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巨蜥

✍ dations ◷ 2025-05-01 01:59:54 #IUCN无危物种,巨蜥属,伊朗动物,阿富汗动物群,巴基斯坦动物,中国爬行动物,印度爬行动物,斯里兰卡动物,尼泊尔动物,印尼动物,孟加拉动物,缅甸动物群

孟加拉巨蜥(学名:)是分布在孟加拉、印度及斯里兰卡的巨蜥。它们的体长达75厘米,尾巴长约1米。它们吃细小的陆上脊椎动物、鸟类及鸟蛋、节肢动物及鱼类。

孟加拉巨蜥有强壮的爪。印度一些地区传说它们可以牢固地抓住表面,马哈拉施特拉邦就传说西瓦吉的将军Tanaji Malusare在辛哈伽德战役中以一只孟加拉巨蜥及绳子攀上辛哈伽德的城墙。

孟加拉巨蜥的鼻孔是斜的,较接近眼窝,尾巴扁平。腹部鳞片光滑,眶上鳞片大小相同。它们与暗色巨蜥的分别是眶上的鳞片较大,环身的鳞片较少。

成年的孟加拉巨蜥有黑色、灰色或褐色的,背部斑纹较浅色。雏生的较鲜色,呈暗橙色,有黑色及黄色的斑纹。雄性可以长达1米,雌性较为细小。雌性的尾巴也较短,没有肛前盖。在较干旱地区的群落较为浅色。它们的爪强壮,一般相信可以抓住如树等的表面。

孟加拉巨蜥是最为广泛分布的巨蜥,主要分布在伊朗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西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中国东南部、印尼、孟加拉及缅甸。

孟加拉巨蜥一般是独居的,很多时都留在地上,而幼蜥则多在树上。成年的有时也会攀上树干上,猎食蝙蝠。它们会躲进洞穴或石缝,也会利用白蚁丘。

孟加拉巨蜥主要在潮湿的季节繁殖,但在斯里兰卡的一些群落却于12月至1月间繁殖,在泰国的甚至全年也可以繁殖。它们会以双脚站立打斗来向雌性示爱。它们会在洞穴、枯树或白蚁丘中生蛋。每次约生达30颗蛋,孵化期约为5个月。很多幼蜥在未孵化前或孵化后不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幼蜥只吃昆虫,故经常出没于树间。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会与兄弟姊妹一同生活。

孟加拉巨蜥主要吃昆虫,如蚁、蜗牛及甲虫。它们也会吃鸟类、鱼类、青蛙、蛇、其他蜥蜴及细小的哺乳动物。

相关

  •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壶菌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熨斗熨斗(英语:Iron)是一种以热力将皱褶的衣服、布料熨直之工具。早年的熨斗需要加入热水或燃烧木炭作为热源,但现在已普遍被使用电力发热的电熨斗和蒸汽(气)熨斗所淘汰。
  • 千禧年生态系统评估千禧年生态系统评估(英语: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由超过1000名世界领先的生物学家在2005年发布,分析和总结了地球生态系统,为各国领袖提供决策的指引。评估结论指出,人
  • 莫里兹·冯·施温德莫里兹·冯·施温德 (1804年1月21日-1871年2月8日),奥地利画家,出生于维也纳,在当地接受教育。曾经和舒伯特是好朋友,并为舒伯特的歌曲作过插图。1828年,他前往慕尼黑,在当时柯内留斯
  • 三位一体 (壮游)name = 'Transport',description = '交通',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双节
  • 东京大学出版会一般财团法人东京大学出版会(简称:东京大学出版会、英语称为: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为东京大学出版部,属财团法人组织。东京大学校长担任会长,主要出版有关于东京大学各式学
  • 莉萨·穆尔科斯基丽莎·安·穆尔科斯基(英语:Lisa Ann Murkowski,又译穆考斯基,1957年5月22日-)是美国的政治人物。她目前是来自阿拉斯加州的美国参议院议员。她是第一位在阿拉斯加州出生和第一位
  • 弗洛凯理论弗洛凯理论是常微分方程理论的一种,讨论有关下列微分方程类型的解答类别,其中,是一周期为的连续周期函数。弗洛凯理论的主要定理-弗洛凯定理给出了一般线性系统的每个基本解的正
  • 丹辘市丹辘市(他加禄语:Lungsod ng Tarlac),又译打拉市,是菲律宾丹辘省的首府。面积274.66平方公里。根据2015年人口普查结果,丹辘市拥有342,493名居民。现下辖76个描笼涯。坐标: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