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方战线
✍ dations ◷ 2025-07-03 21:25:25 #西方战线
西方战线是形容整个一战或二战中位于德国以西、协约国(一战时期)或同盟国(二战时期)以东边境的军事争夺。这一种“武装边境争夺”的形式在整个战时被称为“战线”。在两次大战的大部分时间,欧洲另一面亦同样形成了东方战线。在一次大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的几个月后,直至1918年整个夏季,西线相对疆持地构成了一道以堑壕模式的阵地战,战线由北海岸线以南至瑞士边界。两军皆意图破坏带刺的金属丝网并穿过对方的堑壕线,双方均使用了庞大的炮队对随之而来的成千上万士兵进行轰炸。战斗可以持续好几个月而且攻守两方前线的伤亡人数估计约10万人。在这一种大规划进攻下,仍只有小部分的前线得以前进不足1至2公里。对着西面法国和英国(由大英帝国和英国殖民地组成)构成的庞大协约联军,德国从东面派上西线的野外部队,皆是主力的百万大军。美国于1917年参加战争,自此参战美军由1918年夏季后约50万人上升至休战签署日(1918年11月11日)前的百万大军。从另一边身为协约国成员的意大利跟与德国、奥斯曼帝国结盟的奥匈帝国再辟一条亚平宁战线(南方战线),使到需谋划的战线进一步分散。占纳粹德军的百份比:在1944年大约40%。在1943年初期(直到7月或9月),轴心国部署好占总数40%的部队(并非德军)来对抗西欧的盟军。这数目包括除了巴尔干外的所有前线,这条才被算作西面前线。在1944年的统计中,纳粹的盟友被排除在计算范围以外,主要原因是:“那里几乎不存在任何一支能在前线能同样扣成具威胁(战略意义上)的其他轴心部队”。二战时的西线范围大致上限制于相等在一战期间的地理区域。比较而言二战更进一步扩大战线范围,西线远至英吉利海峡,东线后来成为冷战时期的铁幕。虽然身处西欧,但于挪威和意大利发生的作战通常也不算入为西线的一部分,而只视为独立的战役。在整个二战期间西线被区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相关
- 吸血蝠吸血蝠亚科(英文:Vampire bat)是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叶口蝠科的亚科,含有吸血蝠、毛腿吸血蝠和白翼吸血蝠三个种,都原产于美洲。亚科名“Desmodontinae”出自古希腊文词“
- 语言转移语言转移也称为语言交替、语言变化、语言转换、语言迁移、语言替代(Languages shift、Language transfer、Language replacement、Assimilation),是指某语言的使用群体改用另一
- 尼禄尼禄·克劳狄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又名尼禄·克劳狄乌斯·凯撒·杜路苏斯·日耳曼尼库斯(Ne
- 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
- 八十年战争八十年战争(荷兰语:Tachtigjarige Oorlog;西班牙语:Guerra de los Ochenta Años),又称为荷兰起义(荷兰语:Nederlandse Opstand)、法兰德斯战争(西班牙语:Guerra de Flandes),是一场哈布
- 马尔科姆二世肯尼思之子马尔科姆(中世纪盖尔语:Máel Coluim mac Cináeda;现代盖尔语:Maol Chaluim mac Choinnich,在现代英语化国王列表中被称为马尔科姆二世;954年10月5日—1034年11月25日)
- 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Conservation of momentum):如果物体系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系统质心维持原本的运动状态。以用p表示动量,或者一般会表示成动量守
- 轰炸机轰炸机,系一种从高空对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掷航空炸弹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
- 州辖市台北市(日语:台北市〔臺北市〕/たいほくし Taihoku shi */?)是台湾日治中后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区,也是当时台湾的首府,隶属于台北州;为台北州州治、以及台湾日治时期最高统
- 强作用力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