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 dations ◷ 2025-04-03 12:35:04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英语:The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法语:Traité portant règlement définitif concernant l'Allemagne,俄语:Договор об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м у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Германии,德语:Vertrag über die abschließende Regelung in Bezug auf Deutschland),又称2+4条约(德语:Zwei-Plus-Vier-Vertrag)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二次大战后的占领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所签署。1945年8月2日,波兹坦会议结束时签署了波茨坦协定。条款中规定,同盟国将占领和管理德国,并划定临时性的德波边界为奥德河-尼斯河线。根据波兹坦协定1.3.1款之规定:该协定将是临时性的,当一个足够能达成此目的的德国政府建立后,一个对德和约将最终取代该协定。1949年美、英、法三国所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建国,首都波恩,是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西德。德国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称东德,首都为东柏林。“德国问题”随后变成了冷战的标志之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政府以便于签署条约最终解决德国问题上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小的进展。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人民希望建立一个统一、民主的、拥有完全主权的德国的愿望变得明朗。德国人愿意接受波茨坦协定,这使得有关各方经谈判达成一个最终解决方案变得可能。1990年9月12日,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在莫斯科签署,为同年10月3日的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规定,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放弃在德国原先拥有的特权(含柏林);到1991年3月15日,统一的德国将拥有完全主权;苏军在1994年底撤出德国;德国同意限制军队数量不超过370,000人,其中陆军和空军不超过345,000人;德国也承诺不拥有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尤其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仍然适用于统一后的德国;任何其他国家也不得将核武器和运载工具驻扎或部署在前东德;东德将成为一个无核区域。条约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德国确认和波兰的国际边界,以及1945年战败后所被割让的领土。以防止德国在未来对于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的任何主张。德国也同意签署一个与波兰的单独条约以确认他们之间的现有边界。德波边界条约于1990年11月14日签署。虽然西德和东德分别作为两个实体签署了德波边界条约,但其批准则按条约规定由统一后的德国完成。在纳粹德国战败的时候,盟军与苏联分别占有西德及东德,并对战后东西德军的规模做出了限制。当德国投降的时候,同盟国对德、义、日实施了“轴心国条款”,规定德意日三国禁止持有核生化武器、巡洋舰、航空母舰、核子动力潜舰、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攻击性武器。虽然意大利最终在欧美盟国的允许下解除了建造轻型航母的禁令,但德国的基本国策本身属于防卫型的建军策略,故未发展“轴心国条款”中被限制开发与持有的武器。在冷战时期,东、西德由于位于冷战的最前线,故前苏联与美国分别在东西德部署重兵,包含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长程轰炸机,同时敌对双方皆将东西德纳入自己的“核保护伞”底下。两德统一之后,由于向来贯彻防卫型的建军策略,加上此条约的规范,故德国海军只有柴电动力的潜艇;另外德国方面由于受到此一条约的规范,不得主动对其他国家优先提出宣战权,而德军的军事力量在北约中仅作支援美、英、法等先制攻击方的支援工作。

相关

  • 识字率识字率的定义为一个国家当中,十五岁以上的合法“劳动人口”中能读写文字的人的比率,就目前而言,全球平均识字率正在增加当中,但是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失学的人口。识字率能反映出一
  •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妄想妄想(英语:delusion)是一种不受相反事实和逻辑推理所纠正但坚信不疑的信念。同时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即使把事实或已经被完全论证的理论摆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难动摇他的
  • 茴芹茴芹(学名:Pimpinella anisum,英语:Anise,Aniseed),又称作西洋茴香、洋茴香、大茴香、欧洲大茴香,是原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一种伞形科植物,有着带甜味的果实和类似甘草和茴香的香
  • 尼波斯科尔奈利乌斯·奈波斯(拉丁语:Cornelius Nepos,约100 BC-约25 BC,或译康涅利乌斯·尼波斯)是古罗马的传记作家。出生于山南高卢的小镇荷斯提利亚(Hostilia,今奥斯蒂利亚)。对其高卢血
  • 英寻(㖊)是一种英美长度单位,1英寻为6英尺,约合1.8288米;不属于国际单位制。英寻(英语:Fathom)来自古英语“Fæthm”,表示“伸展开的双臂”,因而一英寻也就是两臂之长。如今这个单位的
  •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又称双置换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通过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模式为AB+CD→AD+CB。必发生在水溶液中,它是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之一。复分解都不是氧化还
  • 龚古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或龚古尔奖(Prix Goncourt)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每年11月颁奖。由19世纪法国作家爱德蒙·德·龚古尔(1822年—1896年)为他早逝的弟弟儒勒·德·龚古尔(1830年—1870
  •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也叫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借助货币,直接交易的经济形态。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
  • 索科特拉岛索科特拉岛(阿拉伯语:سقطرى,Suquṭra),明代称须多大屿、速古答剌(《郑和航海图》),是非洲之角以东,印度洋西部一群岛,位于北纬12.18°~12.42°与东经53.19°~54.33°之间,阿拉伯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