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马卡
✍ dations ◷ 2025-02-23 07:15:57 #大马卡
大马卡(马来语:MyKad或Kad Pengenalan Malaysia、英语:Malaysian Identity Card、简称:IC)是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证明。马来西亚政府于2001年9月开始发行“政府多用途智能卡”(大马卡),取代自1948年起开始发行的马来西亚身份证。大马卡是依据《1959年马来西亚国民注册法令》(Laws of Malaysia Act 78 - National Registration Act 1959)和《马来西亚国籍法》(Malaysian Nationality Law)执行。马来西亚于2001年发行大马卡,是全球第一个使用“多用途智能卡”取代身份证的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在身份证上使用微芯片技术的国家。马来西亚政府于1998年通过拨款予国内的IRIS Corporation公司研发微芯片技术,因此也是全球第一个研发微芯片技术的国家。通过大马卡内置的微芯片,持有大马卡的马来西亚公民可使用大马卡缴付公共交通费、过路费、停车费、进行网络交易、到各大银行提款或存款、上网更新国民资料、电子钱包、记录基本健康资料(例如血型、药物敏感资料等,以便加快医疗方面的诊断程序)、到商店购买并支付商品款项等等。此外大马卡里包含马来西亚护照资料,方便移民局处理出入国事务和申办护照之手续。未来马来西亚政府也打算以大马卡取代驾驶执照。MyKad里的“My”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域名,显示了MyKad的区域性。另外,“My”也可被解释为英文中“我的”之意,表示持卡人的身份。而“Kad”则是马来文对英文“Card”(卡)的音译,同时也是马来文“Kad Akuan Diri”(个人身份卡)的缩写。大马卡共分为两大类共五种,即为:MyKad最常被当作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证使用,但是也兼作各种用途,甚至能代替其他文件(驾驶执照)。以下是官方资料列出的MyKad用途:MyKad左上角的“Kad Pengenalan Malaysia”以及“Malaysian Identity Card”意为“马来西亚身份证”,旁边分别是MyKad标志以及马来西亚国旗,接着下面为身份证号码,而芯片下显示的是持卡人的名字和地址。持卡人照片位于MyKad右边,照片下面则表明持卡人的性别;背面则是登记局局长的签名。现有的马来西亚身份证号码格式于1990年推出,有12个数字,被"-"符号分为3个部分,如下:前六个号码为出生日期。生地为出生地点。###是由马来西亚各州注册局的电脑系统生成的特别号码。性代表性别,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在身份证的背面,在这12个号码时候还有2个号码,表示一个人曾拥有的大马卡的数量。至于国民遗失大马卡所面对的罚款,国民登记局会对第一次遗失大马卡的人士,罚款100马币,第二次丢失罚款300马币,第三次或之后罚款1000马币。
相关
-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也被称为侵蚀作用或土壤侵蚀)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冰融等外力的磨损,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
- 车祸车祸,或称交通事故和肇事,是在道路交通中,牵涉到车在内的一种意外事件,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现代运输机动车辆是必须的,因此车祸在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有机会遇上数次,而
- 斋戒斋戒是一种与宗教有关的个人行为,其主要方式为对饮食和性生活的限制。为了礼仪、神秘主义、苦修或其他宗教目的,或者为了道德上的目的而禁绝饮食。禁绝饮食可能是完全的,也可能
- 秦献公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吕氏春秋》记载名连,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
- span class=nowrapCusub3/sub(POsub4/sub)sub&g磷酸铜,为铜的磷酸盐,化学式为Cu3(PO4)2。分子量380.581 g/mol。常温下为蓝绿色粉末,不溶于水。
- 白前白前(学名:Cynanchum glaucescens)为萝藦科鹅绒藤属下的一个种。
- 克尔科诺谢山克尔科诺谢山(捷克语:Krkonoše、波兰语:Karkonosze、德语:Riesengebirge)是一座位于捷克共和国北部、波兰南部的山脉,属于苏台德山脉。其正脊为捷克和波兰的边境。最高峰斯涅日卡
- 国家黄金管理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黄金)是一家综合性大型矿业公司,于2003年成立。主要业务为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矿冶炼、产品精炼、加工销售、科研开发和工程设计与建设。前身
- 微博AIR微博AIR是新浪微博官方推出的基于Adobe AIR开发的桌面客户端,这亦是新浪推出的第三款即时通讯软件。软件由老虎威开发,最早于2010年3月12日推出,原名为SinaTair,自1.21版更名为
- 簪簪(注音符号:ㄗㄢ)(汉语:zān),又称簪子、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中国古时男女也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