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玻璃棒
✍ dations ◷ 2025-11-22 07:14:31 #玻璃棒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之一,其原料由硼硅酸盐(英语:Borosilicate glass)玻璃制成,其外型比吸管稍长,厚度也比吸管稍厚,两端外型为圆形末端。玻璃棒的功能有转移液体,搅拌化学物质,在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或是可以做为简易凸透镜使用。玻璃棒通常由派热克斯玻璃制成,这类型的玻璃原材料为硼硅酸盐(英语:Borosilicate glass),其长度通常在10至40厘米(3.9至15.7英寸)之间,厚度约为0.5厘米(0.2英寸)。在制造上,最先从一片薄玻璃切成较小的部分;接着将两端区域透过火焰抛光(英语:Flame polishing)使其圆滑,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刮伤玻璃器皿表面,特别是玻璃器皿在加热时,这些刮伤可能会导致裂缝产生。在市面上也有其他形状的玻璃棒,例如可用来打散沉积物的玻璃搅拌棒,这类型玻璃棒的其中之一端点外观为平板型;或是将端点做成三角板型,使其外观近似于淀帚(英语:Rubber policeman);亦或是圆饼型端点玻璃棒,可用于压碎化学品。虽然玻璃棒的结构非常坚固,但在使用时仍需控制力道,否则容易造成断裂。玻璃棒通常用搅拌液体,混合物质用。在化学反应上,通常要透过搅拌才能进行,而玻璃棒为科学家提供可受控搅动的方式之一,并且不会直接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玻璃棒有时可用作实验技术的一部分,另如在倾析液体时,利用玻璃棒与玻璃器皿的接触,有助于避免沉淀物附着在玻璃器皿侧面,并且可引导上层液体流入目标器皿内。使用玻璃棒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更好地控制液体流速,这在移转一些容易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物质时非常重要。此方法也可用于将大口烧瓶或烧杯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在重结晶过程中,若将玻璃棒刮试管或烧杯内表面时,容易诱导结晶作用发生,另外在萃取过程中还可以打散乳浊液。建议每次使用玻璃棒后需进行清洗,避免在下次使用时污染化学品。通常可将玻璃棒放入盛满清水的烧杯中并搅拌之,将附着的污染物去除。以下2种经典物理实验皆以玻璃棒进行。此实验主要概念为向实验者解释光在不同液体中的折射率差异性;首先将玻璃棒放入盛有油和水的烧杯中,在水中一段的玻璃棒是可见的,因为玻璃与水对光的折射率不同,但在油中一段的玻璃棒却消失了,这当中主要原因为玻璃与油的折射率非常相近,因此光线在穿过玻璃与油的界面时不会弯曲,进而降低折射现象。玻璃棒可与其他物体透过表面摩擦方式,引发表面电荷转移而产生带电现象。在利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表面的电子会转移至丝绸上,使丝绸带负电荷,而玻璃棒带正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摩擦起电效应,可以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不过因玻璃棒和丝绸在生活上较易取得,所以在实验上通常选择这2种材料来验证此效应。
相关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香烟过滤嘴香烟过滤嘴用于减少吸烟时入口的烟雾、焦油和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但是无法降低其健康危害。滤嘴也减少烟雾的刺激性,并避免吸烟者吸入烟叶。1925年,鲍里斯·阿维阿斯在英国邦
- 核形虫纲核形虫纲(Cristidiscoidea或Nucleariae)是真菌总界下的一个演化支,与后孢菌(英语:Opisthosporidia)(真菌所属类群)为旁系群。由于核形虫接近,但又位于真菌与动物主要分支之外,对核形虫
-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UNRISD)是联合国系统下的独立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当代发展议题之社会跨领域研究,创立于1963年,总
- 5第5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五行(即周期)的元素。含有:第1周期元素 - 第2周期元素 - 第3周期元素 - 第4周期元素 - 第5周期元素 - 第6周期元素 - 第7周期元素 - 第8周期元素
- 表雄酮表雄酮(英语:Epiandrosterone)或称为异雄酮(英语:isoandrosterone)是一种甾体激素,拥有较弱的雄激素活性,是睾酮和双氢睾酮(DHT)的代谢产物,在1931年由阿道夫·布特南特和库尔特·切尔
- 息肉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玛雅文字玛雅文字是中部美洲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明的文字系统,也是目前唯一被基本破译的中部美洲文字(英语:中部美洲文字)。最早的玛雅文字记载可追溯至前3世纪瓜地马拉的圣巴特罗(英语:San
- 苏胥如塔妙闻(梵语:सुश्रुत,音译为苏胥如塔、苏士鲁塔)仙人,生活于约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外科医生,阿育吠陀学者,《妙闻本集(印地语:सुश्रुत संहिता)》的主要作者。
-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性肾病(Hypertensive nephropathy、"高血压性肾硬化"(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高血压肾病"(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是一种医学病症、指的是由慢性高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