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茶

✍ dations ◷ 2025-08-23 03:00:51 #茶的分类,茶文化,1904年面世的产品

袋茶是一种成品茶,也叫茶包或袋泡茶,是指将磨碎的茶叶装入一个滤纸或不织布做的小袋中,并连上一根带有标签的线,冲泡后可以方便的将残袋从茶汤中取出并丢弃。袋茶的优点是可以用多种茶叶调配出不同的口味。英国生产的袋茶一般都是用从世界各地采购的茶叶调配而成。袋茶由于符合现代人快捷方便的消费习惯,逐渐在宾馆、宴会、写字楼等场合得到普及。

美国人习惯用小袋,一袋一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习惯用大袋,一袋一壶。

袋茶是一个叫Thomas Sullivan的美国茶叶进口商在1908年的偶然发明。他用丝袋将茶叶包裹,方便向购买者展示商品。而顾客们则阴差阳错地将茶叶连同袋子一起泡到茶壶中去,并相信Thomas Sullivan本意如此。于是袋茶就这样被发明了出来。

袋茶在商业上批量生产是在1920年代的美国,而袋子的材质则从丝变成了薄纱布,最后变为纸质。1960年代,袋茶逐渐在英国普及。今天,英国的袋茶消费量占茶叶总量的85%。

一包好的袋茶,袋内需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沏泡,才能媲美散装的茶叶。然而袋茶却常常因为品质低劣的茶叶(又小又脏,并且被杂乱混合的茶叶),会在沏泡过程中释放更多的丹宁,泡出的茶较为涩口,因此被认为是劣质产品。

通常袋茶的形状为矩形。近来市场上亦出现并流行圆形和三角形的包装。生产商们声称他们改进了袋茶的品质,但消费者大多将信将疑。

许多人认为用散装的茶叶能泡出更好的茶来,并且相信泡茶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而袋茶则很少(或完全不能)具备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功能。自己调和茶叶、沏泡散装茶,比直接冲泡袋茶更能发挥创造力。

袋茶的概念也被一些咖啡制造商引进,尽管其市场销售前景不大(和速溶咖啡形成鲜明对比)。

袋茶的外包装材料一般是纸或者铝箔纸,印有商标等信息。现在有部分人有收集袋茶包装的喜好。


相关

  • 维他命B12维生素B12(Vitamin B12)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是以钴离子为中心的咕啉环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化学式为C63H88O14N14PCo,分
  • 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英语:mean free path)指气体分子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的统计平均值,一般用 λ
  • 旧量子论旧量子论是一些比现代量子力学还早期,出现于1900年至1925年之间的量子理论。虽然并不很完整或一致,这些启发式理论是对于经典力学所做的最初始的量子修正。旧量子论最亮丽辉煌
  • DNA黏合酶DNA连接酶(EC 6.5.1.1),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把两条DNA黏合成一条。无论是双股或是单股DNA的黏合,DNA连接酶都可以借由形成磷酸双脂键
  • 普罗维登斯普洛威顿斯学院(英语:Providence College)是一所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普洛威顿斯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917年。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其列在“北部地区大学”排名中的第
  • 西属圭亚那西属圭亚那(西班牙语:Guayana Esequiba),指南美洲委内瑞拉以东延伸至巴西北端的海岸地区。该地区原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但经过历史上各西方国家的反复争夺,目前实际上已分属委内瑞拉
  • 阮福晍海东郡王阮福晍(越南语:Hải Đông quận vương Nguyễn Phúc Đồ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 阮氏珠江阮氏珠江(越南语:Nguyễn Thị Châu Giang,1975年8月21日-)出生在平定省符美县美寿社。越南女作家,画家,剧本家。毕业于胡志明市美术大学。活跃于文学,绘画,剧艺领域。现居住在胡志
  • 南唐书 (马令)《南唐书》,马令撰,凡三十卷。《南唐书》原有马令、胡恢、陆游三家。马令系宜兴人,其祖马元康世居金陵(今江苏南京),谙熟南唐旧事。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马令撰成《南唐书》。该书
  • 顾长卫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男,祖籍江苏吴江,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摄影师及导演。奥斯卡奖评委之一。顾长卫祖籍江苏吴江,出生于陕西西安。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以陈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