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内-高加索语系

✍ dations ◷ 2025-07-22 22:48:18 #德内-高加索语系

德内-高加索语系(Dené-Caucasian),或译作达内-高加索语系,亦称汉-高加索语系(Sino–Caucasian),是一个假设的超语系,包括汉藏语系、布鲁夏斯基语、叶尼塞语系、北高加索语系、北美的纳-德内语系,甚至是欧洲的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包括巴斯克语)。有时苏美尔语和阿尔吉克语系(阿尔冈昆-瓦卡希语系(英语:Algonquian–Wakashan languages))也被归入其中。该语系存在与否还处在争议中,大部分关于该超语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展开。

2008年语言学家爱德华·瓦伊达提出了一个范围更小的超语系假说,即德内-叶尼塞语系,该假说认为西伯利亚的叶尼塞语系与北美的纳-德内语系存在同源关系,该假说获得了许多历史语言学家的认可。但至今,多数语言学家仍对德内-高加索语系假说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20世纪时,特隆贝蒂(英语:Alfredo Trombetti)、萨丕尔、布雷齐斯特内(英语:Robert Bleichsteiner)、斯瓦迪士和托普洛夫(英语:Vladimir Toporov)等学者先后提出类似于德内-高加索语系的假说,并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关探索。20世纪80年代,苏联语言学家斯塔罗斯金提出汉-高加索语系假说,指出高加索语、叶尼塞语和汉藏语可能具有同源关系,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学证据。80年代末,本特森也加入到这项假说的研究中来。

汉-高加索语系的成员自该假说提出后就不断扩充。1991年,尼古拉耶夫证明了高加索语与纳-德内语的发生学关系,从而在该超语系假说中加入纳-德内语。1996年,本特森(英语:John Bengtson)将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这一语系包括巴斯克语、阿基坦语甚至是伊比利亚语(英语:Iberian language))纳入该超语系假说中,1997年,本特森又将布鲁夏斯基语纳入。扩充后的假说被称为“德内-高加索语系”。

2005年,斯塔罗斯金进一步提出“德内-台语系”假说,该假说假定德内-高加索语系和澳语系为德内-台语系的两个分支,这个更为宏大的假说将汉藏语、北高加索语、侗台语、苗瑶语、南亚语、南岛语等许多语系包含进来。斯塔罗斯金还猜测德内-台语系可能于公元前一万年分化,形成了德内-高加索语系和澳语系两大分支。

以斯塔罗斯金为首的莫斯科学派坚信“基本词汇对应是证明发生学关系的关键”,他们因此以语言年代学为基础,依照词汇对应等为证据对德内-高加索语系展开论证,但是他们并不注重考古学等旁证。至2005年,斯塔罗斯金提供了956组词汇对应形式,以证明汉藏语、高加索语等语言之间存在同源关系。其中有一部分词汇原始形态存在明显的相似,如:

有些词汇原始形态不甚近似,但在高加索语中的语音变化却与汉藏语一致,如“血”一词在高加索语系的达吉语中读 "ħi" ,而在汉藏语系的杜密语中读 "hi" 。除词汇对应外,斯塔罗斯金及其同事还发现了高加索语与汉藏语之间的数种语音对应和形态对应形式。在语音对应方面,斯塔罗斯金认为原始德内-高加索语边塞音/tˡ/、/dˡ/在原始汉藏语中分化,词首保留边音/l/、/tˡ/,词尾则变成软腭音/k/;斯塔罗斯金亦发现原始高加索语的紧音与叶尼塞语的喉塞音/ʔ/对应,并猜测这种对应与原始德内-高加索语的超音段成分有关。

斯塔罗斯金等莫斯科学派语言学家坚信人类语言的单一起源论,并开展了名为“巴别塔计划”的研究项目,斯塔罗斯金本人提出了“汉-高加索语系”并认为纳-德内语可能属于汉-高加索语系,其同事则展开了汉-高加索语系与纳-德内语等其它语系的比较。根据研究成果,斯塔罗斯金及其同事整理出如下的谱系树,并通过修订语言年代学估算了德内-高加索语系各语言的分化时间: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叶尼塞语系
Yeniseian

北高加索语系
North Caucasian

布鲁沙斯基语
Burushaski

瓦斯科尼亚语系(英语:Vasconic languages)
Vasconic

纳-德内语系
Na-Dené

本特森(John D. Bengtson)把巴斯克语、高加索语及布鲁夏斯基语组合成为大高加索语系(Macro-Caucasian family)。本特森并未对大高加索语系之外的德内-高加索语系分支画出详细的谱系树,而是将这些分支暂时直接放在德内-高加索语系之下,因为他认为目前对这些分支的研究尚不成熟。本特森也留意到苏美尔语在地理上与其西支及东支分享着相同的等语线。

瓦斯科尼亚语系
Vasconic

北高加索语系
North Caucasian

布鲁沙斯基语
Burushaski

苏美尔语(可能)
Sumerian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叶尼塞语系
Yeniseian

纳-德内语系
Na-Dené

相关

  • 类固醇生成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卡利安普迪·拉达克里希纳·拉奥卡利安普迪·拉达克里希纳·拉奥(英语:Calyampudi Radhakrishna Rao,1920年9月20日-),印度统计学家、数学家,现任宾州州立大学的荣誉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教授。拉奥
  • 新王国时期第八第十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一个时期,起于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涵盖了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及第二十王朝。在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对外扩张势力,但人民的精力却为战事所消耗
  • 阿索廷阿索廷县(英语:Asotin County)是美国华盛顿州东南角的一个县,是[[刘易斯顿 (爱达荷州) |刘易斯顿]]都会区(包含了爱达荷州内兹珀斯县和阿索廷县)的一部分。北界蛇河,东邻爱达荷州,南
  • 史诗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专家Albert Lord和Milman Parry主张经典的史诗基本
  • 烤烟烤烟是卷烟的一种,在美国,它与白肋烟一道占美国烟草生产总量的90%以上。北卡罗莱纳是美国烤烟的主要产地,生产受到国家市场份额和种植面积配额(acreage allotment)的限制。
  • 费特普尔县费特普尔县是印度的一个县,位于该国北部,由北方邦负责管辖,面积4,152平方公里,识字率为58.6%,2011年人口2,675,38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4人。
  •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PAC)为结合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工业电脑(IPC)的多功能工业用自动化控制器,硬件结合可编程控制器的耐用度以及工业电脑的强
  • 掌鸠河掌鸠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普渡河的左岸支流,河长120千米,流域面积1933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5.8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49.6万吨。掌鸠河发源
  • 的里雅斯特大学的里雅斯特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Trieste,意大利语: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Trieste)是位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市的一座中型大学。始建于1924年,现有12个院系,1000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