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日本海底光缆

✍ dations ◷ 2025-09-09 22:17:04 #工程学小作品,位于太平洋的海底电缆

澳大利亚-日本海底光缆(Australia-Japan Cable),简称澳日光缆,英文简写AJC。是将澳大利亚和日本,经由关岛连接起来的海底通信光缆系统,其2001年投入使用。它的最初设计通讯容量为640 Gbit/s,但落成初期仅有80 Gbit/s有效承载容量。2008年4月份,进行了一次带宽升级,使得有效承载量达到240 Gbit/s。设计容量也同时升至1 Tbit/s(1000 Gbit/s)。后期将会有更多带宽升级工程,以满足通讯需求。

澳日光缆通讯网络采用的是收缩环线设计,使其在澳洲、关岛、日本有多个登陆点。其采用了多重路线,使光缆的深度不超过4000米。这种多重路线方式省去了深水光缆的防护罩,拥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因其采用多条路线和陆地中继站,可减轻设备损坏引起的后果。

澳日光缆拥有以下的访问界面种类:同步数字体系(STM1、STM4、STM16、STM64标准)、2.5G、直接波长访问、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络。其同时配备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SDH自愈环以及1:n波长冗余。

澳日光缆在以下地区接触陆地:

相关

  • 蟾毒色胺蟾毒色胺(bufotenin、5-HO-DMT、bufotenine)是一种与血清素相关的色胺类物质,是存在于某些蟾蜍皮肤(得名于蟾蜍属)、蘑菇、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中的生物碱,结构与二甲基色胺、脱磷
  • 蜂毒蜂毒是蜜蜂尾部毒腺分泌的液体,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英语:Melittin)约占干蜂毒的50
  • 震源震源(英语:hypocenter),宏观上是指地震能量大量释放之处,而微观上是指首先发生地震波的地方,通常指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在测震领域中,常将震源看作是一个理想化的面源或点源。
  • 冕洞冕洞是太阳的日冕中因为能量和气体比平均密度低,而使温度较低所形成的黑暗区域。冕洞是太阳日冕中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日冕的不均匀而不断的变化和重塑。太阳包含的磁场拱弧会远
  • 西柏林西柏林(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领区,此地区在其存在期间行
  • 图书资讯学图书资讯学教育,全称为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教育,是指图书馆与资讯服务专业人员的养成教育,主要学科是图书资讯学。1930年代,路易·索尔斯(英语:Louis Shores)提出“图书馆学院”(英语
  • 反战哈特福德会议是美国新英格兰的联邦党于1814年12月15日至1815年1月5日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举行的一系列会议,讨论他们对当时的1812年战争的不满,以及由于联邦政府的权力越来越
  • 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山系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段,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西北,由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和
  • 犹太教哲学犹太教哲学(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单倍群C-M130单倍群C-M130(英语:Haplogroup C-M130)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与单倍群F同为单倍群CF的两个支系之一。单倍群C大约于距今6万年前出现,应在M168突变发生后不久。现今该单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