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毗奈耶
✍ dations ◷ 2025-05-16 10:33:49 #毗奈耶
毗奈耶(梵语:Vinaya),也译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毗尼耶(毘为毗的异体字,故可通用)、鞞尼迦,意译为律,佛教术语,即是佛教戒律之意,为学处与轨则的制立。记录、收集僧团戒律的经典,也因此被称为毗奈耶。毗奈耶的总集,或称为“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三藏之一。在汉传佛教中,特指以研读毗奈耶经典为主的宗派,称为律宗。它主要是佛教僧团共同生活的规定,具有强制力,相当于僧团中的法律。不能遵守这些规定的出家人,将依情节处罚,处罚的范围可能是从要求忏悔到强制破门,逐出僧团。毗奈耶(梵语:Vinaya)原意是“应该远离的行为”、“能够离开恶道的行为”。在梵文中,是由远离(vi)与导向(na)所组成的名词,有远离、灭恶、教导、训诫等意思,玄奘译为“调伏”。它是僧团中,出家众所应该遵守的一切规范总称。波罗提木叉是毗奈耶的核心部分。在波罗提木叉中,记载了各种学处,这些学处,主要由释迦牟尼佛所制定。但是在毗奈耶中,除了波罗提木叉之外,还包括了僧侣的各种威仪、生活作息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一定是来自于释迦牟尼佛,有许多是由过往的僧团上座长老,基于善意而留下的规定。波罗提木叉包括比丘227戒和比丘尼311戒,并提出具体惩罚。戒条主要防止僧伽内的邪恶行为,其次是鼓励善行。波罗提木叉包括八部分:以上除了第一部分的罪行外,其余都可饶恕。汉传佛教主张,只有出家众可以阅读毗耶尼。意指阅读后可能会以戒条来检验出家众的身、口、意行,如若出言批评就有可能违犯说四众过之重罪。不过从佛在世开始两千多年来上座部佛教的在家弟子可以一直都可以研读律藏的内容,佛并没有禁止在家弟子研读律藏。
相关
- 免疫接种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解码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则是编码的逆过程。对于特定的上下文,编码有一些更具体的意义。
- 医院内感染医疗照顾相关感染(英语: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or HCAI)),旧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在医
- 胚珠胚珠是种子植物由一或二层珠被所包覆的大孢子囊,每个大孢子囊会形成一枚(鲜为二枚以上)的大孢子,并在稍后形成雌配子体或者发育成胚囊,且在受精后会发育成为一枚种子。(内含一个
- 小鼠小家鼠(学名:Mus musculus)也称为家鼠、鼷鼠或小鼠。小家鼠体长约8厘米,尾巴略短或略长于体长;毛色变化大,从黑灰色到灰褐色,腹毛基部为灰色,尖端常为灰黄色,有的呈灰白色,有的腹毛全
- 生态演替演替(英语: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裸地的存在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麦片燕麦片(英语:Oatmeal),又称麦片或麦皮,是由燕麦做成的食品。由于麦片食品的制作过程简单,而且省时,有些种类的麦片只要经过开水冲泡就可以食用,所以受到了许多人欢迎。燕麦在西方饮
- 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英语:phosphodiester bond)也称为“3′,5′-磷酸二酯键”或“磷酸双酯键”,是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的磷原子与另外两个五碳糖分子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形
- 活性己糖相关化合物活性己糖相关化合物(AHCC, Active Hexose Correlated Compound,在台湾又名高级担子菌菌丝体提出物)含有丰富的α-葡聚糖成分,由担子菌科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菌丝体制造,属于天
- 斯科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语:Jens Christian Skou,1918年10月8日-2018年5月28日),丹麦化学家以及诺贝尔奖得主。斯科生于丹麦莱姆维的一个富有家庭。他父亲马格努斯·马丁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