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

✍ dations ◷ 2025-09-11 00:42:22 #以赛亚书

《以赛亚书》,天主教称之为《依撒意亚先知书》(希伯来语:ספר ישעיה‎,罗马化:)是《圣经》的第23本书,由先知以赛亚执笔,大约在公元前723年之后完成。记载关于犹大国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资料,以及当时犹大国的人民在耶和华前所犯的罪,并透露耶和华将要采取判决与拯救的行动。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约在700年之后将临的弥赛亚耶稣的遭遇与人格特质。主题:耶和华借着成为肉体、钉死十架、复活、升天、并再来的基督所施的救恩。

瞎子能看见,瘸子能跳(35:5-10):这段预言,有圣灵的大能,能行神迹奇事,瞎子聋子,瘸子都蒙神治愈,圣灵浇灌,旷野,沙漠如同得到水的滋润,而且圣灵降临的地方,神要赐一条得救大道,是能使人成圣的圣洁,神圣的路,是被救赎之民的路。不信的罪人没资格走的路。

第三十六至三十九章为一历史的插段,首两章为希西家在位时,耶路撒冷是围攻得神拯救的历史(36,37:1-38),后两章为希西家病危时蒙神医治(38:1-3),及病愈后向巴比伦显出愚昧之事来(39:1-8)。后来先知斥责王的无知,希西家王谦卑认罪,以致神延后向耶路撒冷所要施行的审判。

本段要训——a)亚述王攻犹大及耶路撒冷(36章):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攻取了犹大的坚固城(以色列已亡国),然后率领大军来围攻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很坚固,不容易攻破,敌人只好用心理战术,故意用犹大任的话向百姓说,不要相信希西家王的话,叫他们出来投降,因为亚述王要领他们到一个好地方。希西家是敬畏神的好国王,劝百姓不要相信敌人的话,也不要回答他们。

B)希西家王决心靠神(37:1-20),进圣殿祈祷求神拯救,同时差人向以赛亚先知求救援,以赛亚先知安慰他,告诉他神一定拯救。亚述王差人送信来,叫希西家王不要相信神会拯救,叫他投降。希西家王更迫切地上圣殿祷告,求神救他们,以便让天下万国都知道只有他才是真神。

C)以赛亚的预言(37:21-37):真神藉以赛亚先知预言亚述王从那条路来,也必从那条路回去,不得到耶路撒冷来,神的百姓不久就有平安,能耕种,有收获。

D)亚述的败亡(37:36-38):真神差天使到亚述王强大的军队里,夜里杀了十八万五千人,使狂傲,可恶,辱骂神的亚述王,一夜中失败,清早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他急忙拔营回国,主在首都尼尼微城。有一天,他上庙叩拜偶像时,被他的儿子杀掉。有些新学派的解经不相信这神迹,说亚述军是得瘟疫而死。但他们为什么早不得病,正好在这时得病呢?

E)希西家向神祈求(38:1-3):希西家后来得了重病,以赛亚先知来预告他将要死。希西家为此流泪迫切祈祷。真神垂听他的祷告,应许赐他十五年的寿数,又赐给他俄日影往后退十度的预兆。希西家因此病得医治,向神感恩歌颂。

第一个段落是自第四十章至第四十八章,主要是说明神的救赎大计,在前三章论及“谁来救赎”。首先提到神是救赎者,他是创造主,也是救赎主(四十:18;四十三:10;四十四:6),神救赎的大能不容置疑(四十:1-31),因此神藉先知指出,他要透过外邦君王来拯救选民脱离巴比伦,这是人无法测透的事,由这一个已在历史上应验的预言,借着祂的仆人基督必能成就一件新事,就是使万国都能承受救恩(四十一:2,17-20;四十二:1,6-7)。接着先知在第43章至45章详述救赎的应许,并且借着圣灵及仆人的工作而成全了救赎(四十三:16,25)。

本书要训——A)惟有耶和华是真神,除祂以外无救主(四十三:10-11):在本书四十章后的几章中,有多次强调耶和华是救赎主,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祂是唯一的神,唯一的救主(四十一:10;四十三:10-21)

B)预言差施洗约翰为主的开路先锋(四十:3-4):施洗约翰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路三:4-6)正应验了这段经文。

C)作外邦人的光,传真理给外邦人(四十二:1,6-7):神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救主,神要将圣灵给他,祂必将公理传到外邦,作外邦人的光,开瞎子的眼,领被囚的出牢狱,领出罪恶中的人搀扶我们的手(徒十三:47)。

第四十五章至五十七章专论神的仆人——基督,首先在前三章论到祂要施行救恩,是由于选民之国在扮演“神的仆人”的角色上失败了,因此他要唤醒以色列人认清“选民”身份的尊贵,盼望他们自觉之后应奋兴起来(四十九:14-15),成为复兴神国的核心(四十九:9-12)。接着第五十二章至五十四章神国的复兴当以神的义仆基督为典范,让我们效法祂的舍己,成为多人的赎价(五十三:2-9),使神与人的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如同夫妻破镜重圆(五十四:1-3)。但是蒙救赎的人必须“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在各样的事上表明是救恩的人(五十五:8-11)。

本书要训——A)母亲不忘婴儿,神更不忘祂的子民(四十九:14-15):母亲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儿,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神却不忘记祂的子民。

B)选民自各方,秦国(希伯来文:סינים,英文:Sinim,一未知遥远东方国家)来(四十九:9-12):神要拯救受撒但捆绑的人,要从天下各方从秦国招集百姓。

C)救主耶稣无美貌(五十三:2-3):本书第五十三章预言救主降生,传道,受苦,受死。他祂在世无美貌,无外貌引起人的注意,所以等候弥赛亚的犹太人认不出祂是弥赛亚,反而轻视,逼迫祂。

D)主担当世人的忧患,痛苦(五十三:4-5): 这段是预言救主降世为担当世人的忧患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知道祂是为我们的过犯受苦,受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代我们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彼前二:24)。

第五十八章至六十六章论及神的救恩如何使地上万族都得见祂的荣耀。在前三章说明救恩的显明,是借着蒙恩的人表现出敬虔的信仰生活及公平待人的处世方法(五十八:13),以发出主荣耀的光辉,使黑暗所遮盖的大地都得见真光(五十九:1-13),并且接受真光。在第六十一至六十三章,指出救主基督亲自显明祂就是真光,祂被神的灵膏立,把好信息传给谦卑(英语:Humble)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六十五:1-2)。祂的公义如光发出,为神的选民施行拯救,击退仇敌,建立耶路撒冷成为可赞美的城邑(即属灵的教会),使全地的人都能归入,得享永远的荣耀。在第六十四至六十六章里先知在回顾过去的历史之后,又看到未来神大显荣耀的景像心中对于主的大爱感念不已,但是当祂面对现实的环境,看到百姓仍然背逆,先知就献上恳切的代祷,愿神裂天而降,为神的百姓广施怜悯。神给予先知祷告的答复,并指出百姓受苦的原因,同时借着异邦的蒙恩,将激动那背逆的以色列民发愤悔改,使神普救万民之目的得以达成;并且蒙恩的人得以在新天新地与神同住,分享神国的权柄及荣耀(六十五:17)。

本书要训——A)耶和华的灵膏主,叫祂传福音(六十一:1-2):主耶稣刚出来传道时,祂进会堂选读了这段经文,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谦卑)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被魔鬼掳去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这证明祂就是这受膏者,要传福音,医治病人(路四:16-21)。

B)从前的事不再被纪念(六十五:17): 神造新天新地这指着救恩下的属灵国度,也预言末日要实现的新天地。在这新天地实现时,神不再纪念从前我们所行的罪恶,因祂已赦免了我们,也因此都不再追想它了。在这新天地,没有死亡,凶暴如豺狼的恶人也离恶从善,能与如羊羔的同灵同享主赐的灵粮,一切都不伤害人或物.

C)新天新地和选民在神面前永存(六十六:22-24):耶和华说,祂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祂面前永存,神的选民之民字也照样长存,因为选民将得永生,与神同住。但那些违背神的恶人,却要被下在地狱,在地狱有不灭的火,不死虫,实在是可怕的地方。要避免将来去那可怕的地狱,只要信靠主,听从祂的命令,可免去受刑罚又可得永生。

相关

  • Meyers合成Meyers合成(Meyers synthesis),以美国化学家 Albert I. Meyers 的名字命名。通过
  • 潮汐岛潮汐岛为岛的一种,这种岛屿的底部与陆地相连,在水位较低时,可直接由(通常为狭窄的)陆路前往,但涨潮时由于海水将较低处淹没,便成为岛屿。由于这种现象引起人们的神秘感,在一些地方,人
  •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也称为斯德哥尔摩宣言(Stockholm Declaration),是在1972年6月16日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 德国黄胡蜂德国黄胡蜂(Vespula germanica)是在大部分北半球地区都能见到的黄蜂,原住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温带。它们被引入其他地方,如北美洲、澳洲及新西兰。德国黄胡蜂属于胡蜂科,并有时
  • 越光宝盒《越光宝盒》(英文:Just Another Pandora's Box),是刘镇伟执导的喜剧电影,片名借记“月光宝盒”。于2010年3月18日上映。此片一贯刘氏的恶搞风格,电影恶搞了《泰坦尼克号》(You Jum
  • 卡特琳娜·科纳罗卡特琳娜·科纳罗(意大利语:Caterina Corner,1454年11月25日-1510年7月10日),塞浦路斯女王,1474年至1489年在位。1472年,卡特琳娜与塞浦路斯国王詹姆士二世结婚,两人的独子詹姆士于隔
  • 彭金花夫人彭金花,中国明朝时期女官,封夫人。万历帝生母孝定太后患了目疾,医妇刘氏进宫为李太后治疗,同来的还有彭氏。当时,彭氏已经怀孕,宫中规定孕妇绝对不可入宫,避免谎称为皇子。但彭
  • 刘建帼刘建帼(1981年-),是一位编剧、导演,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硕士,原本计划进入豫剧圈演出戏曲,但遭父母反对,转而往编剧方面努力。现任奇巧剧团团长。刘建帼拥有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
  • 让·拉库尔特让·拉库尔特(法语:Jean Lacouture;1921年6月9日-2015年7月16日)是一名法国记者、历史学家和作家,尤其知名于传记写作,涉及人物有胡志明、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莱昂·布鲁姆、夏尔·戴高乐、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弗朗索瓦·密特朗、孟德斯鸠、米歇尔·德·蒙田、安德烈·马尔罗、日尔曼·蒂利翁(英语:Germaine Tillion)、让-弗朗索瓦·商博良、雅克·里维耶尔(英语:Jacques Rivière)、司汤达和约翰·肯尼迪。
  • 接盘接盘,法律上称为承诺,是交易的一方无条件同意对方在发盘(实盘,递盘,还盘)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和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表示。在旧中国商业中商人购买别人商店的全部财产,如设备、用具、货物等,继续经营,称为接盘,也称受盘。 在股市中,接盘与抛盘含义相反,表示的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种买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