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 dations ◷ 2025-02-23 16:33:57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英语:The 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法语:Traité portant règlement définitif concernant l'Allemagne,俄语:Договор об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м у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и в отношении Германии,德语:Vertrag über die abschließende Regelung in Bezug auf Deutschland),又称2+4条约(德语:Zwei-Plus-Vier-Vertrag)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二次大战后的占领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所签署。1945年8月2日,波兹坦会议结束时签署了波茨坦协定。条款中规定,同盟国将占领和管理德国,并划定临时性的德波边界为奥德河-尼斯河线。根据波兹坦协定1.3.1款之规定:该协定将是临时性的,当一个足够能达成此目的的德国政府建立后,一个对德和约将最终取代该协定。1949年美、英、法三国所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建国,首都波恩,是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西德。德国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称东德,首都为东柏林。“德国问题”随后变成了冷战的标志之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在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政府以便于签署条约最终解决德国问题上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小的进展。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人民希望建立一个统一、民主的、拥有完全主权的德国的愿望变得明朗。德国人愿意接受波茨坦协定,这使得有关各方经谈判达成一个最终解决方案变得可能。1990年9月12日,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在莫斯科签署,为同年10月3日的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规定,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放弃在德国原先拥有的特权(含柏林);到1991年3月15日,统一的德国将拥有完全主权;苏军在1994年底撤出德国;德国同意限制军队数量不超过370,000人,其中陆军和空军不超过345,000人;德国也承诺不拥有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尤其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仍然适用于统一后的德国;任何其他国家也不得将核武器和运载工具驻扎或部署在前东德;东德将成为一个无核区域。条约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德国确认和波兰的国际边界,以及1945年战败后所被割让的领土。以防止德国在未来对于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的任何主张。德国也同意签署一个与波兰的单独条约以确认他们之间的现有边界。德波边界条约于1990年11月14日签署。虽然西德和东德分别作为两个实体签署了德波边界条约,但其批准则按条约规定由统一后的德国完成。在纳粹德国战败的时候,盟军与苏联分别占有西德及东德,并对战后东西德军的规模做出了限制。当德国投降的时候,同盟国对德、义、日实施了“轴心国条款”,规定德意日三国禁止持有核生化武器、巡洋舰、航空母舰、核子动力潜舰、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攻击性武器。虽然意大利最终在欧美盟国的允许下解除了建造轻型航母的禁令,但德国的基本国策本身属于防卫型的建军策略,故未发展“轴心国条款”中被限制开发与持有的武器。在冷战时期,东、西德由于位于冷战的最前线,故前苏联与美国分别在东西德部署重兵,包含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长程轰炸机,同时敌对双方皆将东西德纳入自己的“核保护伞”底下。两德统一之后,由于向来贯彻防卫型的建军策略,加上此条约的规范,故德国海军只有柴电动力的潜艇;另外德国方面由于受到此一条约的规范,不得主动对其他国家优先提出宣战权,而德军的军事力量在北约中仅作支援美、英、法等先制攻击方的支援工作。

相关

  • 头孢噻肟头孢.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
  • 筛骨筛骨(ethmoid bone)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位于两眶之间,额骨的下方,被其他骨骼包围着,无法直接看到。其后方为蝶骨。外观为为巾字形,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
  • 溶解溶解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或离子吸引并结合的过程。当离子溶解时,它们会散布开来并被溶剂分子包裹。离子越大,能包裹它的溶剂分子就越多。有时,溶解会产生放热、吸热的现象。
  • G.222运输机Alenia的G.222为一种中型短场起降军用运输机。原本是为满足北约的要求而研发,但最初只有意大利一个北约成员国采用此机。但是该机架构在1990年代与美国厂商合作改良,成为C-27J
  • 杂食动物杂食性是指吃植物、动物的一类的动物,这类动物什么都能吃,它们不用依靠单一类型的食物如植物或动物来维持生命,却可以只进食单一类型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对周遭环境有着较强的
  • 合成气水煤气(英语:Syngas/synthesis gas)一般指一氧化碳与氢气混合的燃料气体(有时亦包含些许二氧化碳),一般为气化反应的产物,主要用途为发电。合成气是可燃的,并经常被用来作为内燃机的
  • 地球之旗地球之旗(Flag of the Earth)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世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番木瓜番木瓜(学名:Carica papaya),又称木瓜、石瓜、木冬瓜、番椰菓子、蓬生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果实长于树上,外形与原产于中国的木瓜类似,又是从中国之外传入,故名之番木瓜。番
  • 胡文瑞胡文瑞(1936年4月4日-),原籍湖北武昌,生于上海,中国流体力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