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隈内阁

✍ dations ◷ 2025-11-13 06:51:37 #明治时代内阁,日本历代内阁,明治时代政治,1898年日本,1898年日本建立

第一次大隈内阁(日语:第一次大隈內閣だいいちじ おおくまないかく  */?),是日本伯爵大隈重信就任第8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后,自1898年(明治31年)6月30日至1898年11月8日组成的日本内阁。民间常取组阁成员中两大领袖大隈重信和板垣退助之名,称其为隈板内阁。第一次大隈内阁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政党内阁(日语:政党内閣),对往后的日本政党政治和大正民主的推动有着极大的影响。

1898年6月,因时任内阁第三次伊藤内阁之领导人伊藤博文在提出增征地税等增税法案遭到众议院否决后竟直接奏请天皇解散国会,引起当时的众议院两大党进步党(日语:進歩党 (日本 1896-1898))与自由党(日语:自由党 (日本 1890-1898))不满,遂决定进行整合,集中力量;6月22日,两党合并为宪政党(日语:憲政党),合计占众议院议员席次达七成以上,对政府之统治地位威胁遽增。伊藤在内阁与众元老为应对事态而召开的御前会议中力主成立支持政府施政的政党(即所谓“吏党(日语:吏党)”)与之对抗,但遭到藩阀与军队出身的山县有朋一派反弹,无疾而终;伊藤愤而率领内阁总辞,并为宪政发展推荐前两党党魁大隈重信与板垣退助二人组织内阁,即后来的隈板内阁。在经明治天皇同意任命后,大隈于1898年6月就任为内阁总理大臣。

1898年,日本因与美国之间对夏威夷合并问题(日语:ハワイ併合)处理方式出现分歧,使大隈内阁陷入外交危机;加上主导内阁的宪政党内部的原自由党系和原进步党系出现严重的派系分裂,最终大隈内阁仅维持短短四个月便宣告总辞,由山县继任组阁;宪政党随后也分化为宪政本党(日语:憲政本党)与立宪政友会等政党,退出历史舞台。

除部分特殊情况外,本内阁阁员皆于1898年6月30日就任。

本内阁之内阁书记官长(日语:内閣書記官長)与内阁法制局长官(日语:内閣法制局長官)于1898年(明治31年)7月7日就任。

第三次伊藤内阁

第一次大隈内阁
1898年6月30日—1898年11月8日

第二次山县内阁

相关

  • 盛行率盛行率(英语:prevalence rate,又称流行率、患病率)在流行病学中是指某特定时间总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状的人口所占比例。盛行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研究中,发现有特定病症的人数除以
  • 多诺拉事件多诺拉事件也称多诺拉烟雾事件是1948年10月发生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英语:Donora, Pennsylvania)的一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是一起以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产物等多种污染物
  • QT间期延长综合症长QT症又名长QT综合症(Long QT syndrome),全称是QT间期延长综合症,简称LQTS,是一种跟心律或心血管有关的心脏病。这一种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治疗其他心脏病的药物而引起
  • ʎ硬颚边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口语中。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ʎ⟩(倒置小写y),X-SAMPA符号则为⟨L⟩。硬颚边音的特点有:在很多语言中硬颚边音已经与其他音合并,转变为硬颚近
  • 亡神星亡神星(小行星90482,奥迦斯)是柯伊伯带的天体,被发现时的临时编号为2004 DW,发现者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布朗、双子星天文台的乍德·特鲁希略和耶鲁大学的大卫·拉比诺维茨。
  • 经济改革改革重组(俄语:перестро́йка 发音 帮助·信息,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
  • 馒头蟹总科馒头蟹科黎明蟹科馒头蟹总科(Calappoidea) 是短尾下目下的一个超科,下分馒头蟹科和黎明蟹科。 其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阿普第阶。
  • 维克托·赫斯维克托·赫斯(德语:Victor Hess,1883年6月24日-1964年12月17日)是一名奥地利裔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出生在奥地利施蒂利亚州Deutschfeistritz附近,逝世于美
  • 墨西哥莱檬派墨西哥莱檬派(英语:Key lime pie),是由墨西哥莱檬汁、蛋黄和大量炼乳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西式馅饼,起源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06年,佛罗里达州的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立法,定墨西哥莱檬
  • 李克宁李克宁,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