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美国关系

✍ dations ◷ 2025-10-22 07:39:20 #巴林双边关系,美国双边关系

巴林-美国关系是巴林和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巴林和美国是长期的亲密盟友。

巴林自1947年以来一直为美国在波斯湾的海军活动提供基地。1971年巴林独立后,美国正式承认巴林为主权国家,并与巴林建立外交关系。美国驻麦纳麦大使馆于1971年9月21日开幕,美国第一位驻麦纳麦大使约瑟夫·w·特威纳姆于1974年被派往麦纳麦。巴林驻华盛顿大使馆于1977年开业。1991年10月,埃米尔·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沙特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继1999年继承父亲王位后首次访问美国。他于2003年1月返回华盛顿进行正式访问。哈马德国王于2004年11月对华盛顿进行了正式访问,会见了布什总统和内阁级官员。

巴林和美国在1991年10月签署了一项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国军队进入巴林的设施,并确保有权为未来的危机预先准备物资。巴林是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的总部。2001年10月,美国将巴林列为北约以外的主要盟国。

隶属于巴林国家福音教会的美国教会医院已经在巴林持续运营了一个多世纪。

2014年7月,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汤姆·马林诺斯基在访问巴林时,会见了巴林主要反对党al-Wefaq的成员后,被巴林政府驱逐。马林诺夫斯基预计将访问巴林三天,并将与al-Wefaq、政府官员和主要人权活动人士纳比勒·拉贾卜举行会谈。 巴林外交部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的行为“违反了常规外交准则”,但同时指出,驱逐事件不会影响巴林与美国的关系。巴林政府也要求巴林外交部代表出席马林诺斯基与al-Wefaq成员的私人会议,并声称在马林诺斯基到来之前,就此事已达成“事先协议”。

马林诺夫斯基批评巴林政府的决定是企图“破坏对话”。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帕莎其表示,美国“深感关切”,巴林政府的行动“与美国与巴林之间的牢固伙伴关系不符”。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称,巴林要求政府官员出席马林诺夫斯基的会议是“极不寻常的”,是“不可接受的、违反国际外交礼节的要求”。

2014年12月,马林诺夫斯基与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安妮·w·帕特森一起回到了巴林。

相关

  • 克罗托内克罗托内(意大利语:Crotone )也称克罗顿(意大利语:Croton),是位于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大区,爱奥尼亚海沿岸的一个城市。在1994年,克罗托内成为新成立的克罗托内省的首府所在地。目前
  • 松井须磨子松井须磨子(日语:松井 須磨子、1886年3月8日-1919年1月5日)是日本新剧女演员。本名小林正子。长野县出身。1908年与俳优养成所勤务的前泽诚助结婚。1909年成为“坪内逍遥文芸协
  • 信令风暴信令风暴是指网络收到的终端信令请求超过了网络各项信令资源的处理能力而导致网络服务出现问题。一些手机应用程序会频繁地和服务器交换少量的数据以确保用户保持在线状态,这
  • 巴黎公社社员墙巴黎公社社员墙(法语:Mur des Fédérés)坐落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在1871年5月28日,147名巴黎公社战士在这座墙前被枪杀并被遗尸在墙脚下的水沟里。对于法国左翼人士,特别是社
  • 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迪·萨伏伊维托里奥·埃曼努埃莱·迪·萨伏伊(意大利文:Vittorio Emanuele di Savoia,1937年2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为意大利末代国王翁贝托二世(King Umberto II)之子,因意大利政府过
  • 高文瑞高文瑞(1894年7月3日-1977年5月5日),字逸贞。日治时期曾取名高本晃瑞。台南县将军乡(今台南市将军区)沤汪人。台南地区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日治时期曾任佳里街街长,战后担任第一任及第
  • 流浪汉 (角色)流浪汉(英语:The Tramp)又被称作小流浪汉(The Little Tramp)、夏尔洛(Charlot),是世界电影(英语:World cinema)仍在无声电影时代时由英国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所扮演的电影角色,并且成为
  • 戴尔指数戴尔指数(英语:Theil Index)又称为泰尔指数,是一个衡量经济不平等的统计量。它也曾经用来衡量其他社会不平等现象,如种族隔离。戴尔指数主要是利用信息论中的资讯熵的概念导出的
  • 瞿白音瞿白音(1910年4月8日-1979年11月1日),原名瞿金驹,笔名白音、颜可凤、殷涛、朱诚、慕云等,男,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中国电影剧作家、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
  • 三条公修三条公修(1774年9月6日-1840年10月2日),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公卿;也是藤原北家清华家的三条家(日语:三条家)当主、明治维新后的太政大臣三条实美的祖父。三条公修在安永三年(177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