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骈体文
✍ dations ◷ 2025-07-27 15:47:23 #骈体文
骈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式多由四字或六字(四六句)及对仗构成,故又称四六文、骈俪或骈体。具骈文特点而押韵者称骈赋。骈文在文学界上长期为广泛研究,然其因为文章受限于追求艺术技巧之故,适于写景而不适于叙事。《说文》解释:“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四六文名称源于唐末李商隐的著作《樊南四六甲乙集》,之后始得名。《尚书》已有骈文的格式,《尚书·舜典》说:“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秦李斯所做之《谏逐客书》已具骈文特色。于景祥认为:“辞赋早于诗文骈化,所以中国诗文的骈化皆源于辞赋,尤其文章之骈化更为直接地导源于辞赋。”骈文文体生于秦汉,兴盛于魏晋和六朝与唐朝,“朝廷发号施令的典重文字,更无不用骈文。”,没落于宋,复兴于清。王勃《滕王阁序》为骈文代表作之一。骈文兴盛于南北朝,因当时儒学衰微,盛行追求艺术之风气,文学作品倾向较重文辞修饰,然汉字本便有适合使用偶句的特点,在战国、汉代文人如李斯、贾谊,文章便已多用偶句,具后世骈文之雏形。士族的提倡、文学观念的发展、纯文学观念和声律说,也促使骈文兴盛。骈文讲求对偶骈偶,文中间有散句,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四六句法),讲求平仄相对声律协调,多用典故,雕琢辞藻,词色工丽。骆鸿凯《文选学》中说:“骈文之成,先之以调整句度,是曰裁对;继之以铺张典故,是曰隶事;进之以渲染色泽,是曰敷藻;终之以协谐音律,是曰调声。”骈文具有整齐美,四六句式与对偶,都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骈文妍丽含蓄,辞藻华美,多用典故,使文章变得典雅精炼,委婉含蓄。骈文亦具声音美,协调平仄,增强语言的声音美。骈文往往艰涩隐晦,所用典故,若其事甚繁,剪裁容易,不免晦涩难明,有时为了迁就四六句式,不惜割裂词语,以致内容未能明确表达。不利叙事。南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南北朝吴均《与宋元思书》: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序》:唐初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唐初王勃《滕王阁序》:
相关
-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简称拉美,是美洲的一部分,狭义上包括了以拉丁语族(也称罗曼语族,主要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语言为官方语言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上包括了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国家与
- 氰化锌氰化锌(化学式:Zn(CN)2)是锌的氰化物。白色有光泽柱状结晶或无定形块状固体或粉末。难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热水,能溶于稀的无机酸并分解释放出氰化氢,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氢氧化物
- 庞培古城坐标:40°45′2″N 14°29′20″E / 40.75056°N 14.48889°E / 40.75056; 14.48889庞贝(拉丁文:Pompeii),或译庞培,为古罗马城市之一,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的词根
- 叶绿醌叶绿基甲萘醌(英语:Phylloquinone,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简称叶绿醌,又称为维生素K1)属于一种多环芳香酮,骨架基于2-甲基-1,4-萘醌,在三号位上有一个植烷取代基。叶绿基甲萘醌是
- 让-巴蒂斯特·毕奥让-巴蒂斯特·毕奥(法语:Jean-Baptiste Biot,1774年4月21日-1862年2月3日),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电磁学研究中曾提出知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毕业于著名的法国
- 抗微生物肽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先天免疫反应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的成分。在所有生物类别都有抗微生物肽。 抗微生物肽是强效的,广谱抗生素,可望成为新型治疗剂。实验证明
- 相当温度在大气科学中,相当温度是气块透过绝热过程移除所有水汽之后等效于干燥空气的温度。空气中包含着许多从海面、湖泊或其他液态水来源蒸发而来的水汽,这些水汽在相变过程时也储存
- 1889年
- 克罗地亚独立国解体 · 内战克罗地亚独立国(克罗地亚语:Nezavisna Država Hrvatska;德语:Unabhängiger Staat Kroatien;意大利语:Stato Indipendente di Croazia)是一个由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
- 袁枚《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袁枚像》,清叶衍兰摹绘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诗人、文学家、散文家、美食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时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