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吊兰
✍ dations ◷ 2025-11-09 02:56:57 #吊兰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鶴蘭),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为常绿草本植物,具簇生的圆柱形肉质须根和短根状茎。叶基生,狭长柔软条形,顶端渐尖,长30公分左右、宽1-2公分;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成熟的植株会长出走茎形成花梗,细长弯曲,自叶腋抽出超出叶上,长30-60公分,先端会长出有气生根的小植株。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花数朵一簇,散生在花梗旁。花小,白色,花被2轮共6片,雄蕊6枚。子房3室,通常有胚珠多颗;果实成锐三角形,侧向3裂;种子扁平或碟状。花序上部有时会生出2-8公分的条形叶丛。花期一般在春、夏,冬季,室内也可开花。吊兰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摄氏15-25度,不低于5摄氏度能安全越冬。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耐旱。适宜排水良好,肥沃松肥的土壤上生长。吊兰一般使用分株繁殖,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吊兰可以种子播种繁殖,但少用。吊兰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且株形美观,故受到广泛的喜爱。经过证实,在室内种植吊兰可有效减低室内的空气污染物质。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边吊兰、金心吊兰和斑叶吊兰等多种。吊兰的肉质根部花梗上的数簇花朵、花苞与小植株吊兰的花与小植株吊兰的花与小植株吊兰的花已长出气生根的小植株已移栽土中的小植株吊兰的果实吊兰的种子
相关
- Index FungorumIndex Fungorum是一个免费的真菌学线上数据库,由英国伦敦的基尤皇家植物园(英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新西兰的土地保护研究所(英语:Landcare Research)与中国科学院微生
- 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红色毛癣菌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
- 金边金边(高棉语:ក្រុងភ្នំពេញ,罗马化:krong Phnum Pɨñ,高棉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
- 颤搐肌肉颤搐(英语:Myokymia),也作肌纤维颤搐、肌颤搐,是一种不自主的、自发性的局部肌肉或肌肉群抖动现象。和痉挛不同的是,肌肉的颤搐现象所产生的力并不足以使关节移动。颤搐经常会
- 共价键共价键(英语: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砷化镓为例外),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
- 表面抗原抗原(antigen,缩写Ag)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不只是从病原体那里取得,一般来说体内发现分子够大的有机物就有可能作为一个适合的抗原,这样也就会导致例如过敏等问题。外来分
- 小行星73079小行星73079(73079 Davidbaltimore)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为主小行星带小行星。该小行星于2002年4月14日发现。小行星73079的轨道半长轴为2.3275630 UA,离心率为0.184。
- 舒德干舒德干(1946年2月-),中国进化古生物学家。194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湖北鄂州。西北大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获西北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
- 季戊四醇季戊四醇(分子式:C(CH2OH)4),多元醇类有机物,学名“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季戊四醇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粉末,稍溶于乙醇,溶于水、甲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不溶于丙酮、
- 抽屉抽屉通常作为家具的组成,是一个盒状的容器放置在家具中,使其可以背水平拉出、获取储藏物品的空间。抽屉的构造分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板材接合的方式有分为钉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