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层

✍ dations ◷ 2025-01-23 01:05:07 #表皮层
表皮(英语:Cuticle)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它是覆盖在生物体表面的非矿物,它坚硬而柔韧,能对生物体提供保护。各种类型的表皮是非同源的,它们的来源、结构、功能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在人体解剖学中,“表皮”可以指多种结构,但通常用来指皮肤的表皮,即外层皮肤。表皮为下层皮肤保持水分,并阻挡环境细菌。在动物学中,在许多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蛔虫和节肢动物的表皮之外,有一个多层结构,这就是无脊椎动物的表皮,它们形成了外骨骼(参见节肢动物的外骨骼(英语:Arthropod exoskeleton))。蛔虫表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度交联的胶原蛋白和被称为“cuticlins”的特殊不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糖蛋白和脂类。节肢动物表皮的主要成分是甲壳素、多糖组成的N-乙酰葡糖胺单元,以及蛋白质和油脂。蛋白质和甲壳素是交联的。刚性是蛋白质类型和甲壳素数量的函数。据认为,表皮细胞产生蛋白质,并监测蛋白质加入表皮的时间和数量。通常,在节肢动物的表皮中,能够观察到产生结构色的纳米结构。植物角质层是由叶子、幼芽和所有其它暴露在空气中的植物器官的表皮细胞产生的保护性、疏水性的蜡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覆盖着蜡的角质或胶膜(英语:Cutan (polymer)),功能为减少水分的损失、阻止水和水溶性物质的渗透、与减少病原体侵入。表皮既可以防止植物表面被浸润,亦有助于防止植物表面干燥,仙人掌等旱生植物(英语:Xerophyte)有非常厚的表皮,以便它们在干旱的气候中生存;而生长在海边的植物也可能有较厚的表皮,以保护它们免受盐的毒害影响;莲花等水生植物对水的抗性很高,此抗性不单纯是蜡状涂层的物理与化学效果,而是其表面的微观结构所致,莲叶表面充满蜡质而呈疏水性,且表面的微观结构凹凸不平,有时并呈碎形,水珠与叶面的接触角很大,无法流入表面的小缝隙中,大大减小了液体和固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可大幅减少表面的浸润。某些植物的表皮也具有结构色,例如杜若属的Pollia condensata(英语:Pollia condensata)。某些蕈类的蕈伞上方有菌丝组成的表皮结构,称为菌盖皮,其拉丁文名称为“pileipellis”,其中pilei意指蕈伞,pellis则意指表皮。许多真菌学术语对菌盖皮的形态作出了更精细的区分与描述,包括表皮状、毛状、上皮状、拟子实层型、栅栏状与圆孢状等,可参见“菌盖皮”一文所述。

相关

  •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简称PT,是一套检测外在凝血路径的方法。由于目前检测的标准是依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简称INR),因此该检测又称为“Pro
  • 阿联酋阿拉伯半岛(白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通称阿联酋,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 雄性在双性繁殖的生物中,雄性是指其中负责制造精子的个体(或个体的其中一部分)的性别,而负责制造卵子的则称为雌性。在缺乏雌性的情况下,雄性的个体并不能自我繁殖。虽然是依赖雌性而
  • 盎格鲁街盎格鲁街(Promenade des Anglais,意为“英国人步行道”)是法国东南部城市尼斯一条沿着地中海蔚蓝海岸的著名的海滨步行道。在尼斯城市化以前,尼斯海岸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海滩,被大
  • 土豆土豆可能表示:
  • DNA旋转酶DNA旋转酶(DNA Gyrase),经常简称为旋转酶,是一种II类的拓扑异构酶(Type II Topoisomerase)(EC编号5.99.1.3),它的酶作用底物为ccc型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作用是加
  • 周士渊周士渊(1983年11月16日-),生涯都效力于裕隆纳智捷篮球队,主要位置是得分后卫,因其罚球稳健出色,故有优质射手的头衔。高中时与吴永仁、李奇勋、庄晓文、田垒合称“三民五虎”。周士
  • 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是一个由十六所均为公立四年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加上北卡罗来纳科学与数学学校(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组成的大学系统,并均以"北
  • 深圳会展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为深圳市最大的单体建筑,坐落于福田区,占地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室内展览面积达105,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国际标准展位,会议室共35间。自2
  • 燕巢系统燕巢系统交流道位于台湾高雄市燕巢区与旗山区交界,用于连结国道三号与国道十号,指标分别为383公里、19公里。燕巢系统交流道由于是国道三号与高雄市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且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