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球上海洋的起源
✍ dations ◷ 2025-08-10 18:26:49 #地球上海洋的起源
地球上水的来源,或者说地球上的液态水明显比太阳系其他类地行星多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过去45亿年来,水如何在地球表面不断积累并形成大洋,存在着许多假设。对锆石的一项研究发现,液态水早在地球形成后不久,距今44.04±0.08亿年前便已经存在。微行星足够大时会由于铝-26的衰变而升温,进而可能导致水上升至其表面。最近研究显示,灶神星的钙长辉长无粒陨石证明,地球早在形成之初,就已有类似现在氘氢比的水。岩石中的水合矿物不断脱水,可能是地球上部分水的来源之一。彗星、海王星外天体或主小行星带外的富水流星体(原行星)与地球相撞时可能带来水。有研究表明,地球海洋水中氢的同位素氘和氕的比与富碳球粒陨石杂质中二者的比例类似,而先前测量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所得数值与地球海洋水的相似程度并不高,因此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小行星。此外,地球上曾发现过45亿年前含有液态水的陨石,以及多种不含氘的有机化合物,这两点均支持上述观点。此外,地球上的水不可能只来源于彗星,因为测量表明哈雷彗星、百武二号彗星、海尔-博普彗星和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氘氕比约为地球海洋水的两倍。但目前尚不清楚柯伊伯带其它彗星的比值是否与此相同。据天文学家亚历山德罗·莫比德利(意大利语:Alessandro Morbidelli)所说,富碳球粒陨石中的水与地球海洋水具有相似的氘氕比,因此地球上的水主要由主小行星带外部形成的原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地球形成至今,海洋水的氘氕比可能已有显著增加,与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可能即已存在大量水的观点一致。阿波罗15号和17号带回地球的月球样品中的氘氢比与碳质球粒陨石的比值一致,也与地球水的比值近似。这些发现表明地球和月球水的来源相同,有如下假说:木星迁移到太阳系内,进而扰乱了富水碳质球粒陨石的原有轨道,因此,有些天体可能向内迁移,成为形成地球及其临近星体的部分原材料。形成地球的物质中可能曾存在大量水。地球质量较小时,水分子容易克服地球的重力,氢和氦可能不断从大气中逸出,于是如今,地球大气中缺乏稀有气体。据推测,早期地球有些部分被形成月球的大碰撞破坏,可能导致了大范围的物质熔化。现今物质成分表明熔化并不完全,要熔化巨大的岩体并不简单。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物质被蒸发,在早期地球周围形成了一种“岩石蒸汽”大气层。经过两千年后,岩石蒸气凝结,但热的挥发物仍保持气态,很可能导致大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混有氢气和水蒸气。尽管地表温度高达230 °C(446 °F),但地球上仍然存在着液态的大洋,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随着地球不断冷却,海水溶解了大气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碳,但由于新的地表和地幔循环的出现,二氧化碳水平剧烈震荡。
相关
- 盲鳗见内文盲鳗亚纲(学名:Myxini)是一类海洋脊椎动物,在食物链上属于食腐动物。过去是无颌总纲之下的一目,现在则是无颌总纲下的圆口纲下的一亚纲。盲鳗广泛分布于全球三大洋的温带、
- 崇祯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朱由检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其兄长明熹宗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
-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英语:Lidocaine)又称为苦息乐卡因(英语:xylocaine)或里格卡因(英语:lignocaine),为一种局部麻醉药且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它可被用于神经传
- 自然系统《自然系统》(拉丁语:Systema Naturae ,亦作:Systema Naturæ)是瑞典植物学及动物学学家、医生卡尔·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的主要作品之一,这本书在植物及动物学两界引入
- 史前狮子人雕像狮子人雕像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古老雕塑品,是三万年前的史前人类用象牙制作而成的。最初被科学家们称作“狮子人” (德语:Löwenmensch, 字面意思是“狮人”),亦是世界上已知最古
- PMIDPMID(PubMed唯一标识码,PubMed Unique Identifier),用于为PubMed搜索引擎中收录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文献编号。截至2010年,超过1千9百万有关生命科学和医学的文献、书籍等已
- 八圣地佛教八大圣地,是释迦牟尼生活过的八个地方,佛教的主要宗派都把这些地方看作圣地。八大圣地可以分成两类:著名的朝圣者有:
- 美国哲学会美国哲学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是美国现存最古老的学术团体。于1743年在美国著名发明家富兰克林的推动下成立。美国哲学会的总部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要成为
- 楠梓坐标:22°44′13″N 120°20′04″E / 22.737050°N 120.334424°E / 22.737050; 120.334424楠梓交流道为国道一号联外楠梓、大社、仁武地区及工业区之重要交流道,指标为356k
- 汇率在经济学上,汇率(英语:exchange rate,foreign-exchange rate,forex rate,FX rate,或Agio)定义为两国货币之间兑换的比例。通常会将某一国的货币设为基准,以此换算金额价值他国几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