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夏语:
大霸尖山,位于台湾新竹县尖石乡秀峦村与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之间的一座山峰,主脊高3,492米。泰雅语为“Papak waqa (Skaru语系)、 Papak wa'a (Spazi语系)、Papakwa'a (Klapay语系)”,大霸尖山与小霸尖山合称为“Babo Papak”,赛夏语称为“Kapatalayan”。汉民族曾称为“熬酒桶山”(《淡水厅志》1871),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圆柱,四面都是直立的悬崖,因此当地居民也称之为“酒桶山”。光绪六年(1880年)《台湾舆图并说》首见大霸尖山之名。
大霸尖山位于台湾的雪山山脉,圣棱线北端,其山势突地拔起,危峰孤峙,遥望如同覆置的大酒桶,四面崖壁寸草不生,山形冷峻,令人生畏,素有“世纪奇峰”之称,高峰聚集,气势宏伟,称得上是北台湾的屋脊。在著名的台湾百岳之中,大霸尖山与中央尖山、达芬尖山合称“三尖”。台湾泰雅族与赛夏族原住民坚信大霸尖山是其祖先发祥地,视为圣山。
其附近相似命名之山头有:北边的中霸尖山、西边的小霸尖山及东边的东霸尖山,合称为“大霸尖山群峰”。
在1927年,台湾已经有人用攀岩技术,登上大霸尖山,此纪录的缔造者是一位居住台湾的日本学生濑古喜三郎,另一说是日本人中曾根武欺骗泰雅族向导,才登上泰雅族因敬畏而不愿攀上的山顶。
新台币五百元背面以大霸尖山及台湾梅花鹿为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