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战线

✍ dations ◷ 2025-09-26 11:10:55 #西方战线
西方战线是形容整个一战或二战中位于德国以西、协约国(一战时期)或同盟国(二战时期)以东边境的军事争夺。这一种“武装边境争夺”的形式在整个战时被称为“战线”。在两次大战的大部分时间,欧洲另一面亦同样形成了东方战线。在一次大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的几个月后,直至1918年整个夏季,西线相对疆持地构成了一道以堑壕模式的阵地战,战线由北海岸线以南至瑞士边界。两军皆意图破坏带刺的金属丝网并穿过对方的堑壕线,双方均使用了庞大的炮队对随之而来的成千上万士兵进行轰炸。战斗可以持续好几个月而且攻守两方前线的伤亡人数估计约10万人。在这一种大规划进攻下,仍只有小部分的前线得以前进不足1至2公里。对着西面法国和英国(由大英帝国和英国殖民地组成)构成的庞大协约联军,德国从东面派上西线的野外部队,皆是主力的百万大军。美国于1917年参加战争,自此参战美军由1918年夏季后约50万人上升至休战签署日(1918年11月11日)前的百万大军。从另一边身为协约国成员的意大利跟与德国、奥斯曼帝国结盟的奥匈帝国再辟一条亚平宁战线(南方战线),使到需谋划的战线进一步分散。占纳粹德军的百份比:在1944年大约40%。在1943年初期(直到7月或9月),轴心国部署好占总数40%的部队(并非德军)来对抗西欧的盟军。这数目包括除了巴尔干外的所有前线,这条才被算作西面前线。在1944年的统计中,纳粹的盟友被排除在计算范围以外,主要原因是:“那里几乎不存在任何一支能在前线能同样扣成具威胁(战略意义上)的其他轴心部队”。二战时的西线范围大致上限制于相等在一战期间的地理区域。比较而言二战更进一步扩大战线范围,西线远至英吉利海峡,东线后来成为冷战时期的铁幕。虽然身处西欧,但于挪威和意大利发生的作战通常也不算入为西线的一部分,而只视为独立的战役。在整个二战期间西线被区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相关

  • 脱臼脱臼是指骨头末端因跌倒或骨头受撞击等外力影响而脱离关节的位置,常发生在臀部、肩膀(肩脱臼)、肘部、指头和膝盖(膝关节脱位)。意外脱臼时须将患处以夹板或吊带等物固定,不可贸然
  • 猪链球菌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致病菌。病菌可经飞沫或伤口触碰而感染人类。病菌会入侵脑膜,使患者出现发烧、神志不清和昏迷等病征。由于猪链球菌可能会侵袭
  • 生物学哲学生物哲学是科学哲学的一类,其中涉及到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问题。虽然大部分科学哲学家和哲学家一直对生物学感兴趣(例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甚至康德),生物学哲学在20世纪的60
  • 四元素说元素或古典元素(英语:Classical elements),在古典哲学中,是一种构成世界上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实体,或是能量。在历史上,许多不同的民族,都曾经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元素思想,最著名的代
  • IUCN 3.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 氰酸盐氰酸盐是氰酸根离子OCN−的盐,负电荷主要在氮原子上。例如氰酸钾KOCN。氰酸酯是含有OCN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氰酸根离子具有以下两个共振式:因此共振杂化体可以下式表示:氰酸根
  • 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英语:phosphodiester bond)也称为“3′,5′-磷酸二酯键”或“磷酸双酯键”,是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的磷原子与另外两个五碳糖分子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形
  • 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扩张所形成的帝国,阿育王为当时主要推广佛教的领导者,在历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前325年,马
  • 玻璃陶瓷玻璃陶瓷,指原始玻璃加入成核剂,经由晶化热处理,物相结构转变为晶相与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微晶聚集体。玻璃陶瓷的特性:
  •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