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第2师

✍ dations ◷ 2025-04-25 13:06:29 #美军第2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第2步兵师(英语:2nd Infantry Division,简称2ID或2nd ID),别称“印地安头领师”,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师级机械化步兵单位,同时也是驻韩美军的前线部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韩国受到朝鲜人民军攻击时,于战争初期协助韩国领土的防卫,直至美军增援部队到达为止。目前全师常备人数约17,000人,其中约10,000名驻屯在韩国,占驻韩美军总人数约35%。与美国陆军其他单位有所不同的是,第2步兵师有部分人员是美国陆军附编韩军(KATUSA;驻韩美军韩国军支援团)的韩国籍士兵,该单位是依美方与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签定的协议,而成立于1950年,韩战晚期与美军一起服役的韩籍士兵共约27,000人,而2006年5月之后,与美国第2步兵师一起服役的附编韩军则有1,100人。1950年至1954年间,尚有3,000名荷兰士兵被分派至美军第2步兵师。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从第2步兵师驻华盛顿州路易斯堡(英语:Joint Base Lewis-McChord)的第5史崔克装甲旅调了4,000名士兵至阿富汗参加阿富汗战争。1917年9月21日,美国军方首次指定组建陆军的新常备步兵师,第2步兵师在同年10月26日成立于法国上马恩省布尔蒙,建师之初由三个旅级单位:陆军第3步兵旅(含其下辖的第9步兵团(英语:9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23步兵团(英语:23rd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4海军陆战旅(英语:4th Marine Brigade (United States))(含其下辖的第5团(英语:5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6团(英语:6th Marine Regiment (United States))及第6机枪营(英语:6th Machine Gun Battalion))、一个野战炮兵营和其他支援单位构成。在一战期间,第2步兵师两度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官出任师长,分别为查尔斯·道恩(英语:Charles A. Doyen)准将(Brig. Gen. Charles A. Doyen)和约翰·勒琼(英语:John A. Lejeune)少将(Maj Gen John A. Lejeune),这使第2步兵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支由海军陆战队军官指挥的陆军师团。1917年及1918年间冬季,第2步兵师与法国陆军的退役人员联合进行训练,仅管美军判定法军的战术整备不周,仍指派美国远征军(英语: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紧急投入1918年春季的攻势,以遏止德意志帝国部队对巴黎进军。第2步兵师在贝露森林战役(英语:Battle of Belleau Wood)首次与德军展开惨烈对战,并在之后的蒂埃里堡战役(英语:Battle of Château-Thierry (1918))中终结了欧洲战场长达4年的对峙僵局。1918年7月28日,勒琼少将担任第2师师长,直至1919年8月该师遣散为止。在此期间,第2步兵师在苏瓦松和勃朗峰(英语:Battle of Blanc Mont Ridge)的苦战中取得胜利,最终在默兹-阿尔贡攻势(英语:Meuse-Argonne Offensive)中使德国的战败趋于定局。1918年11月11日宣告了停战协定,而第2步兵师也进驻德国,进行军事占领任务至1919年4月,并于同年7月班师回美。第2步兵师在部队迁回美国后,进驻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山姆·休士顿堡(英语:Fort Sam Houston)(Fort Sam Houston),并成为战间期美陆军仅剩的3个现役师级单位,保持1918年以前的完整架构、持续执行任务。在山姆·休士顿堡驻扎的23年期间,第2步兵师作为实验型单位,主要负责测试美国陆军的新研发概念及新技术,师部设在山姆·休士顿堡内的布里斯营(英语:Camp Bullis)(Camp Bullis),成为美军率先实施一师三团制的部队。此外,该师也是空中机动作战、反坦克作战等新型战术概念的倡导者。1940年1月3日至27日间,第2步兵师开始参加在德州克里斯汀镇(英语:Christine, Texas)举办的军事演习,之后又于4月26日至5月28日在霍顿(Horton)、8月16日至23日在路易斯安纳州克雷文斯(Cravens)参加军演。接着又调回山姆·休士顿堡,继续进行训练和改造,然后赴德州布朗伍德(Brownwood)参加第8军(英语:VIII Corps (United States))(VIII Corps)在1941年6月1日至14日间于卡曼契(Comanche)进行的军演。接着第2步兵师于同年8月11日至10月2日间派赴路易斯安那州曼斯菲尔德参加1941年份8月-9月军演。1941年7月27日时的第2步兵师,被调至第8军的路易斯安纳军演区,并在当地驻至1942年9月22日,再度回到山姆·休士顿堡。随后于11月27日,调至威斯康辛州斯巴达市(英语:Sparta, Wisconsin)(Sparta)的麦考伊营(英语:Camp McCoy)(Camp McCoy),并在当地进行为期4个月的密集冬季作战训练。1943年9月第2步兵师接到集结待命令,而于10月3日集结至纽约州奥兰治堡(英语:Orangeburg, New York)的尚克斯营(英语:Camp Shanks)(Camp Shanks),10月8日,第2步兵师从纽约港上船前往欧洲,在10月17日抵达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再赴英国进行进一步训练,以参加盟军进入法国的作战。1954年夏,第2步兵师从韩国调返至华盛顿州路易斯堡,仅2年后的1956年8月,又被调至阿拉斯加。11月8日,军方宣布遣散第2步兵师,但又于短短数月后的1958年春天,在乔治亚州本宁堡陆军基地被陆军部重新列为现役部队,并接收从德国调回的第10山地师之人员、装备。第2师在1958-1965年派驻本宁堡期间,是一个专司训练的部队,负责改善战备能力。1962年3月,第2步兵师归属陆军战略军司令部(英语:Strategic Army Corps)(STRAC)管辖,并负责加强战斗训练、战术训练、野战训练演习及战备特殊训练。配合1965年7月初第1空中骑兵师在本宁堡的重组案,刚完成既定使命的试验单位-第11空中突击师(英语:11th Airborne Division (United States))(11th Air Assault Division)遭到裁撤,其人员及装备由第2步兵师驻美本土部队接收,再与当时正驻韩国的第1骑兵师互换部队番号,并将原第1师师旗从韩国送回本宁堡,而第2步兵师师旗送往韩国。自此第2步兵师在名义上重新调回朝鲜半岛。驻于韩国凯西营驻于华盛顿州路易斯堡 (与第2史崔克旅级战斗队同属第7步兵师行政管辖)旅部设于华盛顿州路易斯堡(与第1史崔克旅级战斗队同属第7步兵师行政管辖)旅部设于华盛顿州西雅图(同属第2/7步兵师及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及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行政管辖)航空战斗旅(英语:Combat aviation brigade),驻韩国汉弗莱营师属支援旅|Division Sustainment Brigad}},驻韩国凯洛营(由第7步兵师兼管)

相关

  • 腺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胸腔胸腔(英语:thoracic cavity 或 chest cavity)是指脊椎动物胸廓与膈围成的体腔。
  • 判例法判例法(英语:case law),就是以个案判例的形式表现出的法律规范,以遵循先例的法律原则作为其建立的基础。简单而言,作为判例的先例对其后的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成为日后法官审判
  • 楠梓园区加工出口区楠梓园区,旧称楠梓加工出口区,位于台湾高雄市楠梓区,成立于1969年。加工区内有日月光半导体、楠梓电子、华泰电子、国巨、万宝至马达、台弟工业等公司设厂,通用验证(SG
  • 量子线路量子线路或沿用古典称呼而称作量子电路,是在抽象概念下,对于量子资讯储存单元(例如量子比特)进行操作的线路。组成包括了于量子资讯储存单元、线路(时间线),以及各种逻辑门;最后常需
  • 圣卡斯伯特教堂圣卡斯伯特教堂(英语:The Parish Church of St Cuthbert)是一座位于苏格兰爱丁堡的教区教堂,隶属爱丁堡长老会。教堂坐落于爱丁堡城区内的王子街西端,大致在洛锡安路(Lohian Road)
  • 森有礼森有礼(1847年8月23日-1889年2月12日),日本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改革家,是日本现代教育的先驱和首任文部大臣,被称为“明治六大教育家(日语: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和“日本现代
  • 庆尚庆尚道 (韩语:경상도)是昔日的朝鲜八道之一,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道府位于大邱。原来分属岭南、北南和岭东地,1314年设道,道名由庆州(경주)和尚州(상주)合并。1895年,朝鲜行二十三府制。
  • 新竹消防博物馆新竹市消防博物馆,为台湾新竹市的一座消防博物馆,馆舍兴建于1936年,原本是新竹市消防局,主体建筑由六层楼的钟楼与二层楼的办公室组成。在日治时期,该建筑是全新竹市最高的建筑。
  • 卡斯特罗卡斯特罗(Castro)是罗曼语姓氏,来源于拉丁语“Castrum”,可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