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消除反应

✍ dations ◷ 2025-11-26 10:26:37 #单分子消除反应

单分子消除反应(E1反应,E代表,而1代表反应速率只受其中一个化合物浓度的影响),“消除反应”)是消除反应的一种机理。由于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只与一个底物分子有关,是单分子过程,在反应动力学上是一级反应,故称为“单分子消除反应”。

克里斯托夫·英果尔德(Christopher Kelk Ingold)与罗伯特·鲁宾逊(Robert Robinson)展开了一连串有机化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现代有机化学里的观念,像是亲核性、亲电性、SN1反应、SN2反应、E1反应、E2反应等等都是在他们研究后先后提出来的崭新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对揭示有机反应内在机理从而实现控制有机反应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E1反应,就是他们提出来解释消除反应的其中一项反应机构。

第一步是底物分子的离去基团离去,生成中间体碳正离子,这一步较慢;第二步是溶剂分子夺取碳正离子β-氢,生成烯烃。由于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只与一个底物分子有关,是单分子过程,在反应动力学上是一级反应。例子:

当卤代烷类以亲核性碱处理时,E1与SN1反应是一起竞争的。因为最好的E1反应物也是最好的SN1反应物,因此脱去及取代的产物两者常会混在产物中,例如2-氯-2-甲基丙烷在65°C,80%的乙醇中会产生64:36比例的2-甲基-2-丙醇(SN1)和2-甲基丙烯(E1)的混合物。

由于中间体碳正离子会发生重排,故E1反应会得到重排产物。E1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与E2反应相同,反应物有两种不同的β-氢时,反应遵循查依采夫规则,主要生成稳定的烯烃。产物烯烃有顺反异构时,以E型烯烃为主。

单分子消除反应与双分子消除反应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为竞争反应。当卤代烃在碱作用下消除时,由于C-X键远不如C-H键容易断裂,因而消除反应一般都采取E2机理。只有三级卤代烃在极性溶剂中溶剂解或醇失水时,反应才为E1机理。与SN1机理相对比,E1反应和SN1反应第一步都为卤代烃的异裂,故离去基团的离去难易程度并不影响这两种机理的竞争,只有第二步中亲核试剂与碳正离子的结合方式决定了这两种机理的比例。试剂亲核性越强,空间位阻越小,对SN1机理越有利。因此在极性溶剂和无强碱存在时,取代产物是主要产物。

相关

  • 斯氏疟蚊斯氏按蚊(学名:Anopheles stephensi)是疟蚊属的一种蚊子,是印度疟疾的主要传播者,也见于中国和印度之外的一些东南亚、南亚国家,2014年已入侵至吉布提。其下有两个亚种,即主要发现
  • 痕迹器官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生物经过进化后为了适应环境,较不需要的器官会渐渐退化,直到失去功能(英语:Function_(biology))。但仍残存在生物体可作为生物演化的证据。以下列出
  • .ca.ca为加拿大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ca在加拿大相当受欢迎,其中.ca在以加元出售给加拿大居民时是合适的。即便如此,通常.com域名仍然是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首选。A .ac
  • 埃德蒙·巴恪思爵士,第二代从男爵埃德蒙·巴恪思爵士,第二代从男爵(Sir Edmund Backhouse, 2nd Baronet,1873年10月20日-1944年1月8日)英国东方学学者及语言学家,著有不少关于中国晚清时期历史的著作,但他死后被学
  • 稻壳稻壳是大米谷物的坚硬保护层,稻壳也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肥料、绝缘材料或燃料。稻壳是稻的种子或谷物的保护层,果壳在生长季节保护种子,为稻谷果实的外颖部,也称为粗糠。稻壳是由
  • 塞义杜·埃利马内·迪亚拉塞义杜·埃利马内·迪亚拉(法语:Seydou Elimane Diarra,1933年11月23日-2020年7月19日),非洲国家科特迪瓦政治家。他曾于2000年及2003至2005年两度担任该国总理。
  • 东方诗集《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29年1月所出版的诗集。在该本诗集,作者雨果歌颂了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全集有41首诗,其中36首于1828年创作,诗中所
  • 刘三才民籍辛酉十二月初八日生 邻水县人 壬午一名三甲一百八名 通政司政 本年升湖广襄阳府推官 戊子升吏部主事 庚寅告病 甲午补稽勲司 本年调文选司 乙未为民卒刘三才(1562年1月1
  • 浦源郑氏宗祠浦源郑氏宗祠,位于中国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为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浦源郑氏宗祠的历史年代为清。
  • 库柏库柏,库珀 或者 古柏(Cooper)可以指: