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牛顿方程

✍ dations ◷ 2025-09-12 19:52:02 #薛定谔-牛顿方程

薛定谔-牛顿方程(英语:Schrödinger–Newton equation),亦称为牛顿-薛定谔方程(Newton–Schrödinger equation)、薛定谔-泊松方程(Schrödinger–Poisson equation),是引入了牛顿引力势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其中引力势来自作为质量密度处理的波函数,使该方程与通常的薛定谔方程相比多出了表示粒子与其自身引力场相互作用的一项。这一包含自相互作用的项是对经典量子力学原则的根本改变。该方程既可以写成单个积分-微分方程,也可以写成一个薛定谔方程和一个泊松方程的耦合系统。

薛定谔-牛顿方程最初由鲁菲尼(Ruffini)和博纳佐拉(Bonazzola)在研究自引力玻色子星时引入。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背景下,它是弯曲时空中的克莱因-戈尔登方程或狄拉克方程加上爱因斯坦场方程的非相对论极限。该方程可以描述模糊暗物质(英语:Fuzzy cold dark matter),并在粒子质量很大的极限下可以用来近似弗拉索夫-泊松方程(英语:Vlasov equation)描述的经典冷暗物质。

此后,拉乔斯·迪西(Lajos Diósi)与罗杰·彭罗斯亦提出该方程,以作为解释量子波函数坍缩的模型,并为其命名“薛定谔-牛顿方程”。在此一背景下,物质具有量子属性,而引力则在基本层面上仍是经典的。因此,薛定谔-牛顿方程也可作为测试量子引力必要性的一种方法。

最后,薛定谔-牛顿方程还表现为大量粒子系统中相互引力作用的哈特里近似(Hartree approximation)。在此种背景下,菲利普·乔夸德(Philippe Choquard)于1976 年洛桑库仑系统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对应的电磁库仑相互作用的方程来描述单组分等离子体。埃利奥特·利布证明了定基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将该方程称为乔夸德方程(Choquard equation)。

薛定谔-牛顿方程是在普通薛定谔方程中引入了自相互作用引力势得到的一个耦合系统

其中V是普通势,引力势 Φ {displaystyle Phi } 则表示粒子与其自身引力场的相互作用,满足泊松方程

由于波函数与引力势的耦合中,这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方程的积分-微分形式是

该形式是在假设势必须在无穷远处消失的情况下,通过对泊松方程的积分而得到的。

相关

  • 香烟过滤嘴香烟过滤嘴用于减少吸烟时入口的烟雾、焦油和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但是无法降低其健康危害。滤嘴也减少烟雾的刺激性,并避免吸烟者吸入烟叶。1925年,鲍里斯·阿维阿斯在英国邦
  • 宪法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文德尔施泰因7-X文德尔施泰因7-X(德语:Wendelstein 7-X)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英语: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IPP)在德国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建造的一台实
  • 居家照护居家照护(英语:home care, domiciliary care, social care, in-home care)当病患病况稳定,经医师判定不需再住院治疗可回家中疗养,医院医师、护理师仍可至家中提供医疗照护及照护
  • 黑匣子飞行记录仪(英语:Flight Recorder;俗称黑匣子,实为橘色)是安装在航空器上,用于航空事故调查、维修及飞行试验用途的设备。安装的位置在空难时最常被完整保留下来的机尾上。1953年,
  • 硝酸氧锆硝酸氧锆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rO(NO3)2。硝酸氧锆可以用于制备二氧化锆和其它含锆化合物。硝酸氧锆的无水物可由四碘化锆和四氧化二氮在四氯化碳中于室温反应得到。水
  • 安恩珍安恩珍(韩语:안은진,英语:Ahn Eun-Jin,1991年5月6日-),韩国女演员。
  • 呆毛呆毛、笨毛、笨蛋毛或阿呆毛(アホ毛)是日本动漫画人物的特征之一,是指头上多出的一撮(或多撮)突出翘起的头发。早年来源自1970年代〜1980年代当时存在的美容用语,目前仍不确定最早
  • 克里斯·诺斯克里斯托弗·大卫·“克里斯”·诺斯 (英语:Christopher David "Chris" Noth;1954年11月13日-)是一名美国男演员。他由于在律政系列剧《法律与秩序》中扮演纽约市警察局探员迈克
  • 吴泽 (历史学家)吴泽(1913年1月13日-2005年8月6日),原名吴瑶青,笔名胡哲夫、哲夫、宋鱼、宋衍等,男,江苏武进人,历史学家。1933年,吴泽考入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曾于1935年参与一二九运动。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于1938年来到重庆,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朝阳法学院。1945年又赴贵州赤水的大夏大学执教。翌年,随大夏大学一同迁回上海。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大夏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长、文学院院长等职。1951年院系调整中大夏大学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后,任历史系主任。1954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