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学系
✍ dations ◷ 2025-09-06 14:12:16 #人类学系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暨研究所,一般简称台大人类学系或台大人类系,是全台湾历史最悠久的人类学研究兼教育单位,也是唯一同时培训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的教育机构。台大人类学系源于1929年台北帝国大学的土俗人种学讲座,在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等人主持下,该讲座收藏大量民族学与考古学标本与照片。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济根据这些收藏结合历史语言所在中国大陆的考古学研究与民族学研究,创立考古人类学系。在此之后,该系所长期和史语所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紧密结合,主导台湾人类学与台湾考古学发展,并培育出许多相关领域学者与工作人员。1956年该系设立研究所,1982年在当时系主任李光周主导下,考古人类学系改名为人类学系并沿用至今。台大人类学系隶属于文学院底下,系馆旧址为已遭拆除的洞洞馆,目前暂居于台大水源校区行政大楼内,待人文大楼兴建完成后再行搬迁。馆内除了教学设备外,另设有贮藏室与标本室,分别存有与展示民族学与考古学标本。此外,馆内图录室原收藏大量图书与手稿则于1997年移交至台湾大学总图书馆,分别存放在一般图书区与“人类系图录室旧藏”。此外,该系所于1953年开始发行学术期刊《考古人类学刊》并延续至今。由于经历历史的变迁,可大致分成四个时期。1929年日本人创立台北帝国大学时,设有“土俗人种学讲座”,以培训台湾史前考古与民族学研究人才,和整理、收藏考古成果与民族艺品。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接收原帝国大学并改名为台湾大学,此讲座亦更名为民族学研究室,并附属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1949年,政府迁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济指导下,于台湾大学文学院下成立考古人类学系,一方面继续研究殷墟为首的中国考古学和承袭日治时代以来的台湾考古学,另一方面又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与田野调查。之后,组织多次考古队,从事圆山遗址等台湾史前遗址的发掘,并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台湾原住民各族文化与生活方式。1956年,增设硕士研究所。1970年代又投入浊大计划等学术工程。随着新考古学等新考古学理论引进台湾,于1982年更名为“人类学系”。位于校总区旧图书馆新生南路侧。位于水源校区系馆二楼。黄应贵
相关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为CDC)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作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
- 肋骨肋骨(拉丁语Costa,复数Costae,形容词costalis)是胸腔中枝状的骨,背起于脊柱胸部。是肋的组成部分,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一种正常的畸变为叉状肋骨。每条肋由肋骨(Os costale)和肋软
- Pt4f14 5d9 6s12, 8, 18, 32, 17, 1蒸气压第一:870 kJ·mol−1 第二:1791 kJ·mol主条目:铂的同位素铂(拼音:bó,注音:ㄅㄛˊ,粤拼:bok6,英语:Platinum),化学元素,俗称白金,化学符号为Pt,原子
- 能源使用能源通过控制和适应环境使它在人类社会里成为一个关键的发展。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管理能源的使用。在工业化国家里,能源资源的发展在农业、运输、垃圾收集、信息技
- 杨应昌杨应昌(1934年5月17日-),生于北京,中国物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姚振兴姚振兴(1939年4月4日-),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 水管水管是人造传输水的工具,可以用铜、不锈钢及竹、玻璃、人造纤维、塑胶等材料做成。不漏水较理想。
- 锰酸盐锰酸盐广义上是指锰的含氧酸盐。但通常所说的锰酸盐特指MnO2−4离子所对应的+6价的锰酸盐。锰(VI)酸盐是唯一已知的含Mn(VI)的物种。锰酸钠和锰酸钾可以通过对应的高锰酸盐
- 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爱丁堡皇家天文台(英语:Royal Observatory, Edinburgh)是位于英国苏格兰布莱克福德山上的一座天文台。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的前身是位于卡尔顿山的爱丁堡市天文台。1896年,爱丁堡
- 多瑙河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语:Delta Dunării、乌克兰语:Дельта Дунаю)位处罗马尼亚多布罗加及乌克兰敖德萨州,占地3446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二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三角洲。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