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

✍ dations ◷ 2025-04-26 12:10:38 #濒死体验
濒死经验或临死经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看见天堂或地狱、看见亲人、看见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顾一生的生活、极度的恐惧、完全的平静、安全感、温暖、彻底的破碎感、一道亮光的出现、甚至看见超我和超时空的东西、以及其他超验的现象。一般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在临床死亡,或很接近死亡时发生,但是很多案例并没有死亡风险。随着近年来心脏复苏技术的发展,濒死体验的案例数日益增加。有部分学者认为,这些现象并不一定要在濒死状态下才出现 。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认为,这类现象是一种幻觉 ,而超心理学专家和部分科学研究者和哲学家则认为这些现象证明了死后生命续存的可能。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濒死经验案例的累积出现,和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章、书籍和报告的刊登和出版发行,使得濒死体验现象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注意力,也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例如:等等。对濒死经验的关注,不只出现在西方,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也出现了相关调研,介绍濒死体验的相关书籍也公开发行,在市面上出售,例如:等等。根据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Gallup poll),在美国1980-1981年,有近15%的人均有濒死经验现象。一些时事评论员,例如辛普森认为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了。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可能并不乐于与他人讨论这些体验,特别是当濒死体验被理解为一种超自然现象时。濒死经验(NDE)的现象可能包括有生理、心理、及超自然因素。超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界均对濒死经验有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解释。虽然濒死经验在全球很多地方也有发生,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濒死经验和对濒死体验的解释大致相同。也有研究显示除了濒死经验出现的宗教人物随文化背景而变,其他的内容相当地一致。有人从生理学角度认为,濒死经验的各种现象被看作是大脑的正常运作被扰乱后出现的生理反应。例如灵魂出窍,可能是因为大脑处理视听等多种感觉的正常程序被打乱和分解而出现的错觉;濒死时在一个隧道尽头见到白光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大脑缺氧而影响了视觉系统的工作,从而出现错觉。

相关

  • 粪壳菌纲粪壳菌纲(学名:Sordariomycetes)是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亚门的一个纲,其下包括有15个目、64个科、1119个属及 10564个品种。粪壳菌纲物种一般都会产生子囊。以下各科由于其归属关
  • 孕产次数孕产次数(gravidity and parity)是生物学及医学中有关妊娠的数字,孕产次数包括孕次(gravidity)及产次(parity),孕次是指怀孕次数,产次则是胎儿到可存活胎龄(viable gestational age)的
  • 硬脊膜外麻醉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epidural analgesia/epidural anaesthesial)是局部麻醉的一种。透过导管,将药物注射在硬脊膜外间隙。注射药物阻隔附近脊髓神经传送讯息,从而可以使到
  • 音频录音是指将声音转为模拟讯号或机械记录的过程。数字录音是指将模拟信号经由AD转换器将类比(analogy)取样成数字(digital)记录到数字储存装置再由,数字转换回模拟信号的过程录音的
  • 饱和脂肪酸脂肪酸(英语: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酸所构成。三个长链脂肪酸与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为脂肪的主要成分,归于脂类。饱和脂肪酸(Sa
  • 1,4-丁二醇1,4-丁二醇(化学式:HOCH2CH2CH2CH2OH)是丁二醇异构体之一,是丁烷的末端二羟基取代物,室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工业上,用乙炔与两分子的甲醛反应生成1,4-丁炔二醇再加氢的方法制取1,
  • ssRNA-RT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罗伯特·卡恩罗伯特·艾略特·卡恩(英语:Robert Elliot Kahn,1938年12月23日-),美国电气工程师,与文顿·瑟夫一起发明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这两个协议成为互联网核心通信协议的基础
  • 亲和亲和是社会学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在“精神方面的”亲情、兴趣和其他人际共同点。亲和的特点在于在一个联系密切团体的高度亲密和共享,这个团体也成为亲和团体。它不同于法律
  • 神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