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印战区

✍ dations ◷ 2025-05-16 02:15:33 #中缅印战区
中缅印战区(CBI)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对其在中国、缅甸、印度驻军的称谓。最高统帅为蒋中正,参谋总长为史迪威。在这一战区知名的部队包括中国远征军、飞虎队、驼峰航线上的运输和轰炸部队、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队,以及麦瑞尔突击队。1942年初日军进攻缅甸,滇缅公路受到直接威胁。仰光是滇缅公路的入口,日军占领仰光就等于切断了中国唯一与外界相连的国际运输通道。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因为滇缅公路被切断而退出战争,更不希望日本人攻下缅甸后挥师进攻印度与德军会师。然而当时英军在缅甸的兵力仅仅有3个师之多,这些部队显然不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所以,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能出兵与英美军队一起保卫缅甸。但是英国人并不想邀请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来缅甸。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一旦邀请国民革命军入缅参战,美国肯定会逐步武装这支军队。英国人狭隘的看法,使保卫缅甸的计划坐失良机,并为后来缅甸的陷落埋下了祸根。1942年元月底日军出人意料地以18,000人打败了30,000装备精良的英军,迅速攻下缅甸的第2大港口城市毛淡棉。在缅甸南部防守的英军溃不成军。这时,英国政府紧急派员求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中正,请求中国赶快出兵缅甸。蒋中正派出了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随同第5军出征的还有第6军和66军,组成了抗战历史上著名的“中国远征军”。1942年3月中国军队沿着滇缅公路开进了缅甸,200师率先到达缅甸北部城市腊戍。正当200师登上火车出发时,前方传来战报:仰光陷落了,英国军队已毫无斗志,正向北部撤来。这是英国政府犹犹豫豫、贻误战机的结果。仰光港的大批中国物资全部落入敌手。一边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队在北上,一边是志在必胜的中国军队在南下,1942年3月29日这两支军队在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相会了。 由于英军在连续几次败给日军之后,已毫无斗志,一与日军交火就溃不成军。3月中旬英军在不打一声招呼的情况下仓皇撤退,一下把中国军的右翼暴露给敌人,接着日军乘势占领了远征军背后的机场,把退路也断了。200师的退路被切断以后,仍继续顽强作战。戴安澜立下遗嘱准备与同古城共存亡,经过20多天的激战,200师与日军第55师团都已精疲力尽,日本第56师团赶来,攻破了200师的防线,并形成分割包围之势。鉴于这种情况,第5军军长杜聿明将军命令新22师火速赶往同古救出200师。经过奋勇奋战,新22师终于帮200师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但此时这支最精锐的中国部队已经伤亡过半,元气大伤。200师撤出同古,并没有影响曼德勒会战计划。根据这个计划中国军队的第5军将布防在曼德勒以南的正面方向,第6军布防在第5军以东,英军布防在第5军以西,当时中美英联军的总兵力近200,000,日本3个师团的总兵力是100,000,如果盟军齐心协力共同对敌的话,曼德勒会战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这时,西线的英军又出了问题。 4月中旬日军第33师团出人意料地迅速包围了西线仁安羌的英军,英国军队一被包围,马上就乱成一团,这支部队由亚力山大将军率领。亚力山大在两年前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中统帅英军,他匆匆组织了多次突围,但毫无效果,军心大乱的英军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下一触即溃,眼看数万英军几个月前在新加坡向日本投降的一幕就要在仁安羌重演。4月16日中国军队新编第38师赶到仁安羌,这支部队的一个团在坦克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半天以后,包围圈被撕开,救出了被围多日的英军。中国军队又在他们身后坚守了3天,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和新闻记者500多人。仁安羌战役是中国军队入缅参战后的第一个胜仗,把英军救出来的新38师师长是孙立人,孙立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赴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攻读军事,并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著名的军校毕业。1932年淞沪会战(一·二八事变)中,孙立人就因为战功突出而屡受嘉奖,但是真正使他展露头角的还是这次仁安羌战役。1943年3月新38师的114团即先行开进野人山区,掩护中美部队修筑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师和新38师主力乘车到达胡康河谷边缘,驻印军缅北反攻战正式开始。经过血战之后,新38师于12月29日攻克于邦。随后在新38师的配合下,新22师于1944年3月5日攻克孟关。后来两师合作攻下瓦鲁班。1944年4月份新22师、新38师、第30师、第50师与美军联合围攻下了密支那。1944年12月15日新一军(新一军下辖新30师和新38师,军长孙立人)攻克了八莫。1945年1月15日新一军攻克南坎,并继续前进,于1月27日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中国远征军会师。1月28日中印公路通车典礼在畹町城举行。会师后新一军与第50师南下,新一军先后拿下了新维、腊戍,第50师先后攻克了南渡、西保、南燕、皎麦等市镇。3月30日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伤亡18,000余人,歼灭日军48,000余人,解放缅甸土地约130,000平方公里。在中缅印战区的盟军空中武力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第十四航空队(初期)和第十航空队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组成,中国只派出地面部队(中国远征军)而并无派中国空军参战。日本方面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的第50战队和第64战队。中缅印战区中国的M4A4雪曼坦克中印缅战区的国军M3A3轻型坦克中印缅战区的美军士兵中印缅战区的英军飓风式战斗机正在挂上火箭弹出击

相关

  • 肺栓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厄尔省厄尔省(法语:Eure)是法国的一个省。厄尔Eure及其首府埃夫勒Evreux的名字来自于当地的高卢部落Eburovices(原来的意义为:“野猪的战胜者”或“红豆松的战胜者”)。厄尔省主要城市:5
  • 自然光象大气光学是地球大气层独特的光学性质所造成大范围且壮观的光学现象。美丽的蓝色天空是瑞利散射的直接结果,它重新定向了高频(蓝色光)的阳光,使它们重新回到观测者的视野。由于蓝
  • 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德语: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年3月12日-1887年10月17日),德国物理学家。在电路、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两个领域中各有根据其名字命名的基尔霍夫定律
  • 迪奥戈·康迪奥戈·康(葡萄牙语:Diogo Cão,古葡萄牙语也作Cam,约1450年-?)是葡萄牙探险家,1580年代他沿非洲西岸进行了两次航行,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并深入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考察的欧洲人,也是第
  • 塞缪尔·亚当斯塞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1722年~1803年),美国革命家、政治家、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堂兄。生于麻萨诸塞州波士顿,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自由之子(茶党)的创建者
  • 迈克尔·切尔托夫迈克尔·切尔托夫(Michael Chertoff,1953年11月28日-),犹太人,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美国爱国者法案》起草人之一,前美国国土安全部长(2005年至2009年)。2009年1月20日,美国参议
  •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又名罗拉维特兰语系(Luorawetlan),是古西伯利亚语言的其中一种,通行于东北西伯利亚。虽然古西伯利亚语言本身的成员未必有关连,但楚科奇-堪察加语族之内的语言
  • 新平溪煤矿博物园区新平溪煤矿博物园区是一座位于台湾新北市平溪区的博物馆,展览台湾煤矿业相关文物、历史资料与开采工具。园区内并设置有一处模拟坑道。前身是成立于1967年的“新平溪煤矿公司
  • 威廉·凯特尔威廉·凯特尔(德语: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年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曾任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长;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防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德国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