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 dations ◷ 2025-08-28 21:47:31 #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法文:Code international de nomenclature zoologique)由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负责修订和解释,是一套规范动物学名命名的国际性学术规定。这套法规规定了动物学名以及动物界各分类阶元学名命名的原则、语法、作者认定以及约定了对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等非正常命名现象的处理方式,约定了动物学家在命名物种以及讨论物种命名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同时还规定了管理和仲裁动物命名的专门机构极其权力。《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用英文和法文写成,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中文、日文、阿拉伯文等多国语言,但仅有英文和法文的版本具有实际效力,其他语言的版本仅仅为方便各国动物学者而作为参考版本使用。对动物的系统命名始于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von Linné),1758年林奈发表《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æ)第十版,书中首次提出将作者此前用于植物分类和命名的系统移植到动物界,用拉丁文属名+种加词的方式对动物进行系统命名,此后双名法逐渐被学术界接受,成为对一切生物世界通用的学术命名方式。自1758年之后,生物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认识不断深入。一方面对原已经认识的动物不断加深认识,另一方面发现了大量新的物种,整个动物分类系统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最初林奈曾经在将昆虫纲同翅目头喙亚目的全部42种昆虫归为一个属,但到1930年为止这个亚目下已经有了约5000个属,30000个种,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动物的学名命名非常混乱,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现象层出不穷,最初由林奈制定的,简单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已经不符使用了,需要编制更完善和更严谨的命名规则。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各国自行制定的命名规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英国的Strickland规则(1842年);美国的Dall规则(1877年);法国动物学会规则(1881年);德意志动物学会规则(1894年);国际地质学会议关于动物化石命名的Douvillé规则(1881年);美国鸟类学家协会关于鸟类命名的A.O.U.规则(1885年)。这些命名法规大多结构严谨,内容完善,但是相互独立使得他们不能有效解决国际动物学界面临的学名混乱问题。直到19世纪晚期国际动物学界普遍认同需要有一部统一的世界性动物学名命名规则。1889年第一届国际动物学会议秘书长Raphael Blanchard教授在巴黎提出了第一套国际动物命名规则,在1892年莫斯科的第二届国际动物学会议上这套规则获得通过,在1895年莱顿的第三届国际动物学会议上,有人指责1889年规则过于法国中心,于是会议专门成立了一个由个五个不同国籍动物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协调各方观点,由于意见不能同一,委员会逐步扩大成十五人,并成为国际动物学会议的一个常设机构,直到1904年伯尔尼的第六届国际动物学会议上,由委员会提交的国际动物命名规则(法语:Règles internationales de la Nomenclature zoologique)获得通过,在巴黎以法语发表。此后,国际动物学会议对这套规则进行了数次调整,直到1958年更加正规和严谨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取代了前者的地位。1958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动物学会议通过了此前由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主席Bradley提交的法规草案。至此,世界性的动物命名规则完成了“法国规则-国际动物命名规则-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转变,以法规的形式稳定下来。此后,国际动物命名规则经历了四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修订的版本是在1997年经过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投票通过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最初的执行解释和修订机构是国际动物学会议下设的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1972年在摩纳哥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动物学大会决定将原本定期召开的大会改为不定期召开,为了保持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延续性会议决定将其对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责任和义务转移给国际生物学联合会(IUBS),现在IUBS下设的动物命名法委员会具体负责法规的解释与修订。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共有90条,法规正文根据涉及的内容分为18章,此外还有两章附录。法规的18个章节如下:两章附录分别为

相关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鹅口疮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
  • 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英语: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为CTS)又称腕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于电脑(键盘、鼠标)用户、木匠、装配员等需要做重复性腕部活
  • 先知书先知书(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无宇宙论无宇宙论(英语:Acosmism)与泛神论相反,否认宇宙的实在,认为它最终只是错觉,只有无限未显(英语:unmanifest)的“绝对”是真实的。 东、西方哲学中都能够找到无宇宙论的概念。“摩耶
  • 作格作格(英语:Erg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
  • 韵书韵书是中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记录了每一个字的意义之余,还用反切记录了它的读音。韵书和韵表不同之处,在于韵表依照一个既定的格式,把字按着音、韵、调来排列。最初,韵书编纂
  • 炼金术炼金术是中世纪的一种化学哲学的思想和始祖,是当代化学的雏形。其目标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基本金属转变为黄金,制造万灵药及制备长生不老药。现在的科学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
  • 湖畔南方古猿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又名南方古猿湖畔种,是一种南方古猿。它的首个化石只有一个于1965年在肯雅图尔卡纳湖东部上新世地层发现的肱骨。这个标本被临时编入
  • 通俗拉丁语通俗拉丁语(拉丁文:sermo vulgaris,意为“通俗话”,又叫民间拉丁语,或流行拉丁语),是古典拉丁语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等地的民间通俗变体。中世纪早期开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