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

✍ dations ◷ 2025-04-04 05:33:26 #促进
RNA激活(RNA activation, RNAa) 是一种由小分子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是李龙承等于2006年首先在人细胞中发现并命名的。随后,其他研究小组也报道了相似的现象,证明了RNA激活是从人及大小鼠等哺乳类动物到植物及线虫中的保守现象。RNA激活是由靶向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双链小RNA(dsRNA)分子介导并需要Argonaute(AGO)蛋白的参与。这类能够诱导RNA激活现象(即激活基因表达)的dsRNA被称为小激活RNA(small activating RNA,saRNA)。saRNA可通过人工设计及化学合成而获得,也可为天然存在的内源性RNA如miRNA;前者介导的RNA激活被称为外源性RNA激活,后者为内源性RNA激活。介导外源性RNA激活的saRNA与介导RNAi的siRNA结构相似, 是含21个核苷酸的双链RNA(dsRNA),其两条链在各自的3’端含2个核苷酸的突出。和RNAi一样,RNAa也需要AGO蛋白特别是AGO2的参与,其作用可能是处理和活化saRNA分子,并介导saRNA与其启动子上的靶位点结合。与RNAi(主要发生在胞浆)不同的是,RNA激活机制发生在细胞核,介导RNA激活的saRNA靶向启动子而不是mRNA序列,此外,RNA激活具有特殊的时效性,表现为其效果(基因表达上调)的出现呈现48小时左右的滞后,及效果的长久性(10-14天)。其机制被认为是因为RNA激活导致了表观遗传的改变。2008年Place等报道了天然存在的miRNA也能够靶向启动子序列而诱导RNA激活。他们发现人CDH1及CSDC2基因启动子存在miR-373的靶位点,在人肿瘤细胞中引入miR-373的模拟物(mimics)能激活其靶基因的表达。后来,Huang等进一步证实了内源性miRNA介导的RNAa,并且发现该机制在正常及肿瘤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Xiao等还报道了靶向增强子区域的miRNA也能够诱导RNA激活。Chaluvally-Raghavan等发现miR-551b-3p通过靶向激活STAT3而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生存和肿瘤生长。目前对于有多少基因受到内源性RNA激活机制的调控还不清楚,但有研究发现miRNA及AGO蛋白在人基因组的启动子区存在广泛的结合位点,提示miRNA可能在转录或者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大量的基因。RNA激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上调基因表达的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用途,包括作为工具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对细胞进行重新编程,以及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勃起功能障碍等。目前,治疗肝癌的saRNA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相关

  • 克拉霉素克拉霉素也称为甲红霉素,商品名为Biaxin,是一种用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了链球菌性喉炎、肺炎、皮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莱姆病等,大多是口服药物形式。常见副作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
  • 兔子兔,又称兔子,在汉语中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学名:Leporidae)物种的总称。正在吃牧草的兔子一只野兔一个宠物兔一只睡觉的家兔一个好奇的棉尾兔两个兔子兔子剪影兔子雕塑作品拟人化
  • 斯特劳森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爵士 (1919年11月23日 – 2006年2月13日)英国哲学家,语言哲学牛津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年11月23日生于英国伦敦,父母均为
  • 角分符号؋ ​₳ ​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和县人和县人(学名:Homo erectus hexianensis),旧称和县猿人,学名直立人和县亚种,是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华东地区的直立人的代表之一。1980~1981年间,安徽和县陶店镇汪家山
  • 安乃近安乃近(英文名 Metamizole Sodium;Metamizole、dipyrone、Sulpyrine),,一种解热镇痛药,1920年被德国 Hoechst AG公司合成,1922年开始批量生产。由氨基比林、甲醛和亚硫酸钠缩合得到
  • 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包括以下几种层次:
  • 5f4 6d1 7s22, 8, 18, 32, 22, 9, 2蒸气压主条目:镎的同位素镎(Neptunium,台湾译作錼)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Np,原子序为93。镎是首个超铀元素,属于锕系金属。镎具有放射性,其最稳定
  • 讽刺性讽刺(英语:satire)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当然拙劣模仿、作戏、毗邻、并置、并列、对比、类似、类推等也经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