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莫斯科大公
✍ dations ◷ 2025-07-18 18:35:59 #莫斯科大公
莫斯科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московский)是中世纪俄罗斯封建分裂时期莫斯科公国统治者的称号。“莫斯科”这个地名在俄罗斯编年史中第一次出现,是在著名的苏兹达尔王公长手尤里统治时期(具体为1147年)。当时它只是一个小集市。因此,长手尤里常常被认为是莫斯科的建立者。从12世纪到蒙古人入侵,莫斯科的发展规模极其有限。它只是弗拉基米尔公国的一个不太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也没有自己的王公。蒙古人的征服改变了这种情况,随着一些古老的城市因蒙古人的蹂躏而衰落下去,莫斯科逐渐引起了一些王公的注意。1263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兼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将莫斯科作为自己最小的儿子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的领地。从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开始一代代出了许多能干的统治者。在蒙古人对俄罗斯近300年的统治中,莫斯科大公的权力逐渐强大起来。莫斯科大公在俄罗斯各王公中采取了最有力的政策:对金帐汗国的蒙古统治者巧妙应付,争取东正教的支持,削弱其他王公的力量。在最具代表意义的、争夺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的斗争中,莫斯科大公挫败了特维尔大公和梁赞大公的竞争,使这个有用的头衔几乎为莫斯科大公家族所垄断。1378年,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击败金帐汗国的军队,从而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大公伊凡三世时代最后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并且消灭了大多数有封邑的公爵,基本完成了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在一些文献中,伊凡三世已经被称为沙皇。1547年,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莫斯科大公头衔遂成为历史。
相关
- 化生化生(梵语:upa-pāduka),佛教术语,意为无所依托自然地变化生出,为四生(四种众生出生的方式)之一,非生物学概念化生 (生物)(英语:Metaplasia)(metaplasia)。化生意为自然在虚空中乍现生出,不
- 原口动物原口动物(学名:拉丁语:Protostomia),又名前口动物或旧口动物,有完整的消化道。胚胎时期的原口会发展为成体的口,而肛门则是另外形成的。蜕皮动物(Ecdysozoa)和螺旋动物(Spiralia)都属于
- 活性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肉类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狗肉以及鸡肉
- 字体栅格化字体光栅化是将文字从一个向量表示(比如一个TrueType字体)转化到光栅或者位图表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涉及一些抗锯齿技术来使得屏幕上的字体更加平滑易读。这也经常会涉
- 结构规则在证明论中,结构规则是不提及任何逻辑连结词的推理规则,它直接操作于判断或相继式。结构规则通常模仿逻辑的元理论性质。拒绝一个或多个结构规则的逻辑被归类为亚结构逻辑。没
- 旋转对称性在数学里,给予一个定义于内积空间的函数,假若对于任意旋转,函数的参数值可能会改变,但是函数的数值仍旧保持不变,则称此性质为旋转不变性(rotational invariance),或旋转对称性(rotat
- 福氏耐格里变形虫福氏耐格里虫(学名:Naegleria fowleri)是异叶足纲(Heterolobosea)的内格里虫,俗称食脑菌、食脑变形虫(brain-eating amoeba)、福氏阿米巴虫。在其生物生命周期有三种型态:囊胞、类阿
- Hsub4/subPsub2/subOsub6/sub79.5~81.5℃(一水合物)62~62.5℃(二水合物)连二磷酸(英语:Hypophosphoric acid),化学式H4P2O6,是一种无机酸,其中磷的氧化数为+4,故具有还原性。其固体多以二水合物(H4P2O6·2H2O)形式存在
- 恐龙化石恐龙化石是恐龙的化石。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发现恐龙化石,包含南极洲在内。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发现恐龙的化石,但当时并不晓得这些石头的真实面目。古代中国人将恐龙化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