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式性爱

✍ dations ◷ 2025-05-17 08:45:43 #窒息式性爱
窒息式性爱(英语:erotic asphyxiation、breath control play)是指为了获得性快感,故意限制大脑供氧的行为。该做法利用人体在缺氧、窒息的瞬间,局部器官的高度收缩,而使自己或对方从中得到性快感和性高潮,但常有不小心而令人死亡的事件发生。如果是自慰时进行此行为,则会被称为自慰性窒息(英语:autoerotic asphyxiation)。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窒息式性爱被归于性偏离的一种。约翰·库拉(John Curra)写道,“脖子两侧的总颈动脉负责将含有氧的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大脑中。当因吊颈而使得该血管受到挤压时,大脑会突然缺氧,二氧化碳也开始堆积,此时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并伴有愉悦感,这些会使得自慰带来的快感度升高。”乔治·舒曼(George Shuman)将该影响描写为“当大脑供氧不足时,它会进入到被称为缺氧的状态,此状态下人会保持清醒,但却处在半致幻状态。该感觉与性高潮结合,带来的快感不比可卡因差,也非常容易上瘾。”关于窒息式性爱因缺氧所带来的幻觉,E·劳埃德(E L Lloyd)指出,这种幻觉可能与身处在高海拔地区的攀岩者感受到的幻觉类似。他还指出,飞机在高海拔处突然减压并不会带来这种幻觉,因此这一感觉可能并不是单纯因缺氧而起。在回顾了有关缺氧方面的文献后,他发现“神经递质、多巴胺、血清素和β-内啡肽(英语:Beta-endorphin),它们会互相影响,并导致大脑神经化学的异常。这种异常变化在所有的致幻情形中都有出现。”自慰性窒息从17世纪便有所记载,起先是用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这种疗法很可能源自被绞刑者,人们注意到男性受刑者出现了勃起的现象,有时能够持续到死亡之后(即死亡勃起),偶尔亦会伴有射精。悬挂、用塑料袋闷住头部、自己勒(英语:strangulation)住自己(比如使用绳结)、利用气体或易挥发溶质、挤压胸腔等不同方式(或对这些方式加以结合)都能达到窒息式性爱所需要的耗氧量,也有的人会使用一些更为复杂的装置来达到此目的。哪怕小心谨慎地进行,窒息式性爱也很危险,已造成大量的意外身亡事故。尤瓦(Uva)1995年称,“据估计,自慰性窒息会造成美国每年250至1000不等的死亡人数。”斯堪的纳维亚和德国亦有类似报告。自慰性窒息常常被误判为自杀,也是青少年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在窒息式性爱中,部分缺氧的状况常常会导致人失去意识,从而失去对悬挂绳索的控制,并进一步导致缺氧,最终死亡。尽管有窒息癖的人们经常会和别人一起进行性爱活动,但对方通常因过于投入而忽略了被窒息者可能处在的危险境地。在部分死亡案例中,窒息癖死者的尸体被发现时全裸或手握性器,身旁有情色材料、性玩具,有死前高潮过的迹象。这些意外死亡现场常常会有死者生前曾进行其他性偏离活动的迹象,如女装癖、受虐癖。如果死者是在家中居住的青少年,家属通常会“打扫”现场,将这些性偏离的证据清理掉,结果破坏了现场,导致死者看上去像是故意自杀而非意外身亡。窒息式性爱导致的死者多为男性;在1974年至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所有因窒息式性爱身亡的117名死者中,只有一名是女性。窒息式性爱导致的意外死亡主要发生在25岁前后,但也存在青少年和70岁男性的死亡案例。因为律师和保险公司的缘故,这些窒息式性爱的案例引起了临床医生的注意——有的保险可以给意外身亡赔付,但自杀是不行的。有关自慰性窒息的话题本身就颇为敏感,因此经常会成为都市传说的素材,也在虚构作品中屡次出现。

相关

  • 木乃伊木乃伊是在人工防腐情况下或自然条件下可以长久保存的尸体。木乃伊一词源自波斯语“موم‎”(mūm),原义为蜡,欧洲人用来指古埃及涂抹防腐香料保存至今的尸体,中国自明代以来将
  • 大中东地区大中东地区(英语:The Greater Middle East)是美国乔治·W·布什政府于21世纪的前10年创建来描述穆斯林世界附近的国家,尤其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政治地理学名词。
  •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英语:Cytoskeleton)一般是指细胞内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的网络结构。它是一个动态结构,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断的被破坏,更新或新建的。在生命的所有生物领域(古菌,细
  • 高张张性(英语:Tonicity)是形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渗透压比例、溶质浓度比例及水势比例。当细胞置于高渗溶液(英语:hypertonic solution)中,细胞内的渗透压会小于细胞外的渗透压,细胞内的
  • The Daily Telegraph《每日电讯报》(英语:The Daily Telegraph),英国大开型报章,成立于1855年6月29日,是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星期日电讯报》是其姊妹刊物。每日电讯报早期政治立场亲英国自由党
  • 奥斯塔谷瓦莱达奥斯塔(意大利语:Valle d'Aosta,法语:Vallée d'Aoste;阿皮坦语:Vâl d'Aoûta,Valle意为山谷)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多山的大区,也是意大利面积最小的大区,面积3,263平方公里,人
  • 谭其骧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奠基人。谭其骧1923至1926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16岁在上海就读于上海大
  • 祝世宁祝世宁(1949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江苏镇江,中国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
  • 殷鸿福殷鸿福(1935年3月19日-),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煤田地质专业,1961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曾在美国自然
  • 韩祯祥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家、电力系统专家、教育家。浙江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前浙江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网络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