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布吕宁
德国中央党
无 (海因里希·布吕宁保持他未经选举获得的总理职位)
1930年德国国会选举发生于当年的9月14日。尽管失去了十个议席,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SPD)仍是下院(英语:Reichstag (Weimar Republic))第一大党,获得了下院577席的143席;而纳粹党则由此前的12个议席激增至107个议席。
在本次选举中,执政的魏玛联盟(英语:Weimar Coalition)两大政党,即社民党和中央党, 都没有表现平平,而它们的盟友德国人民党遭遇惨败。而在选举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德国纳粹党和德国共产党,其中德国纳粹党首次获得超过100个议席,德国共产党比上次选举多出23个议席。
社民党在上次国会选举中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领导着执政联盟,但1930年的选举终结了执政联盟。
在1924年德国大选(英语:German federal election, December 1924)中,社民党获得了26%的得票率,确保了自己的131个国会议席,较上次选举增加31席。而在1928年德国大选中,社民党获得了29.8%的得票率、153个议席,比1924年还要多出22个议席。
而在1928年大选中同样增加议席的只有恩斯特·台尔曼领导下的德国共产党,共产党获得了10.6%的选票,同时拥有54个议席,比上次选举多出9个席。纳粹党(NSDAP)只有2.6%的得票率,这令它失去了两个议席。
1930年选举中,共有37个独立政党参加选战,其中只有10个政党获得了3%以上的选票,但如此多的党派参加选举也造成了大量选票被浪费。
选举情况令任何政党都难以获得绝对多数的席位,而在魏玛时期,德国组织过多次内部意识形态两极分化的联合政府。而频繁的政局动荡和反转也令德国人失去了对民主的信任。1930年大选中的五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样也是两极分化:纳粹党、中央党、德国国家人民党都是右翼,而社民党和共产党则倾向左翼。
1930年德国大选的投票率达到史无前例的82%。当时的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依然在选举中保持领先,获得143个席位,但较上次大选失去了10个议席。纳粹党获得了18.25%的得票率,新增了97个议席,共获107个议席,一跃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此外,德国共产党也获得了新议席,以13.13%的得票率获得了77个席位,比上次大选多出23席。其余34个政党瓜分了剩下的选票。在1928年的大选中,大量小型政党造成选票的极大浪费,但在1930年参选政党有所减少,选票浪费现象也因而有所好转;本次大选中,没有获得任何议席的小党派累计造成了413,000张选票的浪费。但政治立场分化的政党组织的大联合政府也导致魏玛共和国行政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