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锥虫
✍ dations ◷ 2025-04-04 11:26:19 #锥虫
锥虫(Trypanosoma,希腊语:trypaô钻,soma体)是一种带鞭毛的原生动物(鞭毛虫),它可寄生在多种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中。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是非洲昏睡症的病原体。锥虫呈世界性分布,但最重要的种则生存在非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的中间宿主谱有限,所以它们只能在其宿主生存的地区生存(“采采蝇”与布氏锥虫的关系)。锥虫的学名是来自于其鞭毛运动的形式,它们有着敦实的蠕虫体形。锥虫身体呈柳叶形,前端有一条鞭毛从侧缘向后延展,形成一膜,称波动膜。锥虫经常变形,常见的形式是鞭毛相对于核的位置转换和其长度的变化。因此人们将锥虫分为不同的形态:所有的锥虫都通过昆虫到达脊椎动物身上。但有一些种(如伊氏锥虫及马疫锥虫)却是通过机械运动完成传递的。 锥虫以上鞭毛体或前鞭毛体在昆虫消化道内成长,然后在脊柱动物中最终成为锥鞭毛体和无鞭毛体。锥虫能引起多种不同的疾病。其中两种能引起人体发病,它们有多个亚种。它们主要在液体状身体组织中存在,特别是血液,在淋巴,骨髓,脊髓液和脑部。它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被直接观察,也可以将血液样品用Giemsa染色后进行观察。一些锥虫能成功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抵抗,原因是锥虫有一层蛋白多糖外壳,其组分(糖)经常变换,逃避了免疫细胞的识别。而其蛋白质通过反式剪接高度可变。这些特征在布氏锥虫、T. congolense、伊氏锥虫及马疫锥虫中被发现。另一些种如克氏锥虫,则藏身于宿主细胞中,逃过免疫系统的追击。锥虫进入人体后,会随血液流动到身体各处。若锥虫侵入大脑,将会引起昏睡症。病人不断陷入深度睡眠,直至一朝醒不过来。一旦锥虫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基本上不可能,死亡率为100%。所以及早治疗是关键。但是即使锥虫只是在血液里活动,药物的治疗其实对身体损害也很大。第一种用于治疗昏睡病的药物是具剧毒的砷的化合物。目前,乌干达马凯雷雷大学(Makerere University)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一种可用来制作防治昏睡病疫苗的蛋白。
相关
-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英语:malnutrition)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是指由不平衡饮食所造成的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失调。重要的营养成分包括:产生热量的蛋白质、脂质与糖类,还有不产生热
-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又分作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是肺部中型支气管的炎症。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以持续数天或数周。急性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
- 胸膜炎胸膜炎(Pleurisy)是指围绕于肺部及胸腔内侧的黏膜(胸膜)发炎。这会导致呼吸时急剧的胸痛。其他症状取决于潜在的病因,可能包括呼吸短促、咳嗽、发烧或体重减轻。有时疼痛可能是持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
- 拉撒路现象拉撒路现象(英语:Lazarus sign),又称为拉撒路反射(英语:Lazarus reflex),是一种生理现象,发生在脑死病患身上。在病患已经被判定脑死之后,只要碰触到特定的脊椎位置,有部分病患(约13%)会
-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英语:connective Tissue)为脊椎动物基本组织之一,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组成。广义上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以及淋巴。一般所指的结缔
-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 对95%的人都会有效,且能持续至少15年以上的效期,很多人甚至能持续一生。幼儿应接种 2 剂,于出生满 12-15 个月接种第 1 剂,间隔 6 个月
- 公顷公顷(hectare)为面积的公制单位(国际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并用单位之一。国际上,缩写为ha;在中国大陆的法定缩写为hm²。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大约与标准足球场近似,此外,公顷也称为(HA)
- 核形虫纲核形虫纲(Cristidiscoidea或Nucleariae)是真菌总界下的一个演化支,与后孢菌(英语:Opisthosporidia)(真菌所属类群)为旁系群。由于核形虫接近,但又位于真菌与动物主要分支之外,对核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