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锺理和
✍ dations ◷ 2025-05-07 01:04:09 #锺理和
锺理和(1915年12月15日-1960年8月4日),笔名江流、里禾、锺铮、锺坚,是一位出身台湾六堆的客家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及短篇小说《原乡人》、《贫贱夫妻》等,一生创作共计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四十一篇,还有部分诗歌和散文等。被称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锺理和的父亲是锺镇荣(偏名蕃薯),母亲是刘水妹;他的父亲是六堆客家地区当时著名的地主和企业家,当锺理和出生时他已年事渐高,并决定在美浓经营农场准备退休养老。锺理和另有一同父异母弟锺和鸣(后改名锺浩东);他在担任基隆中学校长时因成立中国共产党基隆中学支部遭国民党政府逮捕枪决。1915年,锺理和出生于阿缑厅阿里港支厅盐埔区大路关庄新大路关(今屏东县高树乡广兴村,传统六堆聚落之一)。1928年,锺理和自盐埔公学校毕业。后来,他进入长兴公学校(现称屏东县长兴国小)就读高等科,又于1930年至1932年间接受私塾汉文教育;此后,他大量阅读古典汉文诗词和新体小说,并开始尝试创作。1932年,锺理和在结束私塾课业后随父亲迁居高雄州旗山郡美浓庄(今高雄市美浓区)经营笠山农场;此时,他在当地认识了他日后的妻子锺台妹。1938年,他与锺台妹同姓结婚受阻,于是只身前往满洲国境内沈阳进入满洲自动车学校以取得经济自立。1940年,他返回台湾携带妻子再度前往满洲,并于沈阳生下长子锺铁民。1941年,他携带妻小迁居北平;期间,他曾经营煤炭零售业,更花费许多时间专事写作,并出版《夹竹桃》(北平:马德增书局,1945)一书;该书收录〈夹竹桃〉、〈新生〉、〈游丝〉、〈薄芒〉四篇中篇小说,富有五四文学色彩,并深受鲁迅风格影响,在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与反省之相关主题有所承续。其中〈薄芒〉以故乡台湾美浓竹头庄为故事舞台。1946年3月底,锺氏返回台湾;同年4月中,他应聘于屏东县立内埔初级中学担任代用国文教师;但是,他也在此间被诊断罹患肺病。1947年元月,由于肺病再度恶化,锺理和北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疗;期间,他经历了二二八事件,并将日记写于内服药袋之上;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他决定南返美浓定居。1947年8月,他应锺和鸣之邀再度北上担任基隆中学总务主任,但因肺病复发而仅任职两个月。同年10月底,他进入松山疗养院接受治疗,并于此后三年未曾返家。1950年5月中之后,他历经二次手术,并切除六根肋骨,病情转趋稳定;但是,他日后因此身体孱弱而无法进行一般劳动。同年10月23日,他在出院三日后返回家乡。1954年,他的次子锺立民因病过世。1956年,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获得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颁发国父诞辰纪念奖第二名(首奖从缺,第三名有两位:彭歌的〈落月〉、王蓝的〈蓝与黑〉)。同年12月,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停办,导致锺理和的〈笠山农场〉无法出版;历经多次求情,他终于要回原稿,但又于寻觅出版机会时处处碰壁。1957年3月,廖清秀主动赠与《恩仇血泪记》(1952年获文奖会长篇小说第三奖);此时,锺理和开始与其他台湾籍作家建立连结,并加入锺肇政发起的《文友通讯》。同年11月,廖清秀到美浓笠山脚下探望锺理和,成为唯一见过锺理和的文坛友人。由于文坛友人相助与林海音提携,锺理和的作品开始较为频繁地获得刊登机会,尤其在1959年到1960年之间于《联合报》副刊(林海音主编)。1960年8月4日,他在修改中篇小说《雨》时喀血而死;他因鲜血溅洒在书稿之上而被后人称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陈火泉语)。此后,亲族依其遗嘱火化遗体,并将之安厝于家乡附近朝元寺奉祀。同年9月1日,〈雨〉在联合报的副刊连载;10月,林海音、锺肇政和文心等友人组成“锺理和遗著出版委员会”,出版其中短篇小说集《雨》(文星书店发行),跋曰:“在他的百日祭的供桌上,除了清茶鲜果之外,多了一本他的著作,对于这位一生热爱写作的人,应当是一件较有意义的事。”1961年8月4日,遗著委员会于其逝世周年时出版《笠山农场》(学生书店发行),终于完成其生前心愿。目前锺理和全集有三个版本:未刊稿未完稿官方网站
相关
- 微生物微生物是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总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等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以及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无完整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般需要借助
- 嗜酸性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义位义位(英语:Sememe)是语义学中能够独立存在、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是形成语义场的核心。义位可以是一个语素所表达的语义,比如英语的复数语素-s ,对应的义位即其语义为;也可以
- 预后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后(Prognosis、outcomes)是一个医学名
- 炭疽病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翻译后修饰翻译后修饰(英语: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缩写PTM;又称后翻译修饰)是指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化学修饰。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较后步骤。PTM是细胞信
- 德国麻疹风疹疫苗(英文:Rubella vaccine),是一种用于预防风疹的疫苗。其效力始于单一剂量后的两周,而且大约95%的人会得到免疫力。 有高免疫接种率的国家不再有风疹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头孢乙腈头孢乙腈(INN:Cefacetrile)是一种广谱抗菌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是第一代的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效,属于制菌剂(英语:Bacteriostatic)。药品的注册
- 脑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