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同盟

✍ dations ◷ 2025-11-20 07:38:29 #现代欧洲,欧洲协调,基督教政治,19世纪外交

神圣同盟(英语:Holy Alliance)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由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三个君主制国家的国王于1815年9月26日在巴黎会晤时建立的一个同盟。欧洲大多数国家后来参加了这个松散的政治组织。

神圣同盟首先是由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的。亚历山大特别地信奉宗教,而且受尤里安娜·冯·克吕德娜女男爵的影响。冯·克吕德娜是崇信神秘学,她也被称为“神圣同盟之母”。亚历山大也是神圣同盟的协议的起草人。虽然发起这个同盟的三位君主信奉不同的基督教教派,但是他们还是建立了这个同盟:俄罗斯沙皇信东正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信天主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信新教。

1815年9月26日的成立宣言部分内容如下:

同年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除教皇国(反对跨宗教联盟)、奥斯曼帝国(不是基督徒,因此无法参加这个基督教组织)和英国外所有欧洲大陆的国家全部接受了参加这个同盟的呼吁。英国国王乔治四世虽然本人表示同意这个同盟,而且他个人也以汉诺威王国国王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同盟,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这个同盟只有抽象的基础声明,不包含任何义务,尤其是可能限制英国日后大陆外交的灵活性,因此拒绝参加。这个同盟的目标在于维持君主制以及在维也纳会议上所决定的欧洲政治和国家体系,这个体系激化了国民内民族和社会运动的冲突。

尤其克莱门斯·梅特涅在“协调”时期奉行的保守政策加强了镇压(如检查制度)。

1820年代里由于就希腊独立和比利时革命问题的分歧使得神圣同盟开始分裂。不过欧洲君主之间的团结互助原则一直维持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神圣同盟的签署人赞成君权神授的说法,将基督宗教看作是政治系统的基础。他们承诺以宗教维系保护这个系统、在反对所有市民和民族国家运动员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并各自劝令子民信奉基督教义,以保护“宗教信仰、和平及公义”(即反对自由思想、市民动员及维持君权神授)为同盟间的最高目标

不过事实上,当日的君主没有一个诚心接纳这一同盟,但大部分都为应酬沙皇而在同盟条约上签字,奥斯曼帝国苏丹、英国的国王及教皇更拒绝签署盟约,奥地利外相梅特涅认为它是“高调而空洞无物”,不相信以宗教为名的保证能产生实质作用,英国外相卡苏里更形容它是:

“一纸崇高神圣、虚无玄妙的胡言”

1815年11月20日俄罗斯、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建立的四国同盟被看作是神圣同盟的核心。不过实际上四国同盟更似弥补神圣同盟欠缺英国参与,内容空洞的缺点。这个四国同盟的协议包括定期聚会。1818年11月15日法国加入四国同盟后这个同盟成为了一个五国同盟。

在1818年的亚琛会议上神圣同盟讨论对付德国的市民和民族主义运动的策略。在特拉波会议和莱巴赫会议上神圣同盟决定出兵镇压意大利的市民起义,并间接决定支持土耳其镇压希腊独立运动。在神圣同盟的最后一次会议,1822年的凡罗拿会议上决定让法国镇压西班牙的立宪革命。

在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就已经彻底与封建保守的干涉政策决裂了。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使得神圣同盟丧失了其跨欧洲的特征和影响。1833年秋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重新复苏神圣同盟。它们组成了欧洲各国中不完全一致的封建保守阵营的核心。这个同盟由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俄罗斯领导和组织。

1848年和1849年的革命被镇压后在保守的1850年代神圣同盟复苏,并成为沙皇支配德国的工具。随着市民阶层利益和民族国家在所有欧洲国家外交政策上的体现,神圣同盟终结。

克里米亚战争最后导致了神圣同盟的结束。在1849年的大革命中奥地利依靠俄罗斯的帮助逃避了分裂的命运,但是在1854年6月3日就要求俄罗斯撤出多瑙河流域,而且在俄罗斯撤兵后自己占领了这个地区。此后奥地利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破裂。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的关系也开始紧张。除此之外英国和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法国在外交上向俄罗斯接近,由此奥地利有被孤立的危险。由此从维也纳会议以来所建立的欧洲各国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势力关系开始改变。

相关

  •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英语:restriction enzyme)又称限制内切酶或限制性内切酶,全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将双股DNA切开的酶。切割方法是将糖类分子与磷酸之间的键结切断,进而于两条DNA链上
  • ddATP双脱氧核苷酸(英语:Dideoxynucleotide)是DNA聚合酶的链终止性抑制剂,应用于DNA测序桑格法。这些核苷酸亦被称为2',3'-双脱氧核苷酸,常被简写为ddNTPs(ddGTP、ddATP、ddTTP与ddCTP)
  • 柬埔寨15,000 (估计) 占柬埔寨总人口的0.1% (2013) 另有说法约30-40万,占柬国全国的3.5%柬埔寨华人指的是移民到柬埔寨的华人及混有华人血统的柬埔寨人。在高棉语中,Khmer kat Chen
  • 在台外国人在台外国人指的是在台湾居留的外籍人士,其中约有75万人属长期居留,其中可能包含双重国籍者。居台外侨中,以国籍分,以印尼 (36.6%)、越南 (23.2%)、菲律宾 (16.6%)、泰国 (12.7%)
  • 太祖秘史《太祖秘史》,是一部拍摄于2004年的电视剧,于2005年首播。是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剧”系列中的第三部作品,一共有46集。讲述努尔哈赤一生的故事。
  • 奥兰特奥兰特(英语:Aurant)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奥兰特的座标为34°04′41″N 118°09′51″W / 34.07806°N 118.16417°W /
  • 狙击手狙击手(sniper)是指军队或准军事组织中负责在隐蔽处或目视范围以外针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监视和精确射击的专职枪手,属于特殊兵种。狙击手通常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执行独立任务,接受
  • 涅斯托尔·阿波罗诺维奇·拉科巴涅斯托尔·阿波罗诺维奇·拉科巴(俄语:Не́стор Аполло́нович Лако́ба,阿布哈兹语:Нестор Аполлонович Лакоба,1893年5月1日-19
  • 勃极烈勃极烈(女真语: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
  • 载泽贝子衔奉恩镇国公载泽(1868年3月17日-1929年6月18日),满洲镶白旗人。初名载蕉,字荫坪,爱新觉罗氏,宗室。清朝重臣,改革派、立宪派人物。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辅国公。二十年(1894年)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