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人

✍ dations ◷ 2025-08-10 18:30:22 #摩尔人
摩尔人(西班牙语:Moro,英语:Moors)是指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岛、撒丁尼亚、马耳他、科西嘉岛、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历史上,摩尔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者。直到3世纪,“毛利”这个名字罗马人用来对所有未罗马化的由自己首领统治的北非土著的称呼。摩尔人主要由埃塞俄比亚人、撒哈拉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也有伊比利半岛出身的土著穆斯林(穆拉迪人)。历史学家认为,摩尔人是一个阶级和文化的统称。尽管非洲摩尔人占大多数,摩尔人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人类学和民族学上的意义。乔伊·奥古斯都·罗杰(英语:Joel Augustus Rogers)的著作《自然界不论颜色》中阐述了此一观点。继而《非洲:西方文明之母》的作者犹瑟夫·本·尤卡南(英语:Yosef Ben-Jochannan)证实这个族群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然后移居到非洲西北部和东北部。事实上,直到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北非之后,摩尔人才和阿拉伯扯上关系,即他们都是穆斯林。今天的摩尔人并不认同自己为白人或黑人。摩尔人一词在欧洲使用很广泛且略带贬义,一般指穆斯林,特别是西班牙或北非的阿拉伯人或柏柏尔人。在葡萄牙殖民印时代,葡萄牙人在斯里兰卡和印度果阿使用“锡兰摩尔人”和“印度摩尔人”两个词,孟加拉国的穆斯林也被称为“摩尔人”。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就是“威尼斯的摩尔人”。公元前46年,罗马人进入北非西部在看到非洲人之后,罗马人把他们称作“毛利人”,这个词源自希腊语“毛罗人”(意思是“黑暗的、淡淡的、朦朦胧胧的”)。在北非、东非、西非的一部分,尽管人们属于不同的种族,但大多有深色的皮肤。640年,伊斯兰教兴起之后,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四面扩张。708年伊斯兰教传入北非。大量当地人把阿拉伯语接受为母语,并皈依伊斯兰教。其中从埃塞俄比亚来的摩尔人成了最有影响的一支。在伊斯兰教在非洲传播的过程中,多种文化的族群融入其中。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个非洲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6500名北非柏柏尔人和500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登陆后他立刻焚烧战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经过八年的征战,摩尔人征服了南部大半个西班牙。他们试图向东北进军,跨越比利牛斯山,但732年在图尔战役中被法兰克人击败。数十年中摩尔人统治了北非以及西班牙除了西北部和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地区。摩尔人内部从750年代开始兄弟阋墙。这个国家后来分裂成几个伊斯兰泰法,这些泰法名义上臣服于科尔多瓦哈里发。位于北部和西部的基督教王国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逐渐扩张势力。加利西亚、莱昂王国、纳瓦拉、阿拉贡、加泰罗尼亚和卡斯提尔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扩张。这一时期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得以和睦相处。1031年科尔多瓦哈里发垮台,在西班牙的伊斯兰领土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统治。1212年,基督教各王国联盟在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带领下将穆斯林赶出西班牙中部。但在格拉纳达的摩尔人王国在此之后仍在伊比利亚南部安达鲁西亚得以保持了三个多世纪的繁荣。这个王国以像阿尔罕布拉宫这样的美轮美奂的建筑而声名远播。1492年1月2日,这个在格拉那达的最后一个穆斯林堡垒臣服于新近统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国。穆斯林们被迫在离开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选择。这些穆斯林的后代被称为“摩里斯科人”,受到歧视。他们在如阿拉贡、巴伦西亚或安达鲁西亚这样的地区大部分从事农业。在1609年到1614年间他们被有组织地迫害,当时全部800万西班牙人中有30万被波及。与此同时,征服伊斯兰的浪潮不光西进到了西班牙,也东征亚洲:经由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直到菲律宾的棉兰老岛。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经新大陆到达菲律宾群岛,将当地的土著称为摩尔人(后来的摩洛人)。“摩尔人”是十六世纪欧洲人指以哈萨尼亚阿拉伯语(英语:Hassaniya Arabic)为母语的人。他们主要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区和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里、尼日尔、突尼西亚一部分)。毛里塔尼亚因此而得名。他们也是毛里塔尼亚主要居民。从历史的角度,欧洲的学者通常把摩尔人分为非洲摩尔人(哈拉廷人)和欧洲—阿拉伯摩尔人两类。斯里兰卡摩尔人追溯他们的祖先为阿拉伯的摩尔人。在毛里塔尼亚欧洲—阿拉伯摩尔人地位较高(欧洲—阿拉伯摩尔人多数是贵族与自由民,黑摩尔人多数是奴隶)。在现代伊比利半岛,摩尔人指阿拉伯人与北非穆斯林(特别是摩洛哥人),在葡萄牙,北方居民也称南方葡萄牙人为摩尔。在荷兰殖民斯里兰卡时代,将孟加拉族出身的穆斯林称为穆尔人(在葡萄牙殖民印度时,果阿穆斯林也称穆尔人)。

相关

  • 恙虫病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顾名思义为一种恙虫所传播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带有恙虫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被恙虫叮咬过后,并经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体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 亚硝基苯亚硝基苯是化学式为C6H5NO的有有机化合物。为黄绿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醇溶液呈绿色。见光易分解。CAS编号为586-96-9,分子量为107.11。亚硝基苯最早是由Adolf von Baeyer
  • 20192019年智利APEC峰会原本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重点应放在数字经济,区域连通性和妇女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智利此前曾于2004年主办过
  • 拉特克利夫彼得·约翰·拉特克利夫爵士(英语:Sir Peter John Ratcliffe,1954年3月14日-),英国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生于兰开夏,1972年赴剑桥大学和圣巴多罗买医院学习医学,1978年毕业后转赴
  • 童坦君童坦君(1934年8月15日-),浙江慈溪人,中国医学家、癌学专家,北京医科大学肿瘤与衰老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出生在浙江慈溪江北区庄
  • 古斯芒若泽·亚历山大·“凯·拉拉·沙纳纳”·古斯芒(葡萄牙语:José Alexandre "Kay Rala Xanana" Gusmão,1946年6月20日-),东帝汶在2002年5月20日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统。沙纳纳(Xanana)
  • 成吉思汗纪年成吉思汗纪年是日本扶植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使用的纪元。即以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之年为成纪元年。在1936年-1945年记为成纪731年-740年。1945年日本二战投降后,蒙疆政府
  • 松原忠司松原忠司(天保五年(1835年)-庆应元年(1865年))。为新选组队士(第四队组长、柔术师傅)。名字的念法有“ただじ”、“ただし”等。号柳赵斋。松原出生于播州(播磨),是播州小野藩藩士之子,
  • 马嘉族马嘉族,亦称马嘉尔族、“玛嘎族”,是尼泊尔的一个民族。根据尼泊尔2011年的人口统计,2,064,000人自认属于马嘉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4%,是全国最主要的原住民族。马嘉人主要分布于
  • 乙型冠状病毒1型乙型冠状病毒1型(Betacoronavirus 1、β1CoV)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个种,包含多种病毒,分别可感染人类、牛与猪等动物,造成人类普通感冒的人类冠状病毒OC43即属于乙型冠状病毒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