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内-高加索语系

✍ dations ◷ 2025-09-13 11:47:15 #德内-高加索语系

德内-高加索语系(Dené-Caucasian),或译作达内-高加索语系,亦称汉-高加索语系(Sino–Caucasian),是一个假设的超语系,包括汉藏语系、布鲁夏斯基语、叶尼塞语系、北高加索语系、北美的纳-德内语系,甚至是欧洲的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包括巴斯克语)。有时苏美尔语和阿尔吉克语系(阿尔冈昆-瓦卡希语系(英语:Algonquian–Wakashan languages))也被归入其中。该语系存在与否还处在争议中,大部分关于该超语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展开。

2008年语言学家爱德华·瓦伊达提出了一个范围更小的超语系假说,即德内-叶尼塞语系,该假说认为西伯利亚的叶尼塞语系与北美的纳-德内语系存在同源关系,该假说获得了许多历史语言学家的认可。但至今,多数语言学家仍对德内-高加索语系假说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20世纪时,特隆贝蒂(英语:Alfredo Trombetti)、萨丕尔、布雷齐斯特内(英语:Robert Bleichsteiner)、斯瓦迪士和托普洛夫(英语:Vladimir Toporov)等学者先后提出类似于德内-高加索语系的假说,并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索。20世纪80年代,苏联语言学家斯塔罗斯金提出汉-高加索语系假说,指出高加索语、叶尼塞语和汉藏语可能具有同源关系,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学证据。80年代末,本特森也加入到这项假说的研究中来。

汉-高加索语系的成员自该假说提出后就不断扩充。1991年,尼古拉耶夫证明了高加索语与纳-德内语的发生学关系,从而在该超语系假说中加入纳-德内语。1996年,本特森(英语:John Bengtson)将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这一语系包括巴斯克语、阿基坦语甚至是伊比利亚语(英语:Iberian language))纳入该超语系假说中,1997年,本特森又将布鲁夏斯基语纳入。扩充后的假说被称为“德内-高加索语系”。

2005年,斯塔罗斯金进一步提出“德内-台语系”假说,该假说假定德内-高加索语系和澳语系为德内-台语系的两个分支,这个更为宏大的假说将汉藏语、北高加索语、侗台语、苗瑶语、南亚语、南岛语等许多语系包含进来。斯塔罗斯金还猜测德内-台语系可能于公元前一万年分化,形成了德内-高加索语系和澳语系两大分支。

以斯塔罗斯金为首的莫斯科学派坚信“基本词汇对应是证明发生学关系的关键”,他们因此以语言年代学为基础,依照词汇对应等为证据对德内-高加索语系展开论证,但是他们并不注重考古学等旁证。至2005年,斯塔罗斯金提供了956组词汇对应形式,以证明汉藏语、高加索语等语言之间存在同源关系。其中有一部分词汇原始形态存在明显的相似,如:

有些词汇原始形态不甚近似,但在高加索语中的语音变化却与汉藏语一致,如“血”一词在高加索语系的达吉语中读 "ħi" ,而在汉藏语系的杜密语中读 "hi" 。除词汇对应外,斯塔罗斯金及其同事还发现了高加索语与汉藏语之间的数种语音对应和形态对应形式。在语音对应方面,斯塔罗斯金认为原始德内-高加索语边塞音/tˡ/、/dˡ/在原始汉藏语中分化,词首保留边音/l/、/tˡ/,词尾则变成软腭音/k/;斯塔罗斯金亦发现原始高加索语的紧音与叶尼塞语的喉塞音/ʔ/对应,并猜测这种对应与原始德内-高加索语的超音段成分有关。

斯塔罗斯金等莫斯科学派语言学家坚信人类语言的单一起源论,并开展了名为“巴别塔计划”的研究项目,斯塔罗斯金本人提出了“汉-高加索语系”并认为纳-德内语可能属于汉-高加索语系,其同事则展开了汉-高加索语系与纳-德内语等其它语系的比较。根据研究成果,斯塔罗斯金及其同事整理出如下的谱系树,并通过修订语言年代学估算了德内-高加索语系各语言的分化时间: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叶尼塞语系
Yeniseian

北高加索语系
North Caucasian

布鲁沙斯基语
Burushaski

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
Vasconic

纳-德内语系
Na-Dené

本特森(John D. Bengtson)把巴斯克语、高加索语及布鲁夏斯基语组合成为大高加索语系(Macro-Caucasian family)。本特森并未对大高加索语系之外的德内-高加索语系分支画出详细的谱系树,而是将这些分支暂时直接放在德内-高加索语系之下,因为他认为目前对这些分支的研究尚不成熟。本特森也留意到苏美尔语在地理上与其西支及东支分享着相同的等语线。

瓦斯科尼亚语系
Vasconic

北高加索语系
North Caucasian

布鲁沙斯基语
Burushaski

苏美尔语(可能)
Sumerian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叶尼塞语系
Yeniseian

纳-德内语系
Na-Dené

相关

  •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命变化的程度。这可以是指在一个区域、生物群丛或行星范围之内的基因变化、物种变化或生态系统变化。陆地生物多样性在靠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往往
  • 巨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分子种系发生学分子系统发生学(Molecular phylogenetics)是分析遗传分子差异(主要是DNA序列)的系统发生学的一个分支,以获得有机体进化关系的信息。分子系统发生学分析的结果在系统发生树(phylo
  • 克拉特索普县克拉克默斯县(Clatsop County, Oregon)是位于美国俄勒冈州西北部的一个县,北隔哥伦比亚河与华盛顿州相望,西临太平洋。面积2,809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5,63
  • 当归属约50种当归属(学名:)是伞形科下的一个属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及亚寒带地区。其特征为1至3米高,拥有羽状叶片,并有白色或浅绿色的花朵。它的成员包括白芷、当归、东当
  • 毛尔尧伊·约瑟夫毛尔尧伊·约瑟夫(匈牙利语:Marjai József,1923年12月8日-2014年5月7日)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曾任外交部副部长。1923年12月18日生于布达佩斯。1948年进入外交部工作。1956
  • 赖俊龙赖俊龙(Jason Lai,1982年1月18日-),台湾男艺人。
  • 奥尔沃克斯岛奥尔沃克斯岛是墨西哥的岛屿,位于尤卡坦半岛北岸的尤卡坦海峡,由金塔纳罗奥州负责管辖,长42公里、宽2公里,面积55.948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1,486。
  • 章懿李皇后章懿皇后(987年-1032年),李氏,杭州人,宋真宗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祖父李延嗣,仕钱氏,为金华县主簿;父李仁德为左班殿直,母董氏。李氏在父亲过世、继母携子改嫁后,削发为尼,后来刘氏在寺中发现她美貌出众,便带着李氏入宫。初入宫时,李氏为刘美人的侍儿。宋真宗任命李氏为司寝。当时,真宗宠爱刘氏,想立为后,奈何刘氏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氏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逐让李氏侍寝,李氏怀孕后,随真宗临砌台,鬓上玉钗不慎坠落。真宗心中暗暗祈祷:如果玉
  • 施钜施钜(?-?),字大任,湖州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南宋大臣,宋高宗时参知政事。施钜清约自持,无声色之好。政和八年(1118年)施钜中进士第。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施钜由吏部侍郎转任参知政事,成为副相。次年,罢职,以资政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七月,知静江(今广西桂林)。绍兴二十七年,改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宋孝宗即位,以左太中大夫致仕。九十一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