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艾妲·尤纳特
✍ dations ◷ 2025-08-19 02:08:34 #艾妲·尤纳特
阿达·约纳特(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kenaz","Taamey David CLM","Taamey Frank CLM","Frank Ruehl CLM","Keter YG","Shofar","David CLM","Hadasim CLM","Simple CLM","Nachlieli","SBL BibLit","SBL Hebrew",Cardo,Alef,"Noto Serif Hebrew","Noto Sans Hebrew","David Libre",David,"Times New Roman",Gisha,Arial,FreeSerif,FreeSans}
עדה יונת,英语:Ada E. Yonath,1939年6月22日-),以色列晶体学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以色列籍女性,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女性得主,也是继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后再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得主。约纳特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一个贫困犹太家庭。约纳特的父母由于没有得到教育的机会,因此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约纳特父亲死后,她随全家搬到特拉维夫。1962年和1964年,约纳特分别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获得化学理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68年,她获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X射线晶体学博士学位。此后到美国深造,先后在卡内基梅隆大学(1969年)和麻省理工学院(1970年)从事博士后研究。1970年,约纳特回到以色列,协助设立了以色列的首个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从此一直对核糖体结晶作深入研究。当时几乎没人相信核糖体可以结晶,而且即使能够结晶,也会因为核糖体太大太复杂而不能解析结构。1980年以来,她多次从不同细菌来源的核糖体得到了晶体。1989年更得到细菌核糖体的冷冻电镜低分辨率结构。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年:拉姆齐 |
1905年:拜尔 |
1906年:莫瓦桑 |
1907年:比希纳 |
1908年:卢瑟福 |
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 |
1910年:瓦拉赫 |
1911年:居里 |
1912年:格林尼亚、萨巴捷 |
1913年:维尔纳 |
1914年:理查兹 |
1915年:维尔施泰特 |
1918年:哈伯 |
1920年:能斯特 |
1921年:索迪 |
1922年:阿斯顿 |
1923年:普雷格尔 |
1925年:席格蒙迪1926年:斯韦德贝里 |
1927年:威兰 |
1928年:温道斯 |
1929年:哈登、奥伊勒-切尔平 |
1930年:费歇尔 |
1931年:博施、贝吉乌斯 |
1932年:朗缪尔 |
1934年:尤里 |
1935年:F·约里奥-居里、I·约里奥-居里 |
1936年:德拜 |
1937年:霍沃思、卡勒 |
1938年:库恩 |
1939年:布特南特、鲁日奇卡 |
1943年:德海韦西 |
1944年:哈恩 |
1945年:维尔塔宁 |
1946年:萨姆纳、诺思罗普、斯坦利 |
1947年:鲁宾逊 |
1948年:蒂塞利乌斯 |
1949年:吉奥克 |
1950年:迪尔斯、阿尔德1951年:麦克米伦、西博格 |
1952年:马丁、辛格 |
1953年:施陶丁格 |
1954年:鲍林 |
1955年:迪维尼奥 |
1956年:欣谢尔伍德、谢苗诺夫 |
1957年:托德 |
1958年:桑格 |
1959年:海罗夫斯基 |
1960年:利比 |
1961年:卡尔文 |
1962年:佩鲁茨、肯德鲁 |
1963年:齐格勒、纳塔 |
1964年:霍奇金 |
1965年:伍德沃德 |
1966年:马利肯 |
1967年:艾根、诺里什、波特 |
1968年:昂萨格 |
1969年:巴顿、哈塞尔 |
1970年:莱洛伊尔 |
1971年:赫茨贝格 |
1972年:安芬森、摩尔、斯坦 |
1973年:菲舍尔、威尔金森 |
1974年:弗洛里 |
1975年:康福思、普雷洛格1976年:利普斯科姆 |
1977年:普里高津 |
1978年:米切尔 |
1979年:布朗、维蒂希 |
1980年:伯格、吉尔伯特、桑格 |
1981年:福井谦一、霍夫曼 |
1982年:克卢格 |
1983年:陶布 |
1984年:梅里菲尔德 |
1985年:豪普特曼、卡尔 |
1986年:赫施巴赫、李远哲、波拉尼 |
1987年:克拉姆、莱恩、佩德森 |
1988年: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 |
1989年:奥尔特曼、切赫 |
1990年:科里 |
1991年:恩斯特 |
1992年:马库斯 |
1993年:穆利斯、史密斯 |
1994年:欧拉 |
1995年:克鲁岑、莫利纳、罗兰 |
1996年:柯尔、克罗托、斯莫利 |
1997年:博耶、沃克、斯科 |
1998年:科恩、波普 |
1999年:兹韦勒 |
2000年:黑格、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2001年:诺尔斯、野依良治、夏普莱斯 |
2002年:芬恩、田中耕一、维特里希 |
2003年:阿格雷、麦金农 |
2004年:切哈诺沃、赫什科、罗斯 |
2005年:肖万、格拉布、施罗克 |
2006年:科恩伯格 |
2007年:埃特尔 |
2008年:下村脩、查尔菲、钱永健 |
2009年:约纳特、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 |
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铃木章 |
2011年:谢赫特曼 |
2012年:莱夫科维茨、科比尔卡 |
2013年:卡普拉斯、列维特、瓦舍尔 |
2014年:贝齐格、赫尔、莫尔纳尔 |
2015年:林达尔、莫德里奇、桑贾尔 |
2016年:索瓦日、斯托达特、费林加 |
2017年:杜博歇、法兰克、亨德森 |
2018年:阿诺德、温特、史密斯 |
2019年:古迪纳夫、惠廷厄姆、吉野彰
相关
- 胸部X光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拉丁文:spondylitis ankylosans,其中spondylitis原为希腊文脊柱炎之意,ankylosans原系希腊文强直之意),又称僵直性脊椎炎,在欧陆亦称此病为白赫铁列夫症(Morbus Bechte
- 苯并咪唑苯并咪唑是一个多环芳香杂环化合物,由苯和咪唑并合而成,分子式为C7H6N2。维生素B12分子中,5,6-二甲基苯并咪唑为碱基与钴中心相连。苯并咪唑与咪唑类似,也是制备氮杂环卡宾的常
- 白细胞介素-2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2 (英语:Interleukin 2,IL-2)是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白细胞(白细胞,通常是淋
- 神经康复神经可塑性(英语:Neuro-plasticity)是指重复性的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由Richard J. Davidson 在 1992 年提出。神经可塑性是近期的发现,过去的科学家往往认为在婴儿关键期后,大
- 细胞自噬自噬(英语:Autophagy,或称自体吞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体机制,负责将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及其他大分子物质等运送至溶酶体降解并再利用的进化保守过程。
- 斯托克斯黏度(英语:Viscosity),是黏性的程度,是材料的首要功能,也称动力粘度、粘(滞)性系数、内摩擦系数。不同物质的黏度不同,例如在室温(25℃)及常压(1巴)下,空气的黏度为18.5μPa·s,大约比在相
- 波士顿环球报《波士顿环球报》(英语:The Boston Globe,有时会缩写为“环球报(The Globe)”)是总部设于麻省波士顿的一间美国报章机构,由查尔斯‧泰勒(英语:Charles H. Taylor (publisher))于1872年
- 莫尔比昂省莫尔比昂省(法语:Morbihan,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
- 黄埔条约《黄埔条约》(法语:Traité de Huangpu或traité de Whampoa)又称《中法五口通商章程》,是法国与清朝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清朝政府代表两广总督耆英与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