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

✍ dations ◷ 2025-11-20 15:24:39 #濒死体验
濒死经验或临死经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看见天堂或地狱、看见亲人、看见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顾一生的生活、极度的恐惧、完全的平静、安全感、温暖、彻底的破碎感、一道亮光的出现、甚至看见超我和超时空的东西、以及其他超验的现象。一般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在临床死亡,或很接近死亡时发生,但是很多案例并没有死亡风险。随着近年来心脏复苏技术的发展,濒死体验的案例数日益增加。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些现象并不一定要在濒死状态下才出现 。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认为,这类现象是一种幻觉 ,而超心理学专家和部分科学研究者和哲学家则认为这些现象证明了死后生命续存的可能。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濒死经验案例的累积出现,和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章、书籍和报告的刊登和出版发行,使得濒死体验现象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注意力,也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例如:等等。对濒死经验的关注,不只出现在西方,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也出现了相关调研,介绍濒死体验的相关书籍也公开发行,在市面上出售,例如:等等。根据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Gallup poll),在美国1980-1981年,有近15%的人均有濒死经验现象。一些时事评论员,例如辛普森认为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了。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可能并不乐于与他人讨论这些体验,特别是当濒死体验被理解为一种超自然现象时。濒死经验(NDE)的现象可能包括有生理、心理、及超自然因素。超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界均对濒死经验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解释。虽然濒死经验在全球很多地方也有发生,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濒死经验和对濒死体验的解释大致相同。也有研究显示除了濒死经验出现的宗教人物随文化背景而变,其他的内容相当地一致。有人从生理学角度认为,濒死经验的各种现象被看作是大脑的正常运作被扰乱后出现的生理反应。例如灵魂出窍,可能是因为大脑处理视听等多种感觉的正常程序被打乱和分解而出现的错觉;濒死时在一个隧道尽头见到白光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大脑缺氧而影响了视觉系统的工作,从而出现错觉。

相关

  •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共济失调微血管扩张症候群是一种小脑运动失调疾病,常于3-6岁发病,并会有免疫不全、微血管扩张,以及容易发生癌症,对辐射的抗性亦有所下降。其发生率为1/40000至100000。遗传方面
  • 卫星影像卫星影像,又称卫星图(Satellite imagery)、卫星地图、卫星图像,是指搭载在人造卫星上的摄影设备拍摄的地球或其它星球的地图式照片。在战争导航,地理行业有较广泛的应用。其中Goo
  • 作通格语言作通型配列(Ergative–absolutive alignment),也称为作通格配列、施通格配列、作格配列、施格配列或能格配列,是一类配列方式,即在句法或形态上,将不及物动词的单一变元和及物动词
  • 侗水语支侗水语支是侗傣语系的一支,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贵州、海南省等省份,仫佬语在老挝亦有使用者。一共大约有200万人使用。传统上把侗水语支和泰语支分成一类,称为侗台语族。但Weera
  • 蒂托·李维蒂托·李维(Titus Livius,前64年或前59年-17年)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多部哲学和诗歌著作,但最出名的是他的巨著《罗马史》(原名为Ab urbe condita,意为“自建城以来”)。李
  • 糖组学糖组学(英语:Glycomics)又称糖体学,是综合研究糖组(英语:glycome)(糖的全部补体,无论是游离存在的还是在生物体的更复杂的分子中存在的),包括遗传,生理,病理等方面。糖组学“是给定细胞类
  • 方斯华·贾克柏弗朗索瓦·雅各布(法语:François Jacob,1920年6月17日-2013年4月19日)是一位犹太裔法国生物学家,他与雅克·莫诺发现了酶在原核生物转录作用调控中的角色,也就是后来所知的乳糖操
  • 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卡佩王朝国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国名君之一。因为饶富谋略与政治手腕而有“尊严王”的美称。腓力
  • 维客中国维客中国,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百科全书网站。维客中国曾由多派网、博客网、互联网实验室共同创办,原名搜派百科,2005年10月20日更名为维客中国,于2005年10月30日宣布关闭。2006
  • 手性辅助剂手性助剂是一种为了控制立体化学的合成结果而暂时加入到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化合物或单元。手性作为一个辅助剂可以偏置一或更多后续反应(subsequent reactions)的立体选择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