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丽莎·梅伦捷娃

✍ dations ◷ 2025-05-19 11:24:51 #1579年逝世,16世纪俄罗斯人,俄国皇后,俄罗斯沙皇国人,俄国贵族,伪史

瓦西丽莎·梅伦捷娃(俄语:Васили́са Меле́нтьева,死于1579年)是伊凡四世传说中的第六任妻子,拥有“察丽撒(英语:Tsaritsa)”的头衔。瓦西丽莎和伊凡四世的婚礼可能是在1575年举办,并未经过教会批准(根据俄罗斯东正教教规,教会最多只认可三次婚姻),因此被认为可能不具妻子的正式身份,只能算是妃嫔。现代学者认为她可能不曾存在过,关于她的事迹可能是19世纪的后人捏造出来的。

据传在她嫁给伊凡之前,瓦西丽莎是一位寡妇,她之前的丈夫梅伦提·伊万诺夫(Мелентий Иванов)是一位书记,曾在立窝尼亚战争服役过。虽然沙皇认为她既美丽又甜美,他还是在完婚几个月后发现她与一位名叫德列列夫(Devletev)的王爵有染。除了逼瓦西丽莎看着她的情人受穿刺刑以外,做为更进一步的惩处,伊凡四世还将她监禁在修道院中。

在恐怖伊凡的八个妻子当中,只有玛丽亚·多尔戈茹卡亚(英语:Maria Dolgorukaya)(同样也被认为是19世纪的后人捏造)和瓦西丽莎·梅伦捷娃既没有坟墓,也没有在任何官方文件中被提及。

在中世纪的资料当中,没有证据表明她曾存在,除了以下两小点曾提及:瓦西丽莎·梅伦捷娃这个名字首次出现,是被18世纪的历史学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所引用,卡拉姆津简单地将她的名字和其他伊凡的配偶排列在一块,并标示其为“妃嫔”(concubine)。在第二部文献中,瓦西丽莎·梅伦捷娃这个名字更广泛的被使用,而这个文献被认为是19世纪恶名昭彰的伪造者亚历山大·苏拉卡泽夫(Alexander Sulakadzev)的作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1867年写了一部以她为主题的剧本:《瓦西丽莎·梅伦捷娃 (戏剧)(俄语:Василиса Мелентьева (пьеса))》。

相关

  • 大阴唇大阴唇(Labia Majora)是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它位于两大腿内侧,是位于女阴两侧、阴阜下方的一对纵长的呈隆起状的皮肤皱襞,皮下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及静脉丛,在会阴处相连
  • 维他命D维他命D也称抗佝偻病维他命,是一类脂溶性维他命,属类固醇化合物。在人类所需的维他命中,维他命D非常特殊,是一种激素的前体,而且人一天只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即可合成足
  • 东京市东京市(日语:東京市/とうきょうし〔とうきやうし〕 Tōkyō shi */?)是昔日日本东京府东部的一个市,辖区范围相当于现今的东京都区部(东京23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决定
  • 亩是东亚的传统土地面积单位。在中国大陆,亩也是1959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中,停止使用市制后唯一保留的面积单位。现在市制定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约等
  • 日本国大君日本国大君,简称大君,是日本江户时代征夷大将军在外交文书(国书)上使用的一个称号。最初在对朝鲜王朝的外交上使用,后来对琉球和欧洲列国的外交上亦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明治维
  • 半圆半圆为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把圆周分成两条弧。半圆的完整弧度始终为180°(相当于π 弧度或半圈)。它只有一条对称线(反射对称)。刻在半圆上的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在端点之间的直
  • 雷兽科雷兽(学名:Brontotheriidae,或称Titanotheriidae)是奇蹄目下一科已灭绝的哺乳动物。虽然雷兽有可能是马的近亲,但外表却很像犀牛。它们生存于5千6百万至3千4百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
  • 四乙酸铈四乙酸铈是一种乙酸盐,化学式为Ce(CH3COO)4。它可由臭氧氧化Ce3+的乙酸溶液得到。它可以作为氧化剂进行芳环的丙酮基化反应(acetonylation),但其产率比三乙酸锰 低。它也能参与
  • 拉梅纳河坐标:13°45′53″S 42°28′00″E / 13.76472°S 42.46667°E / -13.76472; 42.46667拉梅纳河(马达加斯加语:Ramena),是马达加斯加的河流,位于该国北部,由第亚那区负责管辖,河道全
  • 充保充保 (1685年3月21日(康熙二十四年二月十七)-1698年10月31日(康熙三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满洲爱新觉罗氏。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之孙,已革顺承郡王勒尔锦第七子,母继妻舒穆禄氏。康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