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丽莎·梅伦捷娃

✍ dations ◷ 2025-11-04 10:22:23 #1579年逝世,16世纪俄罗斯人,俄国皇后,俄罗斯沙皇国人,俄国贵族,伪史

瓦西丽莎·梅伦捷娃(俄语:Васили́са Меле́нтьева,死于1579年)是伊凡四世传说中的第六任妻子,拥有“察丽撒(英语:Tsaritsa)”的头衔。瓦西丽莎和伊凡四世的婚礼可能是在1575年举办,并未经过教会批准(根据俄罗斯东正教教规,教会最多只认可三次婚姻),因此被认为可能不具妻子的正式身份,只能算是妃嫔。现代学者认为她可能不曾存在过,关于她的事迹可能是19世纪的后人捏造出来的。

据传在她嫁给伊凡之前,瓦西丽莎是一位寡妇,她之前的丈夫梅伦提·伊万诺夫(Мелентий Иванов)是一位书记,曾在立窝尼亚战争服役过。虽然沙皇认为她既美丽又甜美,他还是在完婚几个月后发现她与一位名叫德列列夫(Devletev)的王爵有染。除了逼瓦西丽莎看着她的情人受穿刺刑以外,做为更进一步的惩处,伊凡四世还将她监禁在修道院中。

在恐怖伊凡的八个妻子当中,只有玛丽亚·多尔戈茹卡亚(英语:Maria Dolgorukaya)(同样也被认为是19世纪的后人捏造)和瓦西丽莎·梅伦捷娃既没有坟墓,也没有在任何官方文件中被提及。

在中世纪的资料当中,没有证据表明她曾存在,除了以下两小点曾提及:瓦西丽莎·梅伦捷娃这个名字首次出现,是被18世纪的历史学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所引用,卡拉姆津简单地将她的名字和其他伊凡的配偶排列在一块,并标示其为“妃嫔”(concubine)。在第二部文献中,瓦西丽莎·梅伦捷娃这个名字更广泛的被使用,而这个文献被认为是19世纪恶名昭彰的伪造者亚历山大·苏拉卡泽夫(Alexander Sulakadzev)的作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1867年写了一部以她为主题的剧本:《瓦西丽莎·梅伦捷娃 (戏剧)(俄语:Василиса Мелентьева (пьеса))》。

相关

  • 物理性压迫在医学中,占位效应(Mass effect)指的是(病变组织)挤压或侵蚀周围组织的继发病理性效应。在肿瘤学中,通常指的就是肿瘤。例如,甲状腺癌可能由于头部和颈部某些结构的挤压而引起症状;
  • 雅高雅高酒店集团(Accor)是一家大型的法国跨国企业 ,在将近100个国家中经营,股票列入巴黎CAC40指数。 雅高旗下的雅高酒店是欧洲旅馆业的霸主,在全球拥有超过4000家旅馆,涵盖最豪华的
  • 进出口税关税是指商品进口时,当地政府依规定对进口商品课征的税金。依照收税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进口关税、出口关税、特别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也是一般人最
  • 阿尔伯塔省阿尔伯塔省(英语、法语:Alberta),简称艾省、亚省、阿省,是加拿大的一个省。阿尔伯塔是加拿大西部草原三省之一,西部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相邻,东部与萨斯喀彻温相邻,北部与西北地区相邻,
  • 西门子通信诺基亚网络(Nokia Networks),旧名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okia Siemens Networks),是一个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原本由西门子公司的通讯集团(Siemens COM,不包括企业业务Enterprise单位)与诺
  • 大孔班山大孔班山(Grand Combin)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峰,位在瑞士境内,海拔4,314米。魏斯峰是本宁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位于瓦莱州。
  • 氯痤疮氯痤疮(英语:Chloracne),由氯、氯酚和多氯联苯等导致的痤疮。也有因二噁英引发的病例。氯化烟雾以及不断接触固态氯可造成接触部位皮肤损害。氯化透过衣服也可造成皮肤损伤。皮
  • 席又写作蓆,是传统日常用品,在中国多以草或竹织成。古人喜欢将之铺在地上坐卧,也就是“席地而睡”、“席地而坐”等成语的来源。
  • 青年查理德意志的查理二世 又名青年查理或小查理(Charle II,Karl II,Karl the Younger,771年–811年12月4日),查理大帝的次子及东法兰克国的查理二世。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人的君主(790年—8
  • 詹姆士·鲍依詹姆士·鲍依(英语:James Bowie,/ˈbuːiː/或/ˈboʊ.i/;,约1796年-1836年3月6日),又译詹姆斯·布伊,昵称吉姆·鲍依(Jim Bowie,又译吉姆·鲍威),生于美国肯塔基州洛根县,19世纪的美国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