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西科尼亚

✍ dations ◷ 2025-09-10 19:22:39 #生年不详,1412年逝世,瓦隆人,1370年出生,中世纪作曲家

约翰内斯·西科尼亚(英语:Johannes Ciconia,约1370年-1412年)是早期的尼德兰作曲家和中世纪末的音乐理论家。他出生在比利时的列日,但他成年后绝大多数时间在意大利工作,尤其在罗马为教宗博义九世以及在帕多瓦主教座堂工作。

西科尼亚的父亲一个同名的神父,母亲出身贵族。因为在列日的传记上至少有三个人和他同名且产生了混淆,但这个问题在1975年由大卫·福洛斯解决。其中一个被记录同名人,可能是他的父亲,1350年在阿维尼翁工作,担任教宗克勉六世侄子的职员。其中另一个同名人记为“duodenus”(通常形容年轻人),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作曲家本人。

教宗的记录表明,西科尼亚在1391年开始为教宗博义九世服务。他在1390年代至1401年代间的下落不明。从1401年直到1412年去世,他以某种身份在帕多瓦教堂工作。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西科尼亚是否早于1401年就开始在帕多瓦教堂工作。

他一生作有6首荣耀经、4首信经、13首经文歌、4首牧歌、11首叙事歌、2首维勒莱和2首卡农歌。他的作品融合了多种风格,例如他的牧歌既有意大利北部风格,又融合了法国的“新音乐”风格。虽然他仍是中世纪末期风格,但他的音乐越来越偏向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例如他的中,融合了世俗和宗教的形式。他还是音乐理论论文的作者,他的两篇论文分别是(《新音乐》)和(《符值比理论》)。

相关

  • 贝尔特·福格尔斯泰因贝尔特·福格尔斯泰因(英语:Bert Vogelstein,1949年6月2日-),美国癌症研究者、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是癌症基因组学领域的先驱,基于对大肠癌的研究,他于1988年提出一个
  • 灰色粘质灰色粘质(英语:gray goo,也拼作grey goo),又称灰蛊或灰雾,是一种假想的世界末日情景,在该情景中失控的大量分子纳米技术(英语:molecular nanotechnology)制成的自我复制机器(英语:self-r
  • 奠祭奠祭是一种通过撒酒向神献祭的仪式,许多宗教都有此种仪式。中国古代有酹(ㄌㄟˋ)、奠酹、荐酹等仪式,在祭祀后以酒洒地。在犹太教中:以赛亚使用奠祭作为隐喻,描述“受苦的仆人”的
  • 冷兵器冷兵器,是指纯用物理性攻击而不使用化学燃爆的武器,与火器相对;一般是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热动力机械系统、杀伤手段,以固体机械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多用
  • 1988年洛克比空难阴谋论洛克比空难(英语:Lockerbie Air Disaster)发生于1988年12月21日,事故导致270人(机上乘客243人、机组人员16人,共259人;地面11人)遇难,其中一名乘务员被发现时尚有生命迹象。当日,泛美
  • 白桦白桦(学名:Betula platyphylla)亦称桦木,是桦木科桦木属的植物。别名:异名: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端直。白色纸状树皮,无论在哪个季节,都会分层脱落;小枝细;三角状卵形叶,边缘有不规则
  • 陈周全陈周全(?-1795年),又名陈周,原籍清朝福建泉州府同安,于18世纪末于台湾发动民变。陈周全为1790年代在台湾天地会的首领。1792年,前往福建同安起事,事败之后,连同残余兵力返回台湾。同年
  • JiffyJiffy 是一个非正式术语,表示不具体的非常短暂的时间段,如“我一会儿就回来”。首次使用于1785年,词源不明,有迹象表明是来自描述闪电的thieves' cant(英语:thieves' cant).最早的
  • 陈如纶陈如纶(1499年-1552年),字德宣,号午江,一号二余,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明朝官员、学者。本姓许。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进士。授福建侯官县知县。举卓异,擢刑部主事。官至
  • 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别费尔德-布朗效应(英语:Biefeld-Brown effect)是指,当一对有特定几何结构的电极相对放置,浸入绝缘介质后,再加上合适的电压,一种试图移动装置的力就会产生的现象。现有的实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