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过渡

✍ dations ◷ 2025-09-11 21:28:12 #桃花过渡

《桃花过渡》(英语:Peach Blossom Takes the Ferry),又称《桃花搭渡》,是潮剧《苏六娘》、南管、车鼓戏与客家山歌采茶戏的知名戏出之一。

有观点认为《桃花过渡》源于潮剧《苏六娘》。亦有不同意见认为在明代潮剧《苏六娘》刊本中桃花过渡的情节尚未存在,《桃花过渡》可能是由民间《少女过渡》的小戏融合《苏六娘》情节而形成的。

《桃花过渡》这出戏讲述桃花姑娘乘坐渡船过河途中对歌智斗撑渡阿伯的故事。该戏出通常由一旦(“桃花姑娘”)一丑(“撑渡阿伯”),以相褒对唱歌谣和简单舞蹈演出,并在歌唱间加入笑料对话。在农业社会时期,该戏出不但是迎神赛会中十分受欢迎的阵头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广受大众喜爱的歌舞小戏之一。

在大部分戏剧中,该出戏包含一段以阴历十二月份分段的歌词,双方轮流描述阴历月份的风物,渡伯不断想在言语上占桃花便宜,桃花则不断反击。在潮剧中,通常只唱到五月为止。这段戏最初源于民间小调《灯笼歌》:627(也称《灯红歌》:486),后来也被广泛被应用在当代作品中,包括刘福助、江蕙等歌手翻唱,以及声音艺术工作者恒春兮于其作品中大量穿插《桃花过渡》作为背景音乐。

在潮剧中,《灯笼歌》唱完后,桃花和渡伯还会斗唱《蚯蚓歌》。渡伯从蚯蚓开始,此后根据桃花的回答不断举出不同物体,并要求桃花解释为何该物可以或不可以鸣叫、发声,最后以渡伯不慎说出铜锣是铁做的而落败。

泉州亦有名为《桃花过渡》的民歌,讲述苏六娘故事和四季风物,和《灯笼歌》及《蚯蚓歌》内容并无关联:485。

闽台小戏桃花过渡节奏慢条斯理,因此有俗语称“做工桃花过渡,吃饭三战吕布”,讽刺人好吃懒做。

相关

  • 彭运斌彭运斌(1865年-1919年),字佑文,邓州文渠老街人。末代科举进士,清朝、民国时期政治人物。彭运斌于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中甲辰恩科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资政院议员,筹
  • 列夫·施赖伯艾萨克·列夫·施赖伯(英语:Isaac Liev Schreiber,1967年10月4日-),美国演员、制片人、导演与编剧等。岀道成名于1990年代,并于2000年代演出许多知名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例如:《金刚
  • 卡尔萨瓦自治市卡尔萨瓦自治市(拉脱维亚语:Kārsavas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9年,位于该国东部。人口7128,面积628.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1人/km2。
  • 线膛炮线膛炮是炮身管内壁有膛线的火炮。发射时弹丸沿炮膛膛线旋转前进,出炮口后具有一定的转速,可以保持稳定飞行。线膛炮的炮弹均为从炮尾部装填,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等皆优于滑膛
  • 小池里奈小池里奈(1993年9月3日-)是日本女演员、偶像艺人。出身于栃木县小山市,所属经纪公司为VeryBerry Production。(セーラールナ)(注:下面只列出2007年及以前出版的项目,其后的项目详见
  • 加利纳峰坐标:46°29′41.6″N 8°23′31.7″E / 46.494889°N 8.392139°E / 46.494889; 8.392139加利纳峰(Pizzo Gallina),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处于瓦莱州和提契诺州接壤的边界,属
  • 天上智喜天上智喜(朝鲜语:천상지희/天上智喜 ,英语:The Grace,常简称为CSJH),为SM娱乐于2005年所推出的四人女子团体,成员包括上美Lina、智声Sunday、喜悦Dana及天舞Stephanie。团体名称是由四位团员的名字缩写所组成,意有“拥有天上的智慧与喜悦”。2006年11月3日,团体更名为天上智喜 The Grace,伴随着团体名称的改变,团体的应援颜色也从原本的淡粉玫瑰色换成珍珠粉红色。天上智喜相较于大部分的音乐团体不同,该团体并没有设立队长,亦没有明确的队内职务分配。成员以该歌曲的风
  • 周昌寿周昌寿(1888年-1950年),字颂久,男,祖籍贵州麻哈州,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物理学翻译家、教育家,曾任大夏大学教授。
  • 百婆仙百婆仙(韩语:백파선;1560年-1656年3月10日),或称百婆,是一位在日朝鲜人,朝鲜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已知的女性陶艺家,她在日本被尊称为有田烧之母,“百婆”是因她年岁近百(96岁)过世,后人起的称呼。有关她的事迹,主要是根据她的曾孙为她在1705年作50年忌的墓志铭记载。她的真名已不可考,于万历朝鲜之役时,随同夫君深海新太郎(?-1618年10月29日,又称宗传。本名亦不可考,深海是他到日本后自己起的姓氏,纪念故乡金海,新太郎是归化日本后起的名,宗传是死后法名)率数百名陶工(即与制造陶瓷器有关的工匠)
  • 吴雪莉吴雪莉(1925年7月15日-2022年4月7日),是一名美国裔中国人,原名Shirley Wood,教育家,美国阿肯色州出生,早年时,她的家庭因受到经济萧条冲击而生活困顿。1945年,吴雪莉和中国公费留学生黄元波结婚,1946年和他一起回到中国。1953年起在河南大学就职,负责教授英语。1975年,吴雪莉在周恩来特批下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吴雪莉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