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毗奈耶
✍ dations ◷ 2025-11-21 11:51:41 #毗奈耶
毗奈耶(梵语:Vinaya),也译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毗尼耶(毘为毗的异体字,故可通用)、鞞尼迦,意译为律,佛教术语,即是佛教戒律之意,为学处与轨则的制立。记录、收集僧团戒律的经典,也因此被称为毗奈耶。毗奈耶的总集,或称为“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三藏之一。在汉传佛教中,特指以研读毗奈耶经典为主的宗派,称为律宗。它主要是佛教僧团共同生活的规定,具有强制力,相当于僧团中的法律。不能遵守这些规定的出家人,将依情节处罚,处罚的范围可能是从要求忏悔到强制破门,逐出僧团。毗奈耶(梵语:Vinaya)原意是“应该远离的行为”、“能够离开恶道的行为”。在梵文中,是由远离(vi)与导向(na)所组成的名词,有远离、灭恶、教导、训诫等意思,玄奘译为“调伏”。它是僧团中,出家众所应该遵守的一切规范总称。波罗提木叉是毗奈耶的核心部分。在波罗提木叉中,记载了各种学处,这些学处,主要由释迦牟尼佛所制定。但是在毗奈耶中,除了波罗提木叉之外,还包括了僧侣的各种威仪、生活作息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一定是来自于释迦牟尼佛,有许多是由过往的僧团上座长老,基于善意而留下的规定。波罗提木叉包括比丘227戒和比丘尼311戒,并提出具体惩罚。戒条主要防止僧伽内的邪恶行为,其次是鼓励善行。波罗提木叉包括八部分:以上除了第一部分的罪行外,其余都可饶恕。汉传佛教主张,只有出家众可以阅读毗耶尼。意指阅读后可能会以戒条来检验出家众的身、口、意行,如若出言批评就有可能违犯说四众过之重罪。不过从佛在世开始两千多年来上座部佛教的在家弟子可以一直都可以研读律藏的内容,佛并没有禁止在家弟子研读律藏。
相关
-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指自然栖息地无法维持现有物种,导致栖息地的生物流离失所或灭绝的过程,使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破坏栖息地普遍是为了获取天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而清理栖息地
- 血液血液(英语:blood)是在动物的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可以将氧气及营养素送到各器官,并将细胞的代谢废弃物带离细胞。血液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
- 匈牙利王国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语:Magyar Királyság)由伊什特万一世于1000年创建,是为阿尔帕德匈牙利王国。1301年,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三世去世,死后无嗣,阿尔帕德王朝灭亡。卡洛伊一世继位,是为
- 弗朗西斯一世弗朗索瓦一世 (法语:François I,1494年9月12日-1547年3月31日),即位前通常称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ême),又称大鼻子弗朗索瓦(François au Grand Nez),骑士国王(le Ro
- 卵母细胞卵母细胞(Oocyte)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一个卵原细胞首先经过有丝分裂进行复制产生一个初级卵母细胞;随后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
- Bisub2/subSsub3/sub硫化铋是铋的硫化物,化学式Bi2S3,是辉铋矿的主要成分。Bi(III)盐的水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铋沉淀:硫化铋也能通过铋与硫单质于500℃共热96小时制得。硫化铋溶于硝酸
- 马哈拉施特拉马哈拉施特拉邦(马拉提语:महाराष्ट्र,印地语:महाराष्ट्र,拉丁字母转写:mahārāṣṭra),位于印度中部,西邻阿拉伯海,与印度卡纳塔克邦、特伦甘纳邦、果阿邦、古吉
- 宫本茂宫本茂(日语:宮本 茂/みやもと しげる Miyamoto Shigeru,1952年11月16日-),生于日本京都府,任天堂的王牌游戏设计师,曾任任天堂的情报开发本部(Entertain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
-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雅各·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又译孟德尔颂。德国犹太裔
- 尼柯耶上座部佛教巴利圣典尼柯耶(巴利文与梵语:Nikāya),原义是收集、集合、分类、群体等。在上座部佛教中,用来称巴利藏中的经藏部分,相当于汉传佛教中的阿含经(āgama)。在部派佛教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