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岩
✍ dations ◷ 2025-08-08 23:21:53 #宝藏岩
坐标:25°00′39″N 121°32′00″E / 25.0108°N 121.533347°E / 25.0108; 121.533347宝藏岩,又称宝藏岩观音寺、宝藏岩观音亭、宝藏岩寺、石壁潭寺、观音妈庙等。址在台湾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主奉观音菩萨,安溪移民无不参拜。1997年8月5日, 由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宝藏岩”为市定古迹。宝藏岩创建于17世纪,是一座佛道兼容的观音亭,又称“观音岩仔”,“岩仔”在漳州发音为(giam ah),于泉州发音为(gum ah),本来意思是山洞,后来靠近山边的庙就都称为岩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县志》:“闽省漳泉南人谓寺曰岩”。可见岩仔在当时应专指佛寺。而宝藏岩正是主祀观音的山边佛寺,主祀观音大士,兼祀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天上圣母、城隍爷、土地公、弥勒佛、地藏菩萨(配祀开山祖师大德、檀越主)等神佛。17世纪末,清朝康熙年间打败明郑王国,正式统治台湾,闽南人逐渐移民,其登陆地点虽以台南、鹿港、艋舺为主,但现今台北市公馆仍有少数沿着新店溪上岸的闽南移民。宝藏岩正是康熙时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于“虎空山”所建。 经过1791年与1823年的两次大整修,该庙仍呈现清朝特有的长廊木结构、石柱、石窗。其中庙内的褵虎石窗与1798年设立的“观音亭”碑,尤为著名。“虎空山”于是又因为观音亭坐落,成为台湾许多名为“观音山”的一座,“古亭”地名,一说即为与观音亭有关。宝藏岩改为宝藏寺:岩与寺通而不同昔时为文山地区之公庙
相关
- 毒理学毒理学(toxicology, /ˌtɒksᵻˈkɒlədʒi/)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有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而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安
- 生命进化历程生命演化历程纪录地球上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时间表,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所做的估算。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
- 山泥倾泻山体滑坡(英文:Landslide),又称山崩、山泥倾泻或土溜,是指在重力的影响下块体沿着一段山坡下滑的坍方现象。若是土体坍方时,混和雨水或河水则演变成土石流。地滑又称走山,是融合岩
- DNA条形码DNA条形码(英语:DNA barcoding)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内的DNA片段来鉴定生物物种的技术。动物物种的鉴定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I, COI)作为通用
- 捶丸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球类运动,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中国古代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它的出现与盛行和唐代的球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唐代除了足踢
- 戴森霍费尔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 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了测定内在膜蛋白的第一个晶体结构,即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辅因子的膜结合复
- DNA芯片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又称DNA阵列或DNA芯片,比较常用的名字是基因芯片(gene chip)。是一块带有DNA微阵列(microarray)的特殊玻璃片或硅芯片片,在数平方公分之面积上布放数千或
- 否认对立否认对立(denying the correlative),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借由在逻辑上不允许替代可能的情境下宣称替代可能的存在,以否决对立的观点。某方面来说,否认对立和否认其他替代可能的假
- 晶须晶须是出现在电子元件中的一种现象,是指金属中长出类似毛发或是须状的金属。锡须在二十世纪初真空管时期就有相关纪录,当时在制造时用纯锡或是几近纯锡的合金作为焊料,而在有焊
- 正丙硒醇正丙硒醇,学名为1-丙硒醇,是一种硒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正丙醇的一种类似物,其化学式为C3H7SeH。其结构为正丙醇的氧被替换成硒。正丙硫硒醇是一种黄色液体,易挥发,具有难闻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