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峰驼
✍ dations ◷ 2025-02-23 22:25:12 #双峰驼
双峰骆驼(学名:Camelus bactrianus),也叫双峰驼,是一个大型的偶蹄动物,与单峰骆驼不同,有双峰,主要栖息在中亚与土耳其。双峰驼因其耐寒,耐旱和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力而于中亚长期驯养作驮畜,例如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今天全世界大约有二百万驯养的双峰骆驼。有少数的野生双峰驼出没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曼格斯套州以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尔山谷,并会在冬季从沙漠迁移到西伯利亚的河流,澳洲亦有野化的双峰驼。近年发现,分布在中国和蒙古的野外偏远地区,包括戈壁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野生双峰驼(Camelus ferus)是另一个独立物种,这两种双峰驼的最后共同祖先大约在110万年前就已经分开演化,2002年10月数据显示大约还有800头野生双峰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该物种列为极度濒危。双峰驼(Camulus bactrianus)的学名由林奈在1753年命名,名字来自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古老的历史。野生双峰驼(Camulus ferus)由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在19世纪后期首次描述,“ferus”意为野生。有些动物学家的意见指,驯养的双峰驼(C. bactrianus)以及单峰骆驼(C. dromedarius)是野生双峰驼(C. ferus)两个不同的后裔,但目前亦没有证据表野生双峰驼原来的分布范围包括一些曾发现最早的双峰驼遗骸的部分中亚地区和伊朗。栖息于戈壁沙漠中的嘎顺戈壁地区的野生双峰驼与的双峰驼有不同的遗传组成,因而被视为另一个独立物种。另一个区别是野生双峰驼具有喝带有盐水的融雪的能力,虽然尚未确定野生双峰驼能否从中提取有用的水。而驯养的双峰驼是无法喝咸水的。双峰骆驼的身高超过2米(最高点驼峰的高度),体重超过725公斤。主要以草、树叶和谷物为食,一次最多可以喝下120升的水,其身体特征非常适应于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在动物园喂食牧草,粒料,干草,麦片,胡萝卜,地瓜,苹果,橘子,香蕉,吨料根据历史资料,古代人类可能在公元前25世纪就已经开始驯养双峰骆驼,最初驯养双峰骆驼的地区是今天伊朗的北部、阿富汗的东北部,以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维基物种中有关双峰骆驼的数据
相关
- 控制控制(英语:control)可以指:
- 前庭韧带1 舌骨 2 会厌 3 前庭襞,假声带/声索,(Plica vestibularis) 4 声带,真声带(Plica vocalis) 5 喉室肌 6 喉室(Ventriculus laryngis) 7 声带肌 8 喉结(甲状软骨) 9 软骨环(环状
- 糖异生糖异生(英语:Gluconeogenesis)又称糖异生作用、糖原发育不良作用,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
- Cu铜(原子质量单位:63.546(3))共有36个同位素,其中有2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DNA运算DNA运算(DNA computing,或译DNA计算)是一种电脑运算形式,利用DNA、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原理,而非传统上以硅为基础的电脑技术。DNA运算,或更广泛的说,分子运算,是一个新出现的交
- 核苷三磷酸核苷三磷酸(英语:Nucleoside triphosphate;NTP)是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含有与三个磷酸基团结合的核苷的分子。因此它是一种类型的核苷酸。核苷三磷酸是生命必需的,因为它们提
- 严陆光严陆光(1935年7月-),原籍浙江东阳,严济慈之子。电工学家,中科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电工所所长。70年代后期起,领导进行了超导磁体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多方
- span class=nowrapTlsub2/subSOsub4/sub/span&g硫酸亚铊是铊(I)的硫酸盐,化学式为Tl2SO4,无臭无味,具有很高的毒性,曾被广泛用作杀鼠剂和杀虫剂,美国已于1972年起禁用,其他国家也陆续禁用。硫酸亚铊和K2SO4具有相同的结构。
- 尼柯耶上座部佛教巴利圣典尼柯耶(巴利文与梵语:Nikāya),原义是收集、集合、分类、群体等。在上座部佛教中,用来称巴利藏中的经藏部分,相当于汉传佛教中的阿含经(āgama)。在部派佛教中,上
- 中国钢铁中国钢铁公司(简称中钢)是台湾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十大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华民国政府出资成立,现为民营企业。其中钢集团总部大楼位于高雄市前镇区成功二路88号,总公司与主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