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田烧

✍ dations ◷ 2025-09-08 20:56:51 #日本传统,日本陶艺

小鹿田烧(おんたやき)是指日本大分县日田市内,以皿山为中心的“小鹿田地区”所烧制的陶器。此陶艺技法在1995年(平成7年)根据日本“文化财保护法(日语:文化財保護法)”第71条规定,被指定为国家的“重要无形文化财(日语:重要無形文化財)”;2008年3月,全区(约14公顷的范围)以“小鹿田烧之里”的名称,被选入为日本“重要文化景观(日语:重要文化的景観)”之一。


“小鹿田烧”约从江户时代中期1705年(宝永2年)或1737年(元文2年)开始兴起。当时日田市属于“天领”(江户幕府直辖领地),而日田市的官派管理人(代官(日语:代官))为供应领地内的日常生活器物所需,于是从小石原(现属福冈县东峰村)招来陶工柳濑三右卫门,以及日田郡大鹤村的黑木十兵卫等开窑做陶。由于“小鹿田烧”的技法受到“小石原烧”强烈的影响,也被视为是“小石原烧(日语:小石原焼)”的分支。

“小鹿田烧”采用朝鲜系的“登窑(日语:登り窯)”来烧制,其器皿的主要外型特征,是使用工具所刻划出的几何纹路,如“飞铇(飞び铇)”、“刷毛目”、“栉描”等。此外,釉料的使用方式,主要以“打挂(打ち挂け)”、“流挂(流し挂け)”等技法,并由于原料的关系,以青瓷色(绿)、饴色(褐)、黑釉(黑)为主。

一般来说,小鹿田地区是由10家窑场所共同组成,这10家窑场的成员家族包括:开窑时期从“小石原”招揽而来的陶工“柳濑家”后代2户,当初负责出资招募陶工的“黑木家”后代3户,以及提供土地的“坂本家”后代4户,加上从“黑木家”分支的“小袋家”1户。除了部分窑场拥有自己的“登窑”外,聚落中心的“登窑”,是由附近5家窑场所共同使用。

小鹿田的各家窑场,300多年来均采取纯手工作业的家族经营模式,并以“一子相传”的方式来继承。耗费体力的“练土”与“塑型”等工作由男性来负责,而女性则负责“上釉”与“入窑”等作业。

在小鹿田地区被用来捣碎陶土的工具,被称为“唐臼(からうす)”,其构造类似于日式庭园中的“添水(鹿威し)”,系利用挖空的木料承纳溪河的水流,待水满达到承重上限后,藉以带动木桩,以此作为驱动力反复敲碎陶土。由于“唐臼”运转时所发出的声音,本区也被选入为“日本音风景百选”之一。

2016年九州发生熊本地震,小鹿田采集陶土的矿区受到震灾破坏。矿区修复作业期间,又因为2017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日语:平成29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侵袭,造成陶土矿区再次崩塌,储存的陶土大量流失。再加上小鹿田境内44组“唐臼”,已因这两次灾害有六成以上无法运作,而作为“唐臼”材料的松木又难以取得。灾后复原之路,一度陷入停滞。

2019年,1家窑场宣布停业,目前小鹿田区剩9座窑场持续营运中。而“唐臼”等制陶设备与制陶活动也陆续恢复运作,“小鹿田民陶祭”亦自2018年起恢复举办。


“小鹿田烧”的各家窑场,自开窑以来均代代由长子继承,不外收学徒。因此从小石原所带来的传统陶艺技法,也被完整的传承保存了下来。而目前仍在营运中的九家窑场,全都是小鹿田开窑始祖“柳濑家”、“黑木家”及“坂本家”的后代子孙所经营。

为维护“小鹿田烧”的品质与形象,小鹿田的各家窑场协议陶土共同采集,并总量分配。且以“小鹿田烧”为共同品牌,严禁在器皿上烙印窑场或个人名称。这些特色,都是“小鹿田烧”在1995年(平成7年)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的主要原因。而由各家窑场所共同组成的“小鹿田烧技术保存会(日语:小鹿田焼技術保存会)”,则被认定为是“重要无形文化财”的“维护团体(日语:民藝運動人間国宝#工芸技術分野における「保持団体認定」)”。

窑场所在的“皿山地区”与邻近广布梯田的“池之鹤(池ノ鹤)”,则被选定为是日本“重要文化景观”。

“民艺运动(日语:民芸運動)”的提倡者“柳宗悦”在1931年(昭和6年)时,曾亲自拜访当地,并以《日田的皿山》为标题发表了著作;而后,在日本陶艺界相当知名的英国陶艺家 Bernard(Howell)Leach(英语:Bernard_Leach) 也为了研习陶艺,在1954年(昭和29年)与1964年(昭和39年)两度前往,并在当地滞留数周进行陶艺创作。自此,“小石原烧”与“小鹿田烧”在日本全国以及海内外都广为人知。

“小鹿田烧”于2011年7月22日,在日本大分县被登记为第8个“地区团体商标(日语:地域団体商標)”,可作为当地共同的专属商标之用。


相关

  • 邓小刚邓小刚(1960年9月-),四川绵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小刚
  • 甘油三酸脂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 TAG, or triacylglyceride),亦作三酸甘油酯,常称为油脂,为动物性油脂与植物性油脂的主要成分,一种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分子
  • 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名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所维护,截至2014年 (201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ISSG基于以下两个标准来
  • 过氧化铬过氧化铬(CrO5)又称五氧化铬,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可由铬酸盐(例如铬酸钠)溶液与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制得。一般呈黄色的铬酸盐形成过氧化铬后转变为特征性的深蓝褐色。金属
  • 癸未癸未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0个。前一位是壬午,后一位是甲申。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癸属阴之水,地支之未属阴之土,是土克水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0年称“癸
  • 孝庄秘史孝庄秘史,是一部拍摄于2002年的电视剧,于2003年首播。导演为尤小刚、刘德凯;是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剧”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本剧主要讲述清初孝庄文皇后的一生。故事从孝庄
  • 方伯方伯,指实力强大的诸侯,或诸侯的领袖,明清时成为对布政使的雅称。商周时期,交通很不方便,天子对远方的诸侯难以控制,就会让个别诸侯作为一片区域内所有诸侯的领袖,称为方伯。相传夏
  • 细胞重组细胞重组(cell reconstruction)是指从活细胞中将细胞器及其组分分离出来,再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将不同来源的细胞器及其组分重新组合,使之重新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或细胞器
  • 尼古拉·阿佩尔尼古拉·阿佩尔(法语:Nicolas Appert,1749年11月17日 – 1841年6月1日)出生于法国香槟地区沙隆,为气密式食物保存法发明人。是一位糖果糕点师傅。公元1800年,法国执政拿破仑·波
  • 植木枝盛植木枝盛(1857年2月14日-1892年1月23日)、明治时代的自由民权运动的主要人物。出身于土佐国土佐郡井口村现高知县高知市井口町,及土佐藩士植木直枝之子。植木枝盛在1877参加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