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合欢族(学名:)是豆目豆科的一个演化支,共包括5个属;中国植物志英版记录此区有一个属(金合欢属)及145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特别是非洲及澳洲,中国有18种(3种特有及7种栽培)。
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有些种类具棘刺。部分种类的托叶呈棘刺状。二回羽状复叶,或由叶柄或叶轴附近的部位变态为叶状的假叶(称为 phyllode);有些种的叶柄或叶轴常布有蜜腺(extrafloral nectaries)。小叶对生(中国产的种类)无小叶柄或小叶柄极短。圆锥状或穗状的花序由头状花(序)组成,且聚生于叶腋,或是组成顶生的圆锥状花序。金合欢族的花为两性花,或具雄花及两性花,四数或五数,辐射对称。萼片合生,相接而不相叠(valvate)。花瓣相接不相叠,极少情况下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离生或是其基部合生。花药具腺体、或无腺体。雌蕊无柄或具柄,多数,花柱长丝状;柱头为头状。荚果极多样,或开裂或不开裂,内果皮与外果皮不分离,内果皮不形成包住种子的套层。种子通常为多少呈扁平状的椭圆形至长形,种皮坚硬,呈黑褐色,具裂线(pleurogram或linea fissura种皮上一个略呈圆形区域)。除了具假叶的种类,通常不具假种皮。
金合欢的叶子一般为羽毛状复叶。某些物种,尤其在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树叶萎缩,叶柄则垂直扁平,代替树叶的功能,被称为叶状柄。垂直方向的叶状柄使它们避免受强烈阳光,边缘对着天空和大地则不会象水平分布的树叶那样阻挡光线。一些物种没有树叶或叶状柄,但有叶状茎带取代树叶实现光合作用。
小花朵有非常小的五个花瓣,几乎被长的雄蕊掩盖,呈密集的球状或圆柱分布。大多数物种的花是黄色或奶油色的,有些发白,有些为紫色或红色。金合欢的花可与相关属合欢属区分开来,它们的雄蕊在底部没有汇聚在一起。它们也与含羞草的花不同,金合欢有10个以上的雄蕊。
金合欢通常带有尖刺,尤其是那些在干旱地区生长的物种。有些物种枝干变短、坚硬、尖锐,有些叶子变成托叶。
金合欢的种子可能很难发芽。研究发现,在不同温度下浸泡过的种子(通常约为80°C)以及和手动将种子削出口可提高发芽率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