南崁地区,故地方上亦多以“南崁五福宫”称之。日治时期为桃园郡芦竹庄南崁庙55番地,正对南山路,总面积为0.2325公顷,宫前为一狭长型广场(俗称庙埕),五福宫右侧有座三层楼高的八角塔型金炉,广场前方建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牌楼。五福宫前为一丁字形路口,正对南山路。南山路二侧原有六对(12支)日式灯柱,其中有两柱(1对)已遗失。吴姓移民建村在此地,村民渴望多福,因吴与五同音“吴厝庄”(今芦竹区五福里)而得名,在清治时期名为“五福庄”,台湾战后时期定名为“五福村”,桃园升格为院辖市后,改称五福里。正对五福路,从牌坊的分类来说,修建位置和功能的角度分为:坛庙寺观牌坊,建筑材料的角度分为:砖石合造牌坊,建筑格局的角度为:三间四柱三楼坊。檐下的竖材、吊筒、托木等具有丰富的的木雕。五福一路还未打通时这是唯一一条出路口。五福宫的正殿为面宽三开间,三进两廊而成院落式组织,但第三进已改建为二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五福宫的石雕集中于此,以立雕、透雕、浮雕各种手法,刻画各种吉祥图案,通梁上丰富精致的螭虎、狮座,彩绘木雕。通梁下的员光、拖木,雕工繁复华丽,富于艺术性。墙壁为以石雕为主,建筑之大木构架基本上仍维持日治大正年间重建时的风貌。1977年(民国66年),可惜的是,把后殿改建为两层的混凝土建筑,使后殿大失原来的风格,原本的后殿格局不可考,目前建筑平面格局在日治时期大正年代重建,为面阔三间深三进狭长型,上为观音殿,下为餐厅。于2003年民国92年初新增设。位于后殿前龙边左侧厢房,为纪念“开基施主”周添福为南崁玄坛庙住持时期,后人感念,设立“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施主周讳添福禄位”乙座供奉。位于后殿内,1977年(民国66年)建造“使者公蛇洞”以安置锦蛇(台湾南蛇)。1924年(日大正13年),九月台风侵袭,庙宇遭损严重,经地方仕绅在度集资重建,扩建时发现基地下群蛇栖息穴中,扑捉未获不知去向,隔年12月完工落成当天,突然有蛇集于宫前,后来又忽然不见,当时村民皆称神蛇为“使者公”,而后常出没于庙内外游动,庙方担心信众惊恐,于是建造“使者公蛇洞”,搜集神蛇于洞中供养。现在,所看到的“使者公蛇洞”,是五福宫进行第九次重建时更新过。天气好时可以直接看到锦蛇盘据在树枝上。牌楼旁原有有一座红砖三层惜字亭,建于1866年(清同治5年),顶部为葫芦状烟囱,葫芦状烟囱处有一株榕树生长在其中,每层翼角都饰有龙凤吉兽,上书“圣迹”二字。原建于庙埕前方道路边,为避免遭车辆撞击破坏,经报请桃园县政府同意后,于2005年三月迁移至五福宫左侧新的金炉旁公园内,座向亦照原方位安置。敬字亭旁有一石碑,记载迁移过程及各界捐款情形,原来敬字亭位置并埋立“圣迹亭遗址”碑以为后世流传。另公园中有座三层楼高的八角塔型金炉,同时为了符合环保于后方设置飞灰回收装置。正对南山路。五福路二侧原有六对(12支柱)日式灯柱,其中有1对(2支柱)已遗失,灯柱上有“岁次庚辰年重建字样”。底座仿蜡烛台样式,上面位置仿灯笼型式,中下位置有龙腾浮雕,中下位置有五福宫大字3个。最初,因玄坛元帅莅临台湾驻驾也有个350年,期间保佑台湾民众,四时无灾,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感念玄坛爷武财神之恩德之下。期望能广邀台湾各地主祀或主要配祀武财神玄坛爷的庙宇名胜古刹,共同筹组‘台湾武财神玄坛元帅宫庙联谊会’,除了能增进各兄弟庙之交流外,也可使台湾人更深入体验、信仰、与认识武财神玄坛元帅。并于2006年(民国95年),于南崁五福宫举行第1次‘台湾武财神玄坛元帅宫庙联谊会成立大会暨恭祝武财神玄坛元帅圣诞祝寿大典’。坐标:25°03′13.90″N 121°17′42.60″E / 25.0538611°N 121.2951667°E / 25.0538611; 121.2951667

相关

  • 昼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八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二个(二划的则为第六个)。八部归于二划部首。八部通常是从上方或下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八部。1.数
  • Hsub6/subTeOsub6/sub碲酸是化学式为Te(OH)6的化合物。它是弱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碲酸盐。碲酸可由碲或二氧化碲被双氧水或三氧化铬氧化制备。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是其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是惰性的,
  • 类异戊二烯类萜(Terpenoid),是一大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属于萜烯的衍生物,有时也归于萜烯的范畴之下。萜类化合物大多由一个或多个异戊二烯单元头尾相连组成,可能为链状,也可能为环
  • 贝塞斯达贝塞斯达(Bethesda)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一个未成建制的自然聚居区,人口55,277(2000年),其中白人占85.86%、亚裔美国人占7.92%、非裔美国人占2.67%。华盛顿地铁红线在此
  • 核糖核酸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汤佩松汤佩松(1903年11月12日-2001年9月6日),湖北蕲水人,中国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
  • 辛未洋扰辛未洋扰为1871年6月10日至11日美国与朝鲜王朝之间的战争。这是继丙寅洋扰之后的另一个朝鲜与外国的冲突事件。兴宣大院君执政能够成功解决两次洋扰,对巩固王朝有很大的作用
  • 标话标话是居住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西南地区的标人的本民族语言,语言归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以诗洞语音为代表语音。标人为中国未识别民族之一,被视为“汉族”或“汉
  • 地佬话地佬话是粤语勾漏方言的一个次分支。跟很多粤语方言一样,地佬话阳入根据元音长短分裂成高阳入和低阳入两个,单字声调数目有10个,比标准粤语多一个。现在地佬话主要流行于于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