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

✍ dations ◷ 2025-08-28 21:48:18 #胃-食管反流
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口腔,临床症状包含食道黏膜受损、发炎等,引起火烧心(灼热感)、反胃、胸骨后疼痛、慢性咳嗽、牙齿受损等,并发症包含食道炎(英语:esophagitis)、食道狭窄(英语:esophageal stricture)和巴雷斯特食道症。其危险因子包含肥胖、怀孕、抽烟、食管裂孔疝和特定药物, 包含 抗组织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安眠药。 其致病机转是 下食道括约肌 (胃和食道之间交界)无力。 诊断工具包含胃镜、上消化道摄影(英语:upper GI series)、食道酸碱值监测(英语:esophageal pH monitoring)和食道动力检查(英语:Esophageal motility study)。治疗包含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有时会使用外科治疗。 生活习惯调整包含避免在进食后三小时内平躺、减重、避免刺激食物以及戒烟。 药物包含制酸剂、H2受体阻抗剂、氢离子泵阻断剂和胃肠蠕动促进素(英语:prokinetics)。 当上述的治疗无法改善时,手术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选项。在西方世界,大约有10-20%的人口有胃食管反流病。零星的胃食道逆流没有造成相关症状和并发症的比率又更高。此疾病最初是 1935年由美国胃肠科医师 Asher Winkelstein(英语:Asher Winkelstein)所提出。 而相关的症状则是自 1925 年即被描述。

相关

  • 氟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 (商品名:纽弗罗;砜/fēng/),又名“氟氯霉素”或“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氟甲砜霉素是一种能有效抑菌的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抗菌活性强于氯霉
  • 施普林格·自然施普林格·自然公司是一家科学刊物出版社,成立于2015年5月。该公司由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与霍尔茨布林克出版集团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和麦克米伦教育
  •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Brodmann分区布罗德曼分区(Brodmann area)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
  • 蓝干酪蓝乳酪(Blue cheese)又称蓝纹干酪、蓝芝士、蓝起司,是干酪的一种,特点是以青霉菌发酵而成,使其表面有一些蓝色的斑纹。蓝干酪可以用牛奶或羊奶制成。较著名的蓝干酪种类包括法
  • 核定位信号核定位序列(或称核定位信号;英语: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或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是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蛋白质通过核运输进入细胞核的标签。一般来说,核定位信
  • 浓硝酸硝酸(分子式:HNO3)是一种强酸,是三酸两碱其一,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
  • 查尔斯·利伯查尔斯·M·利伯(英语:Charles M. Lieber,1959年4月9日-)是美国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2012年获得沃尔夫化
  • 剩磁剩磁(Remanence)符号为Br,是指磁体经磁化至饱和以后,撤去外磁场,在原来外磁场方向上仍能保持一定的磁化强度。剩磁的极限值为饱和磁化强度。永磁材料的剩磁主要受材料中各个晶粒
  • 黄獴笔尾獴(学名 Cynictis penicillata) 也叫黄獴,是一种小型的獴科动物。笔尾獴平均体重0.5公斤,体长500毫米,生活在安哥拉、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半沙漠灌木地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